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年困难时期的饥荒讨论的补遗与我看到的毛泽东时代的农民
作为关注三年困难时期饿死多少人的争议三十八年的人,很多相关事情陆陆续续写了一些看法,还是有不少遗忘,还是补写一些。
首先中国统计数据常常伪造,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前年遇到一个乡村老书记,他告诉我所有上报的统计数据他们从来都是按上级的意愿报告的,从来都没有给过认真核算的统计数据。所以,中国的人口数据,特别是户籍人口数据只有城市的数据是比较准确可信的,但是,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又不一定是真实的,他们都会考虑社会反响而公布非真实或加工后的数据。人口数据有几个敏感问题。
1)本来公布三年困难时期的户籍人口数据就是有政治目的地想算出一个饿死人数,据我了解70年代初当局曾经搞了一个调查组,到三年困难时期最困难,饿死人最多的河南调查,后来又到安徽调查,这两个省是国家明确知道的最饥饿的地方。调查的结果的确有人饿死,或者说非正常死亡,报告给中央的估计总数为全国共有两万人,主要是河南死的人。我估计这个报告对邓小平派的人产生了影响,他们在毛泽东死后,并已经掌握大权后,公布户籍数据,实际上一定是当局出钱让美国学者来算出饿死人数。作为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那些老干部也写文章,按上级的指示大胆地夸张苦难。
2)两个政治明星,赵紫阳和万里,他们两个都是顶级高官了,提拔的原因是邓小平派编了一个顺口溜,四川的是“要吃粮,找紫阳”,安徽的是“要吃米,找万里”,加上邓小平一上台就推出耳朵听字的四川神童唐雨,给愚昧的中国社会一种神叨叨的状态,这么形而上学的说法就是四川龙门阵治国的精髓。邓小平自己也是靠两句话上位的,一个是毛主席说他“人才难得”,他又知道“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别人都没想到。这是中国政治的荒谬与魔幻之处。所以他们及他们的跟班就有极大的意愿夸张他们在四川与安徽的成绩,最能体现他们厉害的就是把四川安徽在过去是多么贫困,没有饭吃,才能彰显他俩多么能干。
3)在中共当权派决定把饿死人夸大至千万级后,相关人员不断改动中国人口数据,1950年中国只有4亿人被夸张至5亿,1964年才六亿人说成1957年。四川省1957年人口5000万被改成7800万,而7800万是1978年的人口数。
4)邓小平时代为了推进强制独生子女政策又夸大总人口,按结束计划生育的英雄易富贤的推算中国人口从来都没有达到过13亿。
5)在票证时代,并且没有强制计划生育政策的70年代,城市的户籍人口是可信的。之前的城市户籍人口也是基本可信的。
本来中国的人口普查统计就非常难,加上政策性造假决断,公布的人口数据基本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垃圾数据。
关于农民
1)农民是集体经济
2)农民是非常强悍的,知青到农村和他们发生冲突时,知青被他们打得很惨。
3)农民与附近得工厂矿山发生冲突时也是占上风的。
4)农民只有在进入城市,看病,或者上学等,才会发生缺钱的窘迫状态
5)农村也有贫富差别,也有弱小可怜的农民。
6)农民一般把好东西留给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吃,所以农村孩子当年比城市孩子力气大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