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乱写一通,驳斥一些话术
胡乱写一通,很碎。
对于中国有体制优势这种话术该如何反驳?
虽说体制优势这是中共及麾下五毛的祖传话术,从毛时代就开始了,且有前三十年的极度贫困历史,但现在的中共和五毛可以直接不谈,而只用来标榜改开或者加入WTO之后的高增长。
核心观点就一个,集中力量办大事,说这样效率高、资源更容易整合、战略执行坚决不会反复(真的不会反复?)也就是举国体制优势,刚出炉的《十五五建议》也自豪的举出了这点。以林毅夫为代表的“伪经济学家、真喉舌”们为此多次撰文,论证这个优势确实存在、确实有效。
这种观点是很荒谬的,但当中共把加入WTO的高增长硬和举国体制绑定后,让很多缺乏经济学知识的人都信了,中共教育体制出来的人,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极度固执且爱面子,一旦采信某个观点并公开表达出来之后,永远不会改变,即使有人指出错误,那也要死硬到底,本文就不扩大化批判这群人了,只说这个观点的破绽在哪里。
首先当然是前三十年的彻底失败了,如果举国体制真是优势,怎么解释那个时期的贫困?第二,如果举国体制真的是优势,那现在最牛逼的国家为什么不是朝鲜而是美国?朝鲜那可是万众一心,将军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绝无二话,这比中国纯粹的多的举国体制为何却全世界最穷呢?如此浅显的道理,为何五毛们和很多不愿意思考的人就是想不明白呢,其实想不明白没有关系,你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可你们非要给中共助纣为虐,宣扬这种扭曲事实的观点,误导更多的人,这也是一种罪恶。
中国SUV兴起的时期,许多被厂家洗脑的人纷纷表示(仅对外观,SUV的功能性相对于轿车确实是一种拓展),SUV就是比轿车漂亮、轿车就是丑(当然有一些轿车设计的确实丑,个例不能当作整体),审美观直接被重塑了。对此我是非常的诧异,在我印象中,大众审美体系中,最好看的应该是跑车吧?低矮的车身,锐利或者什么样的曲线,这是汽车的一个极端,另一个极端则是军车,中间是越野车、SUV、轿车等,大家推崇军车、越野车只会说这车多么性能多么强悍、外观多么霸气(注意,不会用好看来形容)。那很明显,最初的美观度判断体系应该是从跑车到军车,逐渐降低的。那换成举国体制这个叙事的逻辑,那应该就是,举国体制执行能力越强的,国家就会越牛逼,反之则越穷逼,但中国人既然可以被塑造成SUV比轿车漂亮但没有跑车漂亮的畸形审美观,再给他们塑造个中国因为举国体制比欧美优秀同时又比朝鲜优秀的逻辑判断体系也可以理解。
当然仅仅是把致命破绽指出来是不够的,五毛们无视继续自说自话自嗨就行了,这就需要进行补充。
中共喜欢自称是人民的政府,人民的政权,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我普通人的观点来看,能让我过好日子就是给了我利益,庸俗的我那就用钱、用收入来衡量吧,人均收入、人均GDP来统计吧,中国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3万元/人(世界排名不知道,看收入和GDP的比例,排名不会比GDP高),人均GDP为9.57万元/人(世界排名第72),因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信息较少,只能退而求其次,把人均GDP作为指标吧。
世界第72名,你哪里牛了?靠人口总量撑起的GDP世界第二有什么可值得吹的?要是发达国家宣布合并成一个国家,人口加一起不知道有没有中国高(大概率是没有),但GDP总量的差距,中国是不是得跪一辈子?不要跟我说什么人口总量是客观事实这类的来跑题,不然我说人均低,你说中国人口多限制发展,那我让你把中国分成一千个国家,每个新国家绝对人口会低很多,你又说必须大一统,没完没了。
再说举国体制效率高这个跟现实没有任何联系的搞笑说法,中国的国企要是效率高能在90年代整出个大下岗?中国那些利润高的国企是靠效率还是靠垄断达成的你敢说你不清楚?别说国企,就是私企,那些规模大的上市公司,效率一样低,各种扯皮、打太极、怕承担责任,我身在其中难道不比你有发言权?生产线上倒确实是有效率,这个效率怎么来的呢,进口的日、德主生产设备质量好、运行稳定,可以一直高效率的开机不断的生产,机器又不知道累,机器不坏,原材料供应不断(做过供应链管理的,也会知道,这块做的好不好,跟举国体制没半毛钱关系),那产品的产出当然就源源不断了。
最近十年是中国设备商大规模抢夺辅助设备、次要设备的重要时期,这对中国来说当然是进步,但进步的幅度非常有限。这些设备上所有核心部件都是来自日本、台湾的,丝杆、导轨、光栅尺、轴承之类的,行业内的谁不知道?且日台原产的还比日台大陆工厂的品质好的多。我随便举个例子,鼠标里面用的微动开关,都是欧姆龙的,你用欧姆龙日本工厂的白点比欧姆龙大陆工厂的蓝点就是要寿命长,白点设计寿命10万次,蓝点标识50万次,我买了2个蓝点,一个星期内全部双击,换了白点已经用了两年。
上面两段说的比较碎,汇总一下,那就是中国所谓的这几十年或者加入WTO后的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主要推动力是科技(这方面中国贡献可以忽略),次要推动力是中国千千万万任劳任怨的工人,有低人权和勤劳的工人在,生产的东西又多又好(这个好是相对的,且之所以好是来自于欧美日台的核心技术、管理体系、质检把关),还卖的便宜,大大降低成本,对于单独的欧美日台企业的老板和董事会来说,自然会选择在大陆设厂,能多赚钱谁会不去赚呢?结果就是中国几乎把所有中低端行业份额都抢到了自己手里,这也就是所谓的高速发展时期。
核心技术这块,中日友好的时候,日本那对中国是相当不错的,工匠精神也传承,除了最尖端的科技,其他没有什么不教的,我认识一个老板,就因为在日本呆了20多年,回国后自己开始仿制设备,就始终占据国内这个行业这个细分设备的头名。中国没学会日本的“所谓核心技术”,大多数原因是年轻人待不住。
这些点点滴滴的事情越说越碎,这样吧,你们去找找当年高速发展期的时候(国企大规模吞没民企之前),中国出口的商品,扣除资源类、军工类的,看看民企和国企各自占的比例吧,再看看民企和国企所雇佣的工人数量对比吧。还有一个神奇的“外包”,许多事情实际上仍然是民企做的。
上面说的那些,虽说我已经了解了足以让我相信的行业和数量,但相对于整个经济来说,还是不够,我也没有动力去搜索所有相关信息,再整理出来证明五毛们的认知是错误的,对于把“立场”(真的很疑惑,这个立场对你自己有好处吗?)当信仰的五毛来说,再多的现实、再多的数据摆在他面前,也没有用。
说回人均GDP,五毛们一提到这个就喜欢说印度,还有其他那些低于中国的,比下不比上,可是你们吹的是自己是第二甚至第一啊,你跟倒数几名比能证明你是数一数二?阿根廷算是这几年被中国鄙视的非常频繁的一个国家了,知名度够,体量也不小,国家混乱,经济糟糕,可是没人说2024年阿根廷人均GDP比中国高啊。
再说人均GDP的一个重要衡量点,人均工作时长,相信我,如果把这个因素也算进去,你就会发现中国的排名还会继续大幅度降低,跟中国人均GDP一个档次线的国家都会遥遥领先中国。2024年,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人均周工作时长为49小时,看到这个数据,我这个责任制办公室牛马(也就是加班不给加班费)只能表示,你们统计的时候,我们这些加班没加班费的加班时间应该是不包含在内的吧,我有两年比较忙,忙的程度也不算很夸张,也就是每周六天,周六上8-10小时,周一到周五8点到晚上10点-凌晨1点不等,扣去每天吃饭的1.5小时到2个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70小时,难道是中国有非常多的朝九晚五每周四天的工作,把我这些牛马的平均工作时间给拉回去了?可我很多体制内的同学都表示,他们也经常晚上10点下班啊。
啰嗦太多了,我就想问一句,中国人就没有资格过上发达国家国民的日子吗?不要求跟德国、北欧那些比,《劳动法》规定的八小时双休切实落实是会要你们的命吗?不要跟我提什么不加班工厂就会利润不足倒闭,工人失业,后果更可怕,统治者这么说、老板这么说我都能理解,你一个牛马这么说是图啥?难道中国能利用的科技是19世纪的?20世纪到21世纪100年的新科技对生产效率的加成对中国人无效?这个话题就不展开了,以后我会系统的、全面的理清。
再来说下五毛非常流行的,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低,欧美享受中国的廉价商品对中国吸血的无耻说法。
谈这个话题是因为前天喷了水蛇,他就是这类话术的典型代表,他将中国工人受到的伤害归罪于欧美,刚好被我看到了,于是怒喷之。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低这个观点,也是这么个套路,实际上,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低是怎么来的?中国出口商们争相降价抢欧美订单造成的,是中国出口商主动这么干的,欧美只需要等卷王们卷出个最低价再乐滋滋的去买就行了。虽说按自由市场规则来说,中国出口商们的这种降价争夺市场的行为是必然的,不应该过多指责,但你无论如何都不能把“自愿自家东西卖的便宜”这个锅甩到欧美头上,说他们吸你们的血吧。
我再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联想,联想是出了名的同型号同配置笔记本,国内卖的贵,国外卖的便宜,我觉得这非常正常,国外不便宜卖不好卖,市场行为嘛,且联想对此从不避讳,信息都是公开的,但却因此被扣了个“美帝良心想”的外号至今也甩不掉。由于联想的遭遇,其他企业开始采用一种无耻的做法,典型就是华为(联想被扣卖国帽子,华为在幕后可是功不可没),华为采取的做法是:明面上标价国内的比国外贵,且大肆宣传,我们就是要给本国民众优惠,我们是民族企业。实际上呢,国外赠送一大堆礼品,折合下来比国内便宜很多,但五毛、粉红们就是吃这一套,别人把马来西亚、欧洲官网价格和礼品清单截图贴出来都没用,要么一口咬定是P的,要么直接无视,然后不停举报把评论删掉。
伤害中国民众最大的永远是中国人自己,为何中国人会变成这样?根源自然是中共政治制度层层辐射下来的流毒,小米这十几年来的堕落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