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oline0466

注册日期:2020-05-30
访问总量:46349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一城一味·乌兰巴托风与炊烟的味道!(笨小孩的世界之292篇。)


发表时间:+-

         一城一味·乌兰巴托风与炊烟的味道!(笨小孩的世界之292篇。)

 

乌兰巴托5.png


乌兰巴托是一座被风雕刻的城市。冬天漫长,气温常在零下三十度。但在炉火与锅里的香气之间,蒙古人用食物,延续着草原的热与爱。

清晨的乌兰巴托,空气清冷,飘着炊烟与奶香混合的味道。

阳光透过雾气洒在草原的边缘,帐篷(Ger)里,炊烟升起,女人在铜锅中煮着Suutei Tsai(奶茶)、砖茶、盐、牛奶,有时加一点羊油。那味道微咸、温润,是蒙古人每天的开始。

乌兰巴托3.png


配上Boortsog(油炸面饼)或Aaruul(晒干奶酪),一口茶、一口饼,简单,却有家的味道。

在高原寒风中,这杯奶茶不仅暖身,更是人与土地的连接。

到了午后,每一个帐篷里充满了肉香味,中午,太阳高悬,但寒意仍浓。

他们最地道的午餐,是Khuushuur(炸肉饼),面皮包羊肉、洋葱与盐,入油锅炸至金黄,外脆内嫩,汁水四溢。还有那道充满仪式感的Khorkhog(石烤羊肉)。

牧民将羊肉与胡萝卜、土豆、洋葱层层堆入铁桶,放入烧红的石头,盖上盖子焖烤。

感受到石头在与肉对话,让香气直击灵魂。

开盖那一刻,蒸汽裹着油香扑面而来,人们举起手,接过热石按在掌心。据说,那是把好运与力量握在手中。

乌兰巴托1.png


傍晚,乌兰巴托的夜,是蓝色的。是草原与酒合唱的时光,傍晚的城市的灯光亮起,远处仍能望见草原的影子。

餐桌上,最常见的是Buuz(蒸肉包)与中式包子相似,却更朴实。

肉馅厚重,蒸汽中飘出浓郁的羊肉香。

男人们举杯,喝着Airag(马奶酒),微酸、微甜,带着草的香气。

马奶酒,那是草原的血液,也是一种自由的象征。

他们喝着笑着,谈起马、谈起天、谈起远方的亲人,那笑声里有豪情,也有岁月的柔软。

入夜后的草原非常寒冷,夜幕降临,温度会骤降。帐篷外寒风呼啸,帐篷内火炉正旺。

女人在搅拌锅里的Tsuivan(炒面),面条、羊肉、胡萝卜、土豆在铁锅中翻炒,

油香与柴火味混成一体。

乌兰巴托4.png


外面是极夜的冷寂,里面是热腾腾的烟火。这一锅饭,就是蒙古人的宇宙,它简朴、热烈、永不熄灭。

乌兰巴托的味道,是辽阔的,也是倔强的。它没有精致的花纹,却有力量的骨架。

在这里,食物不是享受,而是生存的信仰。羊肉的香,是风的味道。奶茶的咸,是家的气息,马奶酒的酸,是生命的野性。

这座城市教人,生活不在丰盛,而在热度,幸福不在形式,而在火光。

当风声掠过草原,当一锅羊肉汤在炉火上慢慢翻滚,你会懂得,世界再大,也不过一碗热汤的距离。

一城一味·乌兰巴托,在风与炊烟之间,吃出草原的辽阔。

乌兰巴托6.png


 

作者简介:张允遐,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合作作家,【滚滚红尘美利坚】作者。该书被中国各地图书馆和美国公共图书馆收藏。


浏览(163)
thumb_up(2)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