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长贝占郎

注册日期:2023-11-01
访问总量:471667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中美达成的“土豆泥”协议,是一次水平极高的战略交换


发表时间:+-

2025-11-05 15:11·唐驳虎主笔

10月底,中美在韩国釜山APEC会议间隙举行了一场“非正式但关键”的会晤。时长一个半小时,既未签署联合声明,也未召开记者会,却悄然达成了一项被外界戏称为“土豆泥”(稀土Rare Earths, 大豆Soybeans, 芬太尼Fentanyl)的临时协议。


如今,协议公布,表面看,这是双方在贸易战、科技战持续七年后的一次战术性休兵;深层看,这标志着美国终于被迫承认:中国不再是可被随意拿捏的“次级玩家”,而是一个必须平等对待的战略对手。


【“土豆泥”是什么?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


所谓“土豆泥”,实为特朗普最想在中国身上“出政绩”的三大议题:卖稀土、买大豆、管芬太尼。


对特朗普而言,这三件事政治收益高、执行成本低,极易在国内包装为“对华胜利”;对中国而言,它们大多本就非核心利益,适度释放可换取美方实质性让步,堪称“以虚换实”的经典操作。


具体成果美方所得是三样:中国承诺未来三年每年采购至少2500万吨美国大豆,2026年1月前紧急采购1200万吨;中方同意加强对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出口管控;暂时恢复对部分稀土产品的出口限制。

而中方所得是美国将对中国商品的加权平均关税降回30%左右,在特朗普对全球普征关税中属于中等水平;暂缓一年执行针对中国造船业的制裁;暂缓一年实施“50%穿透性出口管制规则”(即中企若被制裁,其持股超50%的子公司亦受牵连)。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都未完全撤回核心制裁:比如美国一些中国科技公司的封锁依旧;中国对重稀土、镓、锗、锑等关键材料的军用出口禁令也未解除。


这说明,休战不等于停战,刀仍悬在头顶。


【稀土:不是退让,而是威慑的精准运用】


中国这次部分恢复稀土出口,并非示弱,而是战略威慑的成熟运用。自10月9日起,中国实施“穿透性稀土管制”:


任何含0.1%以上中国稀土成分的境外产品,均需申请出口许可。此举直击美国军工与高科技产业命门——F-35战机、爱国者导弹、高端芯片制造均依赖中国稀土。


美国曾试图摆脱依赖。2010年因钓鱼岛争端,中国对日短暂禁运稀土,促使美日启动供应链重组。

十五年过去,日本重稀土依赖度仍近100%;美国重启的稀土企业,因成本高昂、技术落后,多数已破产。


中国深谙垄断之道:不靠断供,而靠“可控供应”——时紧时松,既维持威慑,又阻止对手建成替代体系。


这次把10月9日的管制放缓一年,实为换取美方暂缓科技制裁的筹码。正如1950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今日“放一勺稀土,换一年喘息”,逻辑一脉相承。


【大豆:农业牌背后的选举政治】


众所周知,大豆本身战略价值有限——无非饲料与食用油原料,玉米、菜籽油均可替代。但对特朗普而言,它是农民票仓的生命线。


美国年产大豆1.2亿吨,近半依赖出口,其中中国曾是最大买家(2017年占进口量1/3)。贸易战后,中国转向巴西,2024年美豆对华出口占比降至20%。

如今中国承诺未来三年每年采购2500万吨,看似让步,实则掌握主动权:今年采购1200万吨新鲜大豆可助美去库存,缓解农民压力;未来采购则可作为“政治调节阀”——若美方再挑衅,随时可“技术性延迟”或“质检不合格”暂停进口。


这种“开关式贸易”,正是中国在全球农产品市场的结构性优势:买谁都是买,但买谁,我说了算。


【芬太尼:一场被政治化的“伪危机”】


芬太尼问题最具戏剧性。中国2024年合法芬太尼原料药产量仅100公斤,对美出口为零。所谓“中国芬太尼泛滥美国”,实为美方转移国内毒品危机的叙事工具。


事实上,中国早在2019年就全球首个对芬太尼类物质实施“整类列管”,远超联合国标准。但2022年佩洛西窜台后,中方暂停中美禁毒合作。

如今中方同意“加强管控”,实为给特朗普台阶下。而美方降关税10个百分点,既是回报,也为后续正式访华铺路。


真正的交易尚未完成:特朗普需在访华时重申“一个中国政策”,中方才会彻底恢复合作。


【所谓G2:从“中美国”幻想到“平行体系”现实】


“G2”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伯格斯登于2008年提出,设想中美共治全球经济。但美方设想的G2,是主副森严的制度;而中国信奉“天无二日”,拒绝命运受制于人。


七年的贸易战、科技战证明:中国不仅未被压垮,反而在新能源、汽车、5G等领域全面反超。

美国终于意识到,中国不是“大号墨西哥”,而是另一个罗马。特朗普重提G2,已非当年“互补共生”的幻想,而是承认:世界将由两个平行体系组成——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安全-金融体系,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制造-贸易体系。


“土豆泥”协议,是一次高超的战略交换:中国用非核心利益换回科技战喘息期,美国用关税让步换取国内政治资本。但双方都清楚,真正的较量不在大豆与稀土,而在“芯电能”——芯片、电动车、新能源,这才是决定未来力量归属的战场。


因此,这次会晤的最大意义,不是达成多少协议,而是美国终于以平等姿态坐到谈判桌前。世界不再只有一个中心,而中国,已准备好在多极时代中,走自己的路。


浏览(141)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