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背后的迷惘《是你的冷漠让我沉沦》
我一直觉得,社会越是发展,人类的感情就越丰富。远古的壁画上还常见单人只影的孤独和恐惧,现代的街头广告上已经到处都是两人牵手的温馨。不只是我们眼前的图景如此转换,在文字上品咂,也是这样,从三坟五典的沉郁雄健到诗词歌赋的轻柔婉转,再到今天,经营文字的人,已经无不在言情了。
我注意到言情文学应该是本世纪初,当时为出版一本言情刊物而阅读了大量的言情作品,对中国当代的言情文学大致有了一定的认识。远的就不必多说了,比如说张恨水,张爱玲的旧上海的贵族式言情,与琼瑶建立起来的言情文学,其风格迥异。本世纪末就产生了一批宅女式的作者。因为没有办法定义,我只好称之为“后言情时代”的都市言情。
而心语如兰的小说《是你的冷漠让我沉沦》,应该就是后言情时代的都市言情代表作之一。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作者的。那是在新浪第四届原创文学大赛的颁奖典礼上,我作为评委为获奖作者颁奖,有一位温和的女性,因所著《别在天亮之前离开我》获得都市言情最佳创意奖也参加了典礼,她就是心语如兰。因后来在网络上有了些交流,我们便熟悉了,前些日子她请我看她的新小说《是你的冷漠让我沉沦》,我印象中就有了下面这个故事:

G城的梅子在海珊的介绍下认识了三儿,三儿恋上梅子,而梅子却从网上认识了longer。在交往过程中,梅子对longer倾心不已,然而Longer的冷漠使梅子痛苦,也使梅子试图转移痛苦,接受一直苦苦追求她的三儿。然而网络的诱惑使梅子对三儿的感情反反复复,在海珊的撺掇下,三儿减少与梅子见面,梅子这才发现自己离不开三儿,三儿的疏远使梅子大病一场。三儿知道后,火速赶来照顾梅子,两人感情复合,梅子决定离开网络认真对待与三儿的感情。三儿向梅子求婚,梅子接受了。婚后两人过了一段幸福的生活,但好景不长,在海珊的痴情下,三儿终于禁不住诱惑,与海珊发生关系,海珊怀孕。梅子知道此事后十分绝望,却怕令双方父母伤心而不忍离婚,再次沉迷于网络。在网上,梅子结识了火麒麟。无法忍受三儿的背叛,梅子最终决定离婚,愤懑的三儿大骂海珊后,绝望的海珊离家出走。梅子与三儿找到怀孕的海珊,三人摊牌,梅子与海珊对三儿的行为均感愤怒,海珊最终离开G市远走广州,而梅子在与三儿离婚后继续沉迷网络,了解火麒麟原来与自己同命相怜。三儿的父亲因为儿子的事情重病,其母为挽留梅子,屡次请梅子回去,梅子渐渐被感化,终于又回到三儿的身边。而火麒麟竟然是梅子同事张姐的丈夫,因为所生的畸形儿之事与张姐关系破裂,而张姐却与他人结合,令火麒麟大为恼火。孩子死后,火麒麟回到G城,在梅子的撮合下,终于与张姐复合。
《是你的冷漠让我沉沦》这部小说的语言风格,一如心语如兰的其他作品,淡然干净,富于生活化,没有一丝刻意华丽雕饰的辞藻,却于字里行间潜藏着淡淡的忧伤之美。通篇文字驾驭能力强,时不时有一些人生智慧蕴含其中。
而小说情节曲折婉转,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既有外线故事发展的一波三折,又有内线感情线索变化中娓娓道来的激情与辛酸;既有以主人公梅子与三儿的婚姻矛盾为主线,又有张姐等人的情事纠葛作副线;既有现实变化,又有网事绵延,并使这两条线索彼此渗透。三种线索交相辉映,令全文条理清晰,思路明朗又十分丰满。

从人物来看,介入文章主体恋情的三个人物,梅子、海珊和三儿,是现代社会中适婚年龄年轻男女的普遍代表,从他们身上,深深地体现了在现代社会流行思潮中以及网络进入生活后,这一代人对于婚姻与恋爱的价值观。三人无所谓对错,然而在彼此互相伤害却又不弃不舍的追求爱与拯救爱的过程中,深深陷入二难选择,而作为一直未露面的longer,却是深藏于现实背后的冲突的诱因,而其本身,也未必不是在现实造成的心灵的痛苦中找不到出口的人,这些,也正是作者在塑造人物方面的闪光之处。而对于张姐以及娟子的描写,则是为了给挣扎于婚姻围城内外的主体人物做陪衬,娟子是在围城之外徘徊者,张姐是多年饱受围城之苦者,也算是点染群像之笔。
当然,该小说也有美中不足,依我看来,类似一些零散日常生活琐事,虽然可以辅助人物性格塑造,但对于推动情节并无太大作用,有削弱主题的嫌疑,可做适当删减。此外,日记篇幅中第二人称用得有些突兀,与前后段落寞的感情基调有些不和谐。若换成第三人称似乎更能衬托主人公那种如泣如诉的失意感。对于叶大伟与海珊之间的描写有些生硬,可否略加笔墨进行适当调整,而叶大伟与张姐之间的感情描写略显单薄,可以通过与梅子的网络交流,作更为细致的渲染,而重逢时叶、张二人的反映也宜调整得暧昧一些,恨中含情的意味做得更浓厚些。
但总的说来,瑕不掩瑜,作者在这个小说中投入了深厚的感情。其感情及心理描写,足以将一些薄弱的地方撑得丰满具体,我每每能在文字中,看到作者深陷的影子,捕捉到她情感如丝似缕的悸动。
我想,为文能到这样的地步,已经是成功了。
2008年2月25日星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