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潮州文化的古迹——旅行撷趣录217
发表时间:+-
韩愈(768—824),字退之,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不要迎奉佛骨,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今广东潮州市)。潮州当时是认为是“瘴疠之地”,等同流放。韩愈到潮州仅八个月,却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事:他见潮人常以鳄鱼为患,写下《祭鳄鱼文》,寓意以德化之。尤其是建立学校,鼓励士子读书,使当地文风渐盛,被视为岭南文化开端的重要推动者。今天潮州人遍布全世界建立了很大功业,与他当年打下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早在上世纪中学课本中就有韩愈的名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后来柯文哲还有他的《祭鳄鱼文》。
韩公祠,也称韩文公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笔架山韩江之滨,是为纪念韩愈而建的祠庙。韩公祠依山傍水,坐北朝南,整体为典型岭南祠庙格局。主要建筑有:大门牌坊:上书“文起八代之衰”匾额。前殿:供奉韩愈塑像,殿内悬挂历代文人题咏。正殿(大成殿):规模庄严,是祭祀和纪念的核心。碑廊:收藏宋、元、明、清以及近代名人题刻碑石。
韩公祠在韩江边,在韩公祠可以俯瞰韩江景色,










下到江边走过广济桥,可以到达广济门。步行仅十分钟左右。
广济桥是中国最早的启闭式桥梁,以“十八梭船二十四洲”闻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又名湘子桥。湘子即韩湘子,传说是韩愈的侄孙,因传说韩湘子曾在桥上吹笛度人得名。
广济门是潮州古城的东门,面向韩江,守护着进出广济桥的要冲。潮州古城最早始建于唐代乾符二年(875年),宋元明清均有修葺。古城墙环抱韩江之滨,形成一座军事与文化并重的岭南名城。






















潮州古城并不大,从广济门步行到位于潮州古城内的孔子庙,只要十多分钟。该庙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是岭南保存较好的孔庙之一。孔子庙前有一座小石桥,俗称“孔子庙桥”。






潮州开元寺全名“开元镇国禅寺”,始建于唐代,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寺庙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为祈国泰民安,下令各州建寺,潮州因此建成开元寺。宋元时期:寺庙规模扩展,成为岭南佛教重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