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号航母入列三大诡异:关键人物缺席、仪式大幅降格、官媒推迟两天才报。什么情况?
“大国重器”福建号航母入列三大诡异:关键人物缺席、仪式大幅降格、官媒推迟两天报道。什么情况?
雷歌 2025年11月8日
11月7日,央视新闻联播用10分钟时间播报了一条重大新闻,即中国的第三艘航母,也是第一艘使用电磁弹射航母福建号正式入列,在三亚加入南海舰队。中国海军从此进入“三航母”时代。
“国之重器”福建号实现“弯道超车”
福建舰对中国海军,是一件堪比“两弹一星”上天的重大事件。福建舰堪称“国之重器”,在2022年下水的时候,就被吹上了天,号称比美国最先进的第二代核动力航母“福特号”还要先进,实现了中国的所谓“弯道超车”。
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前身是因苏联解体而废弃的建了一大半的“瓦良格号”,2002年被中方当废铁从乌克兰买回。改造了十年,才让中国海军实现了航母“零的突破”。2019年,自主建造的第一艘中国航母“山东号”正式入列,实际也是按乌克兰提供的图纸建造的。这两艘航母都用最传统的“滑跃起飞”模式,可以看到舰首的甲板向上翘起,给舰载机提供升力。
在滑跃起飞之后,又出现了垂直起飞(需要有垂直起降功能的舰载机)和弹射起飞的技术进化。在弹射起飞中,又有早期的“蒸汽弹射”向最新的“电磁弹射”的升级。
传统航母都是“滑跃起飞”。60年代,英国率先设计出航母上可垂直起降的海鹞战机,2010年代又有了美国F35B型可垂直起降的第五代隐形战机。“蒸汽弹射”也是英国于50年代最先发明,但最后由美国完善,使之成熟并于70年代起大规模用于美国第一代共十艘“尼米兹级” 核动力航母。目前全球只有美国航母和法国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使用“蒸汽弹射”,弹射系统均为美国制造。英国2010年代服役的最新航母“伊莉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使用“滑跃起飞”和垂直起降,主要是比“蒸汽弹射”系统省钱。目前英国海军大量使用可垂直起降的美制F35B作为主力舰载机。
而中国的第三艘航母“福建号”,则跳过“蒸汽弹射”,一步迈入了最先进的“电磁弹射”。
福建号一开始设计是使用两套“蒸汽弹射”系统。但建造过程中美国率先把“电磁弹射”实用于航母,中国工程专家也开始加紧研制。数年之后也研发成功。而且据说所使用的“中压直流供电系统”,比美国福特号的“中压交流供电系统”更稳定。当时福建号到底是采用“蒸汽弹射”还是“电磁弹射”出现了不同意见,各有利弊。最后是习近平亲自拍板,一步到位使用“电磁弹射”,实现了所谓的“弯道超车”。
使用“电磁弹射”的最直接好处,是比较重型的舰载机如歼15T、最新隐形战机歼35和较庞大的预警机空警-600等都可以上舰使用,极大提高了航母的作战能力。不利因素就是“电磁弹射”技术还不太成熟。如美国福特号的弹射故障率就比较高,还需要在实用中改进和摸索。另外与前两艘航母一样,福建号还是常规动力,一启航还会冒黑烟。如何确保“电磁弹射”所需的强大电能,也是一个难题。
福建号除了使用“电磁弹射”,还装备了最先进的32面有源阵相控雷达,探测距离超过400公里,电子信息一体化程度达到了新高度。同时福建号的舰载机也远超前两艘航母,可以与美国最先进的舰载机相媲美。
11月5日,福建号航母正式开始服役。习近平亲临现场授旗并上舰视察。这可是伟大领袖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的伟大成果,怎么着也得大书特书,放个卫星吧?
但围绕福建舰的入列,却出现非常诡异的三大怪事。
怪事一、出席人员少级别低 关键人物消失
比较2012年“辽宁舰”和2019年“山东舰”入列时的排场,不难发现,出席“福建舰”入列仪式的军方人员有点寒酸。尤其是关键人物张又侠又缺席了。
2012年时,军委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都出席了,两个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和徐才厚也都到场。辽宁舰的入列仪式由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上将主持,包括海军司令和政委在内共有8名上将出席,包括当时的沈阳军区司令张又侠。
2019年时,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党政方面有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副总理刘鹤和政协副主席何立峰三个副国级陪同。军方则由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主持仪式,包括军委委员、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李作成、军委后勤保障部部长高津、军委发展部部长李尚福、南部战区司令袁誉柏、政委王建武、海军司令沈金龙和政委秦生祥在内的8位上将出席。
11月5日福建舰的入列仪式,习近平在蔡奇(中央办公厅主任)和副总理张国清陪同下出席。军方却只有新上任的军委副主席张升民一名上将露面,他主持了仪式。央视画面中可以看到,陪同习近平登舰的,是海军副司令崔玉忠、副政委冷少杰两位中将。
张升民一直在军中做政工和纪检,与军事或装备工作关系不大。而负责军事工作的军委副主席是张又侠。航母入列这种场合,应该出席并主持仪式的是张又侠,但他这次偏偏又缺席了。
我们此前讲过,自去年三中全会以来,张又侠一反常态,不再陪同习近平参加军方活动。包括今年习去西藏、新疆等地,张作为唯一的军委副主席,按军内规定和惯例他必须陪同,但张始终未露面。这从一个侧面暴露了两人之间的对立。
这次福建舰入列,出席的上将少,当然也跟最近军内的大清洗有关。包括海军司令胡中明、政委袁华智、南部战区司令吴亚男等三位上将均未正常出席四中全会,说明他们已经出事了。但南部战区政委王文全上将在四中全会上露脸了,证明他没事。可他作为南海舰队的主官之一,居然不出席福建舰入列这么重要的场合,什么情况?
类似的事情最近接连发生。四中全会上,中部战区司令王强和西藏军区司令王凯都现身了,证明这两人没事。但8月20日,习近平在西藏会见驻藏官兵时本该出现的王凯却失踪了。王凯是张又侠在13集团军当军长时的老部下,他是不是故意的?而9.3阅兵中,本该当阅兵总指挥的中部战区司令王强上将也消失了,接替他的是中部战区的空军司令韩胜延中将,降格了。
这些事,是不是张又侠故意给习近平难堪?
怪事二、入列仪式简化 大幅降格
参照2012年辽宁舰和2019年山东舰入列仪式,军委主席除了授旗,前两次还有两大重要仪式:
1)军委主席走红地毯,并检阅仪仗队,庄严而隆重。
2)军委主席与参与航母设计、建造等方方面面的有功人员大合影,规模至少好几百人。
这次福建舰入列,这两项重要仪式都不见了。这次新华社发的唯一合影照片,是习近平同20名舰载机飞行员、航空保障人员在福建舰甲板上的合影。
怪事三、官媒竟48小时后才报道
这是福建舰入列事件中最诡异、也最难以理解的事。
如此“国之重器”,又是伟大领袖亲自参与亲自拍板的,也亲自出席了。按常理,官媒应该立即大张旗帜、铺天盖地地报道,把这个大泡泡吹上天,替伟大领袖树碑立传。
但,11月5日下午的事,官媒竟拖延了两整天,到7日才报道。而且与前两次相比,报道的规模也明显降格了。怎么回事?
必须指出的是,这艘航母之所以命名为“福建舰”,其立意十分明显,就是针对台湾。武统台湾是习近平心心念念的事。他一直期望通过收复台湾,让自己与毛邓比肩,甚至超越毛邓,名垂青史。这是习近平最看重的事,也是他二十大打破常规,要求三连任时向党内高层提出的借口,说他必须继续连任才能完成统一祖国的伟大使命。
但现在福建舰入列服役这么重要的事,新华社、人民日报和央视居然当天没一个字报道,第二天也没一个字。直到7日下午新华社才写了个千字通稿,不多不少,正好一千字。7日晚上的新闻联播,才播报了10分钟。
对照一下,11月6日上午,张又侠在北京会见塞尔维亚国防部长。这么件不起眼的小事,新华社一个多小时后就发稿了。
再看解放军报。因为航母入列是军中大事,照以往惯例,这么重大的事,军报除了用新华社通稿,自己还会派骨干采编各种特写、侧记、深度报道和评论。但这次,8号见报的军报,只有头版用了那条新华社的千字通稿,其他什么都没有。整个都降调、降格了。
这当然不可能是这几家主要官媒的领导突然都同时犯了傻,或自作主张,给他们十个胆也不敢。这肯定是上面的统一安排。
那请各位解读一下,上面做这种宣传安排是什么意思?
换个思路想想,如果习近平依然权力稳固,一手遮天,这种怪事可能发生吗?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
1)油管频道“雷歌视角”: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fm_D5GrSVn59znfs8JD1g
2)万维博客“雷歌视角”:
https://blog.creaders.net/uindex.php
欢迎关注“雷歌视角”,帮你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请点赞订阅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