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The Red Hat”拍成电影有多难?
戴榕菁
1.故事的背景
一提起反乌托邦故事,大家马上会想起1984,动物农场,美丽新世界等一些几乎家喻户晓的反乌托邦电影。2018年我也写了一部反乌托邦科幻小说“The Red Hat”【[1]】。现在问题来了:将我的那部“The Red Hat”拍成影视会有什么难度吗?哈哈,这不是我提出的问题,而是今天在谷歌AI上看到的问题。。。。它不仅提出问题,还给出答案:

不好意思,画面非常不清楚。这是因为当时没想着要写这篇短文,只觉得有趣就用手机拍下来在微信与人分享,并没有做截屏。之所以没做截屏是因为除了上面的内容外,还有对“The Red Hat”一书的远超出我在网上曾给过的简介的非常全面深入的讨论,因此不宜截屏,我就只是将其打印成PDF文件。。。。但由于AI是动态搜索动态生成,后来当我想把这一趣闻写成文章再回去找时,已找不到当初的那些内容了。。。。想着我还有打印出的PDF文件,但回去一看,打印出的PDF缺了几句(经常打印网页的人对这种现象应该不陌生)。好在上图不清楚的,PDF文件清楚,而PDF缺的,上图不缺,再用Photo软件放大一下,就可复制原文内容。现将上图的内容翻译成中文如下:
【
《红帽》有哪些元素使其难以改编?
虽然小说的具体细节有限,但《红帽》的几个核心要素可能会给电影或电视剧改编带来挑战:
· 读心术的视觉化:小说的核心技术“红帽”是一种读心术机器。如何以引人入胜且不令人困惑的视觉方式展现人物的内心想法、情感和意图,是影视改编的经典难题。电影制作人需要找到一种视觉表达方式(例如旁白、抽象图像、视觉滤镜),既能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又不会拖慢叙事节奏或显得重复。
· 生物基因工程和“人造人”:如何以既令人信服又与普通人区分开来的方式,在视觉上呈现人造人,同时避免落入俗套或过度血腥,需要精心处理。本书的主题“真实”与“人造”人类之间的区别,是本书的哲学核心,在小说的散文中比在通常依赖直接视觉线索的视觉媒介中更容易探讨。
· 平衡科幻与反乌托邦主题:这部小说被描述为“反乌托邦硬科幻”。“硬科幻”通常包含对技术和科学概念的详细解释,这很难转化成节奏更快的电影同时避免对普通观众而言过于技术化或枯燥乏味。改编需要在扣人心弦的情节和潜在的科学及伦理探讨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
· 阴谋论的节奏:小说可以通过多个章节慢慢构建阴谋,让读者与主人公一起逐步揭开真相。电影改编由于片长有限,可能难以有效地把握揭示真相的节奏,这可能会导致主角的旅程显得仓促,或者阴谋显得不够可信。电视剧在这方面或许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仍然面临着如何让观众对这种微妙且不断变化的威胁保持兴趣的挑战。
】
哇,如果不是年过半百十几且身无分文,看了AI的这番精辟的评论,我都想去亲自将The Red Hat拍成电影或电视剧了。
2.那么。。。。
看官中有谁和我一样被AI对于将The Red Hat拍成电影的挑战所做的评论所打动的话,假如你对拍电影感兴趣且又有能力拍电影或有资本打算投资拍摄The Red Hat,欢迎在下面评论区留言,哈哈。如果不方便公开留言,也欢迎彼此交换一下电邮及微信什么的,呵呵。
3. The Red Hat的链接及其它
我2017年9月开始写The Red Hat, 2018年5月完成,历时7个多月。后来为了投稿又按照不同出版社的网站上面给出的要求对该书的格式稍作修改。2018年7月申请版权。
2021年8月下旬将该书贴在Royal Road网站【[2]】。不过当时在Brief Synopsis里写了下面这段显然错误的话:
【Furthermore, the surprising change of tone by the US government and NASA concerning the UFO and aliens after the mid of 2019 (my book was completed in early 2019), makes the originally surreal depressing ambience or even seemingly paranoid vigilance against those apparent human but actually AH beings mixed among humans, as delineated in Chapter 11, becomes more realistic. 】
除了Royal Road之外,我于今年初又将The Red Hat在academia.edu网站贴出【[3]】。这回我再一次出错,在简介中说该书写了下面这段话:
【The Red Hat is my first adventure of fiction writing, which was started in September 2018 and finished it in May 2019.】
我2018年7月已经申请了版权,怎么可能2019年才完成?呵呵。这里向AI致歉,因为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AI说我的The Red Hat写于2018到2019年之间,还说AI胡扯,今天发现其实那个胡扯的根源是我自己在网上写的内容。
不过对比我自己对The Red Hat做的简介与我今天在谷歌看到AI对该书进行的深入全面的探讨,让我更加深信:要么AI是逐字逐句从头到尾地读过该书,要么是曾经有人在网上对该书进行过全面深入的评论,而AI是抄袭那个人的评论。。。。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今天我在网上看到的AI对The Red Hat的评论不但远超出我曾在网上给出的对该书的介绍,甚至超出我自己对该书内容的论述,有很多是从该书得出的感想和结论而不是我在该书中明确写的内容。。。。连一些技术性内容比如制作AH的细节都是会用到书中没有用到的专业术语加以介绍。。。。最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从来都是将该书作为Soft Science Fiction加以宣传,因为我觉得书中的技术细节过于枯燥,读者们不会真的认真去读那些细节。。。。但是,AI却将该书定义为Hard Science Fiction。。。。而我实际上发自内心地认同AI的定义。
3.1.出错的原因
我之所以会两次将The Red Hat写作年月搞错的原因其实说来有些古怪:我最初的原稿在电脑上失踪了,现在剩下的只是2019年给各出版社投稿的修改件。2021年和今年初在将该书贴在网上时应该都因忙于其它写作而急着将该书贴出了事,所以当时肯定只是草草看了一下电脑上底稿的日期,加上印象中是9月开始写5月完成的,所以就把写作年月写成2018年到2019年。。。。几天前当在网上看到说我的The Red Hat是写于2018年和2019年间,隐隐地感觉不对,因为2019年初已经在投稿,怎么可能2019年才完成。再去仔细查找过去的相关稿件,才发现最初的原稿已经完全失踪,只有2019年为了投稿而写的修改件。不过,2017年开始写作时我所进行的大量的文献调研还在,我当初申请版权的文件也还在,同时又回想起了2017年以及2018年教会和周围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因此可以确定我是2017年开始写2018年完成的。。。。
而出现上述错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对于自己在电脑上的文档系统的管理过于自信:匆匆一看电脑上现存的The Red Hat的文稿的日期就确定一定是2019年完成的,既没有认真回忆一下更没有仔细地去查一下------因为我根本没有想到我的原稿会从电脑上消失这种可能性。
现在的问题是我电脑上的原稿怎么会没的?我不小心删掉的?几乎不可能。。。。
【[1]】 戴榕菁(2023)《The Red Hat》的写作:一次意想不到的重要训练
【[2]】Rongqing Dai “The Red Hat” 2018 finished, 2021 posted on Royal Road. URL: https://www.royalroad.com/fiction/46021/the-red-hat#_=_
【[3]】Rongqing Dai “The Red Hat” 2018 finished, 2025 posted on academia.edu. URL: https://www.academia.edu/127169086/The_Red_H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