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学报·武侠小说点评文章汇总(下)

《天下江山》
慕容无言著,《今古传奇·武侠版》2007年10月。
慕容无言笔下的主人公大都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真正的大侠,济危扶困,千里救人,一个大侠所应有的美德,她的主人公几乎都有,《天下江山》中的刘得功和李鹤年都是忠义双全。慕容无言善于通过一些小事情烘托一个侠客的美德,喜欢让她的主人公陷入绝境,营造出感人的悲剧气氛。在新武侠作家们纷纷张扬个性的时候,慕容无言是极少的能沿着传统武侠的路子走下去的作者之一。她笔下的情节有的稍嫌老套,但都很好的弘扬了侠义精神,又引人深思,打动人心;她塑造的人物都有脸谱化倾向,但绝不会让读者只看到一张呆板的脸孔,她所钟爱的侠客都是有着缺点的侠客,并最终由于这些缺点走向悲剧的终点。慕容无言近年的作品组成了清末遗事系列,均是以晚清为背景,以小人物的命运写大时代的历史,笔法遒劲,颇见功力。
《天命传说》
天使奥斯卡著,《今古传奇·武侠版》2007年9月。
现代社会三流野鸡大学生方知晓是一个旅行爱好者,在一次沙漠旅行中,方知晓捡到了一个奇异的圆环,在这个圆环的作用下,方知晓穿越回到了中国古代五胡乱华、秦燕晋鼎力之时,然后成为那个时代的强者,身边环绕若干美女——这是当今网络穿越小说的典型套路,也是黄易小说早期的典型风格。一个比较纯粹的网络小说挪移到杂志上,这无疑要经历一个复杂的编辑过程,但各种商业出版模式的结合,也从此中可以略见端倪。作者行文风格诙谐幽默,故事节奏快,构思也较完整,可读性较强。由于作者创作网络小说的经验丰富,所以他深知如何才能打动读者,本文中各种噱头,如美女,如圣物,如家国恩仇和民族情绪,均渲染的较为到位。另外,作者对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冉闵作了大胆的描绘。
《千门之门》
方白羽著,《今古传奇·武侠版》2007年11月。
方白羽做武侠的角度总是习惯于打破中规中矩的传统路线,从《憨侠》到《侠之歪者》,再到如今“千门”系列的“智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让懵懂世事的读书人介入纷争险恶的江湖,以智慧颠覆武林,构造一个勾心斗角,寡廉鲜耻,尔虞我诈的“千门”世界,从中还原真实的世界。这种求异思维,追求别开生面的风格,尝试不同的题材的精神,是大陆新武侠创作潮中的一股新浪。“千门公子”云襄,从一介迂腐书生,变成一个能将一个个家世显赫,身负绝技的人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厉害角色,便是对真实社会浸染全过程的一种诠释。在方白羽的视野中,武侠世界的主流精神仍是侠义,而欲达到侠义之境界,未必一定要靠武力。方白羽在印证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古训的同时,又以不同的手法表达着他的侠义观,即通过“千术”来构造侠者的理想世界,为伸张正义,侠者也可以不择手段。
《三京画本》
盛颜著,《今古传奇·武侠版》2007年6月、10月、11月。
《三京画本》系列展现的是北宋、辽、西夏广阔的历史画卷,将宋、辽、西夏的历史景观、人情、风俗自然而然地融入其文,精雕细琢间淡定从容地娓娓道来。女主人公观音奴的成长贯穿全系列,这是个特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具有特定性格的形象,她经历复杂,既有江南温婉的血统,又有草原带给她的野性洒脱,虽然历尽艰辛,却又胸襟澄澈坦荡,打破了以往女子武侠以反抗与独立为表现中心的传统。而对于耶律嘉树、萧铁骊等人的塑造,也在细腻的笔触中,突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挣扎,其情感的渲染如同一幅幅瑰丽的画卷。盛颜能够把险恶的江湖。严酷的现实置于一种梦幻般唯美的境界,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的音容笑貌,传达一种温暖的力量。虽然在此间,“侠”的味道不是十分浓烈,“武”的意蕴也只是为人物的情感铺陈,美得有些失真,但是既然武侠文学本身就是一种成人童话,又何妨让这个梦境更绚烂一些。

《死香煞》
杨叛:《今古传奇·武侠版》 2006年3月。
在作品以古意为宗的武侠文学中,杨叛的笔法向人们证实了,即使不去突出作品的古典性,光靠曲折的情节与鲜明的人物,用干净利落而又不失精致的语言,也可以勾画出复杂的江湖。《死香煞》是杨叛推理武侠系列的重头戏,充分调动了读者的各种情绪,恐惧、侠情、热血,让人心潮跌宕,久久不能自已。在《死香煞》中,杨叛故布疑阵,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隐事交叠环扣,这里面,有为国谋利者,有为情复仇者,有阴谋暗杀,也有舍生救赎。在诡异的气氛下,江湖仇杀中,虽然真相惨烈,然而作者真正想表现的,还是那种残酷现实里所隐含的一缕温情,以及这其中每个被情所困的人。作者不致力于煽情,然而这种情却在字里行间一点一滴的渗入观者的灵魂,让人在激动过后又感到余韵无穷。
《美女江山一锅煮》
刘建良著,《武侠故事》2006年——2007年长篇连载。
美女、江山、铁血、柔情——男性武侠永恒的话题,本是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话题,在刘建良的经营下,却能上天入地,肆无忌惮,嘻笑怒骂,轻松诙谐,又不失大气,令人在阅读快感中体会神奇的武侠世界。其文风既有细腻的工笔之意,又时不时地调剂以调侃的噱头,读其文章,没有沉重的压力感与厚重的主观英雄主义,主人公战天风鬼道机灵,又不受凡夫俗念之束缚,故此能在江湖中游刃有余,在凶险中柳暗花明,而大量对于人物心理的揭露,又使这一角色的塑造远离那种备受崇拜又脱离大众的侠之大者形象,会哭会笑会害怕,使人顿生亲切之感,然而其在跌宕情节中的离奇遭遇,又让人如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幻想的乐趣,虽然本文在文学雕琢的境界上有待商榷,但从通俗性及故事的演绎上,此文的魅力却是无与伦比的。
《诛仙》
萧鼎著,朝华出版社,2006年4月。
如果说《诛仙》有什么套路的话,那便是老套路,家破人亡遇贵人,学艺复仇有奇遇,身旁女子皆非丑,最后正邪第一人。然而萧鼎便有手段将这个套路升华到传神的境界,利用时尚的游戏元素,流行的姐弟恋情结,大量的心理自白,个性化的华言短句,更致命的是其百发百中的带入感:把一个傻乎乎不动心机的其貌不扬的张小凡置于仙魔争斗的焦点,这是和大多数观者一样平凡,却被命运不断蹂躏,永远置身孤独之巅的一种存在。而如陆雪琪,田灵儿等存在,也不难在她们身上体验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受。这种大众化的表现手法,不再是传统武侠那种对侠的单纯崇尚,而是深入到对于每个本我的理解与关怀。所以,虽然《诛仙》中的语言过于自由,导致大张旗鼓的煽情泛滥,但其渲染的情感对于心灵的慰藉却使其能够深深地打动大众。
《金陵残梦》
杨虚白著,《今古传奇·武侠版》2006年第15期
杨虚白的小说,让人看到了一个另类的江湖,充满着抑郁、惆怅与无奈,却始终又带着一分渺杳的希翼。《金陵残梦》中,别于传统武侠小说中的大侠形象,塑造了一位平民式的侠客,一个更贴近现实的江湖,主角吴戈作为历史洪流中卑微弱小力量代表,以一己之力对抗者整个世界的法则,体现人性中不屈不饶的反抗精神。《金陵残梦》和《挥戈系列》中的其他两部作品相同,并不以曲折跌宕的情节、玄妙精彩的打斗来吸引读者眼球,作品更多地反映了在强大的规则与秩序操控下,普通人的人性和人生。当传统武侠开始探索、寻求新路的同时,杨虚白选择了回归传统、古典的意象。
《天观双侠》
郑丰著(港),中华书局
《天观双侠》承袭金庸梁羽生的传统武侠路线,小说以两位性格各异的男性为主角,从男性的视角去看世界,在侠义的表现上尤显得豪情激荡。而作为一位武侠女作家,女子特有的感性,使小说中对情感的处理更加细腻。因此从她的作品字里行间中既透着男性的阳刚大气,又不乏女子的婉约柔情。小说的情节架构、才思文笔都显得酣畅淋漓,兼具了金庸小说的大气磅礴与梁羽生小说的古朴典雅,在网络上一经发表,引来多方关注,并一举摘取中华书局主办的“新武侠小说大赛”最高荣誉“中华武魂奖”及“最受欢迎作品奖”。但承前人之风固然重要,对于一个武侠作者来说,仍需兼收并蓄,推陈出新,方能不落入窠臼。

沧海
凤歌著,《今古传奇·武侠版》2007年全年
凤歌的《沧海》一脉相承于《昆仑》,如果说《昆仑》还依稀可见在继承发展金庸的风格,《沧海》在写法上则更加成熟老练,许多方面都有让人赞叹的突破。首先是凤歌继续他的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对武功和江湖门派进行了全新的改造,取代传统各种帮派的是东岛西城两个百年对峙的门派,武功上不再局限于一招一式的打斗,创造性地推出“劫力”、“劫奴”等武功。其次是凤歌选择了明朝嘉靖这一由盛转衰、社会矛盾激发的年代,将草莽江湖、智计行商、海外游历、各国诸侯混战、抗倭等有机地融合起来,宛如一出社会戏剧。第三,整个《沧海》就是一出多个解谜的过程,这对于宏大叙事的百万字大长篇来说相当罕见。陆渐的“劫奴”之身命运走向是一谜;谷缜的冤屈求解之路是一谜;东岛西城两派对峙的命运也是一谜;几大重要人物的爱情归宿仍然是一谜。正是这层层解谜的过程使得《沧海》始终充满悬念,使人欲窥到底。
白帝城
红猪侠著,《今古传奇·武侠版》2006年8月末
如果只看文章本身,你很难想到它出自女性作者之手。红猪侠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作者,字里行间隐现出来的是那种绷着脸的幽默。整篇小说充满着荒诞的意味,主人公铁还三和段行洲是一对比较荒诞的组合,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却能够相处在一块。一个武功高强,性格严肃,心思缜密;一个天性搞怪,不会武功且大大咧咧,却能福星高照成就许多意想不到的好事。小说和影视中男扮女装的戏份向来不少,能够像红猪侠般勇于将严肃男人扮成女子的则少而又少,红猪侠试图以荒诞颠覆着常规。红猪侠把一个本来复杂的故事不动声色地顺畅抛出,不刻意,不造作,真相大白处,让人感叹原来如此。
卢沟晓月
龙辰著,《今古传奇·武侠版》2005年第19期
龙辰的武侠向来热血而悲壮,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文中人物的爱国之情。在《卢沟晓月》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日军侵略我江山时,那一批军人,那一群平凡而不凡的江湖人物的拳拳赤子之心。红玉是一个代表人物,即使身份卑微,作为卖艺唱笑的小女子,仍不失正直是非判断,一口傲气直令俯首哈腰者无地自容,谁言巾帼无英雄?吉星文是一个代表人物,在国难当头,日伪横行的年代,他代表了那一部分不怕苦不怕死的军人。五百大刀,带我们重回非常年代的烽火连城。作为一篇短篇,能有如此主题,如此气势,还能有代表性的人物已经难能可贵,如果能减少打斗场面描写,刻画下人物矛盾,当能更好一些。

京华三千戈
西失著,《今古传奇· 武侠版》2007年7月下
西失的文章向来大气,无论是写戈壁荒漠,还是惊波怒海,都能拿捏得来。相比于之前作品《怒海屠龙》和《荒芜英雄路》的个人英雄主义,《京华三千戈》在这一点上则风格大变,悄然声中,似乎宣告了个人英雄时代的终结。在《京华三千戈》中,草莽江湖的单挑已经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石亨的“战阵剑法”,在其中的每个人不再是自由的表演者,而成了一个符号,一个方位,一种颜色。进退攻防皆有法度,不为华丽,只为追求实效。在“战阵剑法”面前,不仅个人被终结,就连整个家族也被终结。虽然最后关头于谦以个人魅力感动三军于阵前,石兆安以一己之力扶大厦之将倾,似乎表明江湖还有最后的英雄,而恰恰是如此,才让我们看到了英雄的悲剧。在皇权和国家利益面前,英雄只能轰然倒下,痛快淋漓终成镜花水月。
傲君刀
马舸著,《今古传奇· 武侠版》2007年6月上
马舸之文,语言古朴而别有韵味,舒缓中带着一丝沉重,沉重中却又暗藏着一种呼之欲出的咆哮。《傲君刀》之出彩不在于其情节,不在于其武功,相反,此文的情节并不复杂,从头到尾也只是几个很简单的场景切换,而武功也不花哨。而缠绵悱恻的江湖爱情更是与此文无关,《傲君刀》切切实实是一个男性的世界,体现的是男性的思维。在这里,江湖不再是神话,大侠想要扶危济困时,却只能当刀换钱以求心安。身为江湖魁首,面对明成祖的威逼利诱,任九重选择了抛弃功名、远离娇妻、江湖行乞十年,只为了决不低头而守护江湖最后的尊严。身边的世界很热闹,而任九重则在独自流浪,等待一个也许永远没有尽头的归宿。可以说命运就在手指间,而他忍住了,当小说结尾处他挣扎着走出皇宫,走到生命尽头,他的愿望终于悲壮地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