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万重山

注册日期:2025-09-13
访问总量:11075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饶漱石:才能卓越、战功巨大、千古奇冤、结局惨烈!


发表时间:+-

饶漱石:才能卓越、战功巨大、千古奇冤、结局惨烈!

中共的党史自一九五四年起,几乎不提饶漱石这个人。

但随着毛泽东、邓小平那一代的领导人相继死后,人们想起了为毛泽东和共产党打江山最卓越的功臣之一:饶漱石。

中共从国民党手中抢得中国江山有两大功臣:其一是林彪,其二就是饶漱石。一九四九年,中共开国时的军事委员会委员共二十一人。他们是: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委员林彪、刘伯承、饶漱石、邓小平、高岗、贺龙、粟裕、聂荣臻、徐向前、陈毅、叶剑英、李先念、罗瑞卿、张云逸、习仲勋、邓子恢。饶漱石排名第八位,在邓小平、高岗及后来的五大元帅之前。由此可见饶漱石在当时中共最高层的地位和立下的卓越功勋。二○二一年国内网站有文章说:如果以军功而论,饶至少应该封为十大元帅的第五名!

饶漱石是江西省抚州市临川钟岭乡人。1925年加入中共。1929年到东北任共青团北满省委书记。时任省委书记的刘少奇被捕后,饶代理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在饶漱石全力营救后脱逃。出来后任满洲省委宣传部长,成为饶漱石的部下。

1930年4月,饶漱石因所谓“满洲破坏案”,与赵尚志等30人一同被逮捕入狱,内定为枪决,后经中共派人做张学良的工作,才改为监禁。在狱中,饶漱石经受了各种酷刑,但他坚贞不屈。他在狱中建立了党团支部干事会,领导难友们与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自己带头绝食,并取得了胜利。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饶漱石和赵尚志等人被中共营救出狱。

1933年,饶漱石调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华北办事处主任,8月兼任河北临时省委代理书记。由于中共临时中央的领导都转移到中央苏区,饶漱石全面主持了中共在白区的各项工作。

1935年饶漱石赴苏联,任中国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饶漱石和王明等人共同起草了著名的《八一宣言(即中共中央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奠定了抗日救国统一战线的基础。他穿梭于法国、英国和美国,从事国际统战工作,在海外华侨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为八路军、新四军募集了大量钱物。并通过美国和加拿大共产党动员白求恩来延安救治伤员。

1936年起,饶先后被派到美国、法国,主编或创办《先锋报》、《救国时报》、《华侨日报》。

1938年2月,饶漱石出席了在英国伦敦召开的世界反侵略大会,并用赵建生笔名撰写了《为自由和平而战的中国工人阶级》一文。

抗日战争期间,饶漱石历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华中局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华中军分会常委兼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皖南事变”时,项英临阵脱逃,中共电令饶漱石与叶挺负责新四军指挥。在突围过程中,饶被国军抓捕。因抓捕国军不认识饶,饶用银子收买士兵,得以逃脱。

随后毛泽东任命刘少奇为新四军政委,重建新四军军部。饶任新四军副政委。一年后刘少奇回到中央,刘少奇指定饶漱石接替自己职务,任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

1945年6月,饶漱石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年底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委员、北京军调部中共代表。

1946年10月,饶漱石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兼组织部部长,仍兼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兼新四军、山东军区政委。

1947年1月,饶漱石任华东军区兼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中共华东局党政最高负责人。1947年2月到1947年7月,饶漱石作为华东军区和华东局负责人,领导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白塔埠战役、蒙泰战役、南麻、临朐战役等。领导并指挥胶东保卫战、周张战役、潍县战役、兖州战役。并协助苏北兵团进行了李堡拼茶战役、盐南战役、益林战役。

当年中共华东野战军命名为饶、粟大军。饶是华东野战军政委。当年淮海战役最高领导人是饶漱石!

山人在网络上搜索“饶漱石”三字时,在介绍饶漱石的文章中有一最关键的一句话:“饶漱石指挥了淮海战役包括情报、军事部署、兵源补充、俘虏处理、前线支援等全面工作”。

也就是说:在淮海战役中,饶漱石是淮海战役方方面面工作的总负责人,是淮海战役的总指挥!粟裕以军事指挥为主。但饶有最后决定权!

饶漱石是中共“淮海战役”胜利的最高领导人和最大功臣!而不是后来邓小平说的是他自己!

但毛泽东在淮海战役刚胜利就给饶漱石一记闷棍:任命淮海战役处于次要地位的邓小平取代饶漱石任中共华东局书记几个月。这为日后整饶埋下伏笔。

中共开国后,饶漱石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首任上海市委书记。后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

就是这样一个为毛泽东打天下立下丰功伟绩的人,毛泽东登上皇帝大位后,居然很快地失宠了。

饶漱石为什么失宠?在中共公开的历史资料上总是把他与高岗捆绑在一起,一个“高、饶反党集团”就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但山人查阅了大量历史:不论是公开的中共党史或者相关人员的回忆之类的文章,无论如何也找不出高岗与饶漱石有任何的勾结、密谋、联手反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证据。

从高、饶二人履历来说,两人几十年来从没共过事,相互都不熟悉。到了中央后,一个是国家计委主席,一个是中央组织部长,工作上也没有交集,怎么可能在一起搞什么“密谋”、“反党”之类的活动?

种种史实表明:为中共立下卓越功勋的饶漱石因开国之初对毛泽东过左的“清匪反霸”、“三反”、“五”反政策执行不力,甚至抵制,在他治下的华东推行的政策与毛泽东狂热的阶级斗争政策格格不入,对地主、资本家不想搞急风暴雨、灭绝人性的阶级斗争,所以毛泽东下决心将饶漱石调离华东领导岗位!另外派人去主持“三反”、“五反”。

1951年,毛泽东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三反”、“五反”运动。但饶漱石主持的华东局对“三反”、“五反”持消极态度。政策比较宽松、偏右,而中央当时的政策是非常的左。所以毛泽东对饶漱石大为不满。 1952年1月26日的除夕之夜,毛泽东派粟裕来到华东,1月30日到31日,粟裕到达上海向上海华东一级机关、上海市委、驻上海部队负责同志专门传达毛泽东关于“三反”“五反”的指示。粟裕随后向中央建议饶漱石离职休养。毛泽东立即同意了粟裕的建议,特别指定粟裕同志陪同饶赴京休养。饶漱石到北京后,毛泽东随即派出派彭真、薄一波去上海主持“三反”、“ 五反”工作。彭真、薄一波主持“三反”、“五反”后,上海几乎每天都有资本家跳楼身亡!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居然兴奋地说:每天有一百个资本家跳楼才好呢!

如果饶漱石调离华东后,低调做人,不公开表示任何的不满,或许几年后毛泽东会看在其卓越功劳上,降职另外安排工作,从此默默无闻,安度晚年。

偏偏个性强烈的饶漱石对此不满,居然深夜闯入毛泽东驻地与毛泽东论理!

饶漱石在医院休养后,搬到了毛泽东住宅的隔壁。饶漱石因十分怀疑自己被调虎离山后将遭到整肃,在搬到了毛泽东住宅的隔壁的第二天晚上夜半三点钟,坚决要求同毛泽东谈话。毛泽东被逼不过,只得同意。在三小时的谈话中,饶漱石向毛泽东提出的质问主要有三点:1、他对敌斗争是否勇敢?2、他在华东工作是否犯了路线错误?3、为何要用粟裕同志陪他进京的方式调京?饶漱石质问的原因主要是怀疑毛泽东是否对他还信任。

毛泽东何许人也?你一个小小的饶漱石居然敢深夜闯入皇帝卧室质问当今皇上,这显然是目中无人!后来毛泽东虽然表面上给撤职的饶安了个“组织部长”职务,实际已下决心将饶漱石除掉!

饶漱石半夜强行闯入毛泽东卧室,质问毛泽东,这是饶漱石命运悲剧最大转折点!饶漱石莽撞行为给自己带来日后被强力整肃关押到死的噩运!

1953年,斯大林把高岗向苏联传送的中共内部情报转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准备联手除掉高岗。毛泽东趁机把与高岗没有任何工作关系,没有任何私人交往的饶漱石划入“高岗反党集团”中,加以整肃。合并称“高、饶反党集团”。饶漱石的“莫须有”罪名就这样铸成!

19535月,由邓小平、陈毅、谭震林主持的饶漱石专案组给中央提出了一个结案报告,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对饶漱石在执行中央路线方面暴露出来的资产阶级观点,会议做了很多的揭发”。初步揭发的主要问题有:

(1) 饶的根本思想是害怕放手发动群众,不敢彻底摧毁旧秩序,表面上以“稳重”出现,而实质上是拖延整个社会改造,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他曾在一九五一年九月华东和上海党员干部大会上说过“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方针是教育、团结与提高。……共产党员要自觉地团结民族资本家,作为对付封建势力的动力之一”。在上海第一次与四百多个资本家会面时,他预言将来必有许多资本家进步到可以加入共产党。这证明饶是竭力为资产阶级在党内扩大其影响的,这与党对资产阶级的政策没有丝毫共同之点。

(2) 在执行对资产阶级的政策中,他片面地强调团结,取消了应有的斗争,在“三反”、“五反”运动中,不敢提出“打退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的口号,在他个人的掌握下并曾一度布置上海资产阶级进行“自反”。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极不重视,迟迟不敢动手,不调配干部,不讨论研究。在中央提出后仍举棋不定,多方约束,致时间拖长,搞得不彻底。

(3) 在镇压反革命问题上,亦充分暴露了他资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早在一九四二年苏北锄奸会议上,他即认为“强调阶级成分的原则是不对的”,主张“各抗日阶层、抗日党派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而否定了法律是为阶级服务的原理。解放后对上海镇压反革命运动,他表现了没有决心和勇气,不是采取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动员一切力量来肃清反革命的方针,而是采取了“以特反特”的神秘主义的错误做法,不敢长期放手发动群众。一九五二年取缔圣母军,他估计“斗得愈狠,敌人将愈团结”,再压下去会发生“惨案”,因而临阵退却,使这一斗争遭受失败。对清理“中层”和“内层”工作也没有抓紧贯彻,展开不久,就草率收兵。

(4)饶漱石对农村工作的指导也是如此。解放以后很久不敢提“反霸”口号,在土地改革中一再强调反“左”、防“左”,而不谈或很少谈放手发动群众。他主张土地改革中一律不退押,甚至主张一般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纠纷”应采取调解仲裁的方式解决。

(5)关于建党工作。他在土改后仍过分强调“慎重”的一面,而没有同时强调“积极”的一面,在他的这种错误指导思想的约束下,华东各地建党计划普遍没有完成,这对以后工作曾造成了很大困难。

(6)一九四五年日寇投降时,饶通过情报关系把日寇参谋部代表带来,举行了一次滑稽的所谓“受降”仪式,这说明饶在重大事变面前也在玩弄投机手法。上述这些事实,充分暴露了饶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它与党的正确思想是带着纲领性的对抗,只是由于中央领导正确,华东各地党委坚决执行中央指示,因而他的右倾错误除在某些问题上(如初期土改退押和城市工作等)发生过一定的影响外,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贯彻,这是尚未造成更大损失的基本原因。

从中共给饶漱石公开罗织的罪名,山人看到了一个不提倡对地主、资本家搞残酷斗争的、不轻易以“反霸”为名杀人整人的、提倡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提倡让资本家加入共产党的、提倡以仲裁方式解决地主与农民矛盾的、心地善良、有人性光辉的饶漱石先生!一句话:饶漱石先生完全就是一个与共产党搞残暴阶级斗争格格不入的人!只可惜他误入了歧途,才有了凄惨的人生结局!

1955年饶漱石又成了“饶(漱石)潘(汉年)杨(帆)反革命集团案”首犯。毛泽东说:“我感觉到,饶漱石的罪恶,可能不比高岗小些。”经过毛泽东的“拍板”,饶漱石以“反革命集团首犯”的罪名,由公安部立案审讯。

1955年4月3日上午,饶漱石在北京家中的庭院忧郁而坐,公安部的警车开到,公安干部宣读中央的逮捕令后,一双手铐铐在了时年51周岁的饶漱石手上,押上警车解走了。随后饶漱石被开除出党。其美丽、优雅、中共高层夫人中最有文化教养的妻子陆璀与其离婚。

饶漱石被整肃后,其在战争时期立下的仅次于林彪的盖世功劳完全不提了。中共的党史对此人避而不谈。实在绕不过去也只轻描淡写一笔带过。饶漱石在国共争霸战争中立下的卓越战功在其倒台后,分别栽在了粟裕、谭震林、许世友等人的头上。

1965年8月30日,饶漱石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10年。

1965年9月23日,饶漱石被假释出狱。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毛泽东指示陈伯达下令于1967年再次将饶漱石重新收监。

1975年3月2日,饶漱石在狱中死去,享年72岁。

中共开国战功仅次于林彪的最大功臣饶漱石就这样在关押了二十一年后惨死在了狱中!死后火化,其家人后来追问骨灰何在?居然无人知道!刘少奇、彭德怀冤死后还知道骨灰下落,而饶漱石的骨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芒皆不见”!

饶漱石所受之冤,关押时间之长,远超刘少奇、彭德怀、林彪……们。

呜呼!一代人杰,误入歧途,结局如此惨烈!毛泽东的残暴血腥由此可见一可见一斑!

饶漱石与妻子陆璀生有一女儿陆兰沁。陆兰沁在父亲饶漱石诞辰110周年时,写道:“我为过去对父亲的误解伤害感到内疚,更为有这样一位父亲感到自豪!


浏览(368)
thumb_up(1)
评论(1)
  • 当前共有1条评论
  • 洋知青1

    和杀人不眨眼的皇帝对抗,下场怎会好?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