Caroline0466

注册日期:2020-05-30
访问总量:468308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当史泰龙离开纽约:一个城市的崩塌,不再是电影剧本!


发表时间:+-

                 《当史泰龙离开纽约:一个城市的崩塌,不再是电影剧本》


史2.png


 

前两天,好莱坞巨星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Stallone)公开宣布,他将离开纽约,永不返回。

史泰龙出生在纽约,其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纽约。在我还年少轻狂的时候就看他的电影(第一滴血),那时代的我们给他起了一个很强的外号叫:【大只佬】。

他说: “这是我住了四十年的家,曾经,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地方了,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他说: “我理解人们想要一切免费,但这恰恰就是他们毁灭这个世界上最伟大城市的方式,而我不忍心目睹这一切。”

史泰龙的这句告别语,不是愤怒、不是怨恨,而是一个老纽约客的哀悼。


史泰龙.png

                                            (电影:第一滴血的海报)

看他的过往,他不是逃离现实的明星,他是这座城市精神的象征,奋斗、街头、生猛、机会、尊严。

如今,他却选择了转身,并说出:“我永不返回。”

这不是一位老人的矫情,这是一位见证过纽约黄金年代的人,对“今日纽约”的一次沉痛盖棺。


从洛基(他成名电影里的主角)到离去,史泰龙的纽约,不再存在了。

史泰龙的经典电影《洛基》,讲的是一个穷小子如何凭拳头逆袭命运。它代表了纽约旧时代的精气神:靠自己,不求人,哪怕输,也拼到底。

史3.png


而今天的纽约,却变成了:人人等补贴,一事无成也有人替你买单,公共政策“去责化”、去效率化,打工人买单,失败者“优先入住”。

这就不是洛基的城市了。这是一座激励已死、奖惩倒置的温水锅炉。自以为可以得到好处的青蛙,在温水中发着梦。

所谓“共产化纽约”不是复古的红色政权,而是:政策过度均摊,“不劳而获”变成常态,财富创造者承担过高税负,却换不来基础治安。无上限的福利和庇护机制吸引了不愿承担责任的人口。

租金补贴、食物券、无条件保障,正在挤压市场调节能力。

人人都要“被照顾”,没人再愿“扛责任”。

结果是:有能力的人,开始逃离,从高净值人士到工薪阶层,从医生律师到现在的史泰龙。

这位在布鲁克林长大、靠拳头、肌肉与拼命生存的演员,说出“我不忍目睹”这座城市沦陷,这不是一个演员的离开,而是纽约精神的消失。

“靠自己”的精神,换成了“靠系统”的依赖,“容错后再拼”的环境,变成了“失败也包养”的保障。

“治安是底线”的共识,被“犯罪者也是社会受害者”的话语解构。

纽约不再是锻造英雄的地方,它开始奖励“幸存者心态”与“制度漏洞思维”。

史泰龙的沉默离开,其实是纽约人的一次集体发言:“这不是我爱的那座城市,

它被温柔地毁灭了,在一片掌声与关怀中,悄然死去。”

城市的死亡,不是建筑坍塌、也不是政体更替。城市的死亡,是在它不再激励你去追梦、拼搏、承受时。

当史泰龙离开,纽约失去了的不只是一个居民,是那一代人骨子里对尊严、奋斗与自由的共同记忆。

不是史泰龙背弃了纽约,是纽约,先放弃了成为纽约。

影响了几代人的国际巨星史泰龙的悲哀,是纽约精神的终章!

 

史1.png


 

作者简介:张允遐,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合作作家,【滚滚红尘美利坚】作者。该书被中国各地图书馆和美国公共图书馆收藏。


浏览(126)
thumb_up(4)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