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赏析
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赏析
历代名家名词赏析之七十三
王能全

我思我在摄影
《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南宋】蒋捷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一个人,到了晚年不免回首风雨人生路,感系万千。然而,将几十年个人的悲欢与国家的兴亡交织在一起,浓缩于一首数十字的诗词之中,艺术臻美,思想厚重,古往今来,极为罕见!

蒋捷,生活在南宋与元易代之际,一生在沧桑变迁中度过,饱尝哀乐,流离颠沛。宋亡后,他保气节、不入仕。这首词以词题“听雨”为主线,按时间顺序,一时一地一景,记述他由少年、壮年到老年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心情,酣畅淋漓,荡气回肠。

上片追忆少年与中年。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歌楼上,轻歌曼舞,红烛幽暗,罗帐低垂,锦被温软,享受着衣食无忧、纵情欢娱的生活。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断雁”:失群的孤雁。乘一叶客舟,江阔云低,西风瑟瑟,寒雨潇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自己身如一只孤雁,风餐夜宿,浪迹江湖。

下片重笔书写当下老年。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一位白发稀疏的老翁,无处居住,只得棲寄于僧舍之下,孤苦伶仃。“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任凭台阶前的雨点从深夜滴到天明,冷风凄雨,悲凉绝望。“一任”:已对彻夜的风吹雨淋习以为常,以致麻木!“悲欢离合总无情”,抚今追昔,悲欢离合,人间无情,故国已亡,万念俱灰!

全词根据人生三个不同的年龄段,截取不同的象征性画面:少年“歌楼上”,壮年“客舟中”,老年 “僧庐下”;层次分明,又以“听雨”贯连其中,栩栩如生地写尽作者从荣华富贵到落魄潦倒的生活巨变,感慨平生,追怀故国,从而深切地抒发宋朝亡国的遗恨。一首词,短短十行,寥寥五十六字,作者娴熟地驾驭文学语言,凝练而又形象,内涵丰富,感情悲切,意境深远。它是蒋捷最经典的一首词,也是词史上的名篇。

本文取自作者的著作《词苑漫话–常用词牌及其历代佳作赏析》
此书已经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正式出版
文中图片均取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