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geren

注册日期:2012-01-06
访问总量:3731718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许涤新】回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发表时间:+-

许涤新:对我国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历程的回忆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资料》,中共党史出版社)

https://www.dswxyjy.org.cn/n/2014/0825/c244516-25534929.html

许涤新【1906-1988】,1952年起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八办公室【掌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E%B8%E6%B6%A4%E6%96%B0/2168018

====

【摘要】

【一、加工订货的斗争】

1949年5月下旬上海解放之后,党分配我去协助曾山同志搞接管工作;同时,处理在接管中与资本家有争议的问题。大约在那年夏末,陈毅、曾山同志要我兼管市场和私营工商业的工作。

对市场的管理,主要是打击、取缔投机活动。经过几次较量,投机家的活动被压下去了;而收购和加工订货的工作,则越来越重要、越复杂。上海轻工业的名牌货相当多,西北、西南各地都来上海购货。国营百货公司更要控制货源,而资本家不干。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就在收购和加工订货中尖锐地表现出来了。

1950年,陈云同志负责的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了八大城市工商局长会议。我以上海工商局长的资格,参加了这个会议。经研究,宣布:调整工商业,扩大加工订货。消息传到上海,资本家喜出望外,奔走相告。

但是到1950年下半年,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抗美援朝需要许多军需物资,同时由于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对工业日用品需要量的增加,国内市场顿然活跃起来。资本家就改变了态度,不愿再接受加工订货,或者不按合同完成任务,宁愿按合同的规定罚款,而把商品拿到市场上去卖高价。

直到“五反”运动之后,资本家才低头接受加工订货。

加工订货只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低级形式。


【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提出】

时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的李维汉同志经过调查后提出,收购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低级形式;加工订货、统购包销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中级形式;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形式。

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指定由李维汉给中央起草一个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具有政策性的报告。这个报告的提法,原是“关于利用、限制、改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报告”(“改组”的提法是根据毛主席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经济改组”而来的)。政治局讨论时,胡乔木提出,把“改组”改为“改造”更为确切、更为科学。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都同意胡的意见,于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的提法,就这样定下来了。

在提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企业的同时,李维汉提出“双重改造”。那就是不仅要把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工商企业;而且要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政策上,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政策是团结、教育、改造。


【三、从“吃苹果”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解放初期,国家没收了属于官僚资本的全部企业。但是还有一部分企业,既有民族资本也有官僚资本。对于这种企业,由于没收了官僚资本而保存民族资本的私股,这就自然地形成了公私合营企业。

但是其他纯民族资本企业,则不存在可以没收的官僚资本,因而,要扩展公私合营企业,要把民族资本企业变成公私合营企业,国家必须对民族资本的企业投入适当的资金。

那时,邓小平兼任政务院的财政部长。

在调查过程中,已经发觉一个行业的大企业实现公私合营后,小企业在加工订货上很难得到任务的矛盾。但,我那时只忙于整理调查所得的材料,没有及时把这个矛盾,向陈云和李维汉两同志报告。

当时把大企业实现公私合营称为“吃苹果”;而把余下的小企业的合营称为“吃葡萄”。各地党委对于“吃苹果”是做了不少准备工作的,主要是开办干部训练班,把企业中的秘密党员和工会干部都找来训练。合营一个厂要好几个月,工作做得相当细,把准备合营的工厂的机器设备、资金、原材料,甚至桌子、板凳,都调查得清清楚楚。一九五四年搞了一年,全国私营企业实现公私合营的,只有二千多家,加上解放初期由于没收官僚资本而变成公私合营的一千家,全国公私合营企业共有三千多家。

进行“吃苹果”的工作,不是没有矛盾的。首先是大资本家不干。上海有一个大资本家说:“我的十几家工厂都是我的伯父和父亲挣得来的。我欠国家的钱,可以拿出一个厂来抵偿国家的债务,但若要我把所有纱厂和面粉厂都拿出来公私合营,死后怎样去见伯父和父亲?”但是,后来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实现公私合营的高潮冲击之下,他也就没法再坚持他原来的主张了。【猜测为荣家】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湖的到来】

陈云同志的报告,除了分析经济形势的发展之外,还提出两点:(一)为了解决“吃苹果”与“吃葡萄”的矛盾,今后公私合营将有计划地按全行业进行;(二)在利润的分配上,从“四马分肥”改为按资本每年给予定息。

====

【注】

四马分肥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5%9B%9B%E9%A6%AC%E5%88%86%E8%82%A5

四马分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私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的营业额分配方式。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前,企业营业额的30%作为税收上交,10%至30%作为企业公积金,5%至15%作为职工奖金,剩下的25%分配给企业领导和股东。

====

【五、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几个重要政策问题】

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需要解决一系列的具体政策。

第一,企业的清产核资问题。(一)私营时期的公积金如何处理?(二)私营企业、工厂的地皮如何对待?

在清产核资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些企业是“资本不能抵债”的“倒挂户”。因为他们在私营时期,欠税、欠工资,而所欠债务又超过资产。李维汉同志提出对“倒挂户”不必追赔,予以“了结”。陈云同志同意这个主张。因而“从宽从了”便成为全行业实现公私合营时的政策。这个政策,使清产核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大大地加快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进度。

第二,定息问题。

第三,合营企业方人员的医疗病假的工资支付。

第四,实现全行业合营以后,企业的裁、并、转、合问题。

第五,合营企业中私方人员的使用。

第六,提早完成改造资本主义,工作量大,时间又提早得如此之多,各地党委和有关部门感到紧张,使得工作本身不能不陷于粗糙。


浏览(87)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