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黑

注册日期:2023-07-23
访问总量:1179553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天上西藏:拉萨/纳木措湖


发表时间:+-

天上西藏:拉萨/纳木措湖


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65年9月1日。我们8/31从林芝到达拉萨,正逢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时。


中国共产党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中国发动的共产红色暴力革命,到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从北到南从东向西席卷中国大地,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红色革命浪潮赤化中国各地的基本模式是:军事胜利或者和平解放占领一块地方后,立即摧毁旧政权建立新政权,在农村迅速发动土地改革摧毁旧的经济制度,紧接着很快建立新的从互助组开始到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的经济制度。可是这一模式到西藏,就打了大大折扣。解放军取得军事胜利占领控制西藏后,仍保留原有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达8年之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西藏之特殊性。


1951年解放军18军进藏, 打了一个昌都战役,就停止了进军步伐。毛泽东派遣张经武到西藏边境亚东,把达赖请回拉萨,并签订了17条协议,18军部队才进入拉萨,所以西藏被称为和平解放。西藏自治区为什么等了14年,到了1965年9月1日才正式成立?因为西藏在1951年到1959年这个时期两个权力中心并存。根据和平解放西藏的17条协议,西藏不搞土地改革,原有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不变,尊重达赖的地位和权力。那段时间有进驻西藏取得军事绝对控制地位的解放军,和共产党的领导机构西藏工委,但西藏地方原有噶厦政权继续掌控行使政府权力。虽然后来成立了一个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但达赖是主任,班禅第一副主任,而共产党的代表张国华是第二副主任,而且那只是筹备性质机构,实际还是达赖噶厦政权和共产党西藏工委加解放军两个权力中心。1959年达赖出走,西藏噶厦政权被宣布解散,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取代噶厦政权,行使地方政府权力。以后西藏与内地一样发动土改成立人民公社。西藏实现了共产党一元化领导。因为有历史上从两个权力中心到一个权力中心的发展过程,所以西藏才会拖到了1965年9月1日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区。


大妹小妹夫妇7月到西藏,看见不少宣传标语,提醒我们8月31日到拉萨的行程可能会受到影响。网上也有不少有关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报道。60周年是大庆,习一定参加,据报道说拉萨许多街区会封路,布达拉宫会关门,我们也非常担心此事会影响我们的行程安排。以后因为北京93大阅兵,西藏的庆祝活动提前到8月21日举行,我们到达拉萨为8月31日,这时主要的庆祝活动已经完成,习也离开了拉萨,我们的旅游行程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点非常庆幸。


西藏旅游的特殊问题一个是入藏函,另外一个就是高反。


出发之前网上做了很多搜寻也询问过很多去过西藏旅游的亲友,对高反比较担心。 网上有人说;人过了70最好不要到西藏了。我们对此话很在心。网上也看到不少人在西藏发生高反的视频,看起来有点恐怖。我们的行程安排比较合理,它从海拔低的林芝开始,逐渐行进过渡到海拔高的拉萨日喀则,这对适应海拔确实有帮助。林芝旅游时,我和马嫂基本都还正常。林芝地区到达的最高海拔地区就是4700米的色季拉山口。导游扎西当时提醒我说:注意你太太,她的嘴唇开始发紫了。我观察马嫂的嘴唇确实有点发紫,可她在色季拉山口很活跃,穿了藏袍照了不少相片。到了拉萨的8月31号,游八角街,天黑后布达拉宫广场照相她一直非常兴奋,一切正常。


9月1号布达拉宫游结束,她就开始高反了。


以下是我9月3号在日喀则时,在亲友微信群里关于此事的报告:


“程老师(马嫂)高反了。


8月31号从3000米高的林芝到达3600米高的拉萨,一切正常,我们参观了八角街,大昭寺广场和布达拉宫广场,晚餐后入住酒店。


9月1号起床她感觉有些不舒服,主要是晚上没有睡好觉,早餐只吃了一点点。上午8点半参观布达拉宫,需要向上攀爬370多级台阶,她越来越感觉吃力,我陪着她一直落在团队后面,导游也随时过来观察我们。吃午餐时她完全没有食欲。下午安排参观大昭寺,她躺酒店休息。导游准备接她一起吃晚饭,她说完全没有胃口。我吃完晚饭回来,发现她脸色发黑,赶快打滴滴车送她去三甲自治区人民医院。经医生检查,她体温血压心跳正常只是血氧量低,安排吸氧1个半小时后,就恢复过来。回到旅馆吃了泡面🍜安然入睡。


9月2号去纳木错,到达5190米高那根拉山口念青唐古拉山观景台,她又开始高反,上厕所走路吃力。回到车上在导游帮助下,打开车上配备的医用氧气罐开始吸氧。到达纳木错湖景区,导游建议留在车上继续吸氧休息不要下车了,因为从景区入口到湖边,乘景区游览车单程需40分钟左右,下车后还要走上下坡路才能抵达湖边。她听从导游建议留在车上吸氧休息。


9月3号离开拉萨去日喀则路上,她状况还是不太好,听从导游建议,吃了美国医生开的抗高反药开始昏睡,午餐没吃什么东西。到达羊湖时,下车勉勉强强照了几张相后继续回车吸氧休息。到达卡诺拉冰川,她没有下车留在车上。午餐吃了一点点。晚餐后到日喀则酒店入住,睡前再次吃了一片美国抗高反药,马上入睡,深度睡眠一晚。早上起床基本恢复正常了。


今天西藏行程进入尾声,在日喀则看完三个寺庙后,明天返回拉萨,后天9月6号飞乌鲁木齐,开始新疆行程。


我深信高反主要来自基因。


我老爸1965年8月29号到过拉萨,参加自治区成立有关活动。我清楚记得老爸说过:“我下飞机后,吸了几口氧气就再也没有吸氧,完全没有问题,同机到达的好几个人一下飞机就被送进了医院。”


我两个妹妹今年六月游西藏,也没有高反问题。


我的西藏行也基本没有高反问题,能睡能吃没有头痛恶心胸闷气短。只是初到时有轻微的高反症状:说话过快走路过快需要多喘几口气。走路有时会有踩不稳的感觉。


看来马黑家基因里抗高反能力比较强。


程老师家人没有到过西藏。从程老师经历看,今后如果老程家有人来西藏旅游,对高反问题要小心。老程家基因里抗高反能力可能比较弱。


今天参观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亲眼看见一个比我们年轻的老太在我们面前高反倒下。那个老太有人搀扶着进入寺庙,刚走上高层台阶就失去知觉站不稳往下倒,,搀扶他的男子扶不住她高声喊叫帮忙,我还过去帮扶了一下,但她还是躺倒地上去了。她倒下时嘴上还戴着氧气呼吸器呼呼地响,人还在拼命呼吸但没有了知觉直往地上躺。我就纳闷了,既然到了需要吸氧的地步,为什么不好好在酒店休息非要来爬扎什伦布寺?从这个眼前发生的例子,我想到我们的导游扎西真好,那天在纳木错程老师原计划是想下车到纳木错湖边去拍照的,是扎西的一再劝告,她才没有去,如果她那天坚持要去,或许没事但也有可能就是今天扎什伦布寺看到的那个老太的下场,太可怕了!”


我在马嫂家微信群里发出的这个微信,弟弟们发表了不同看法。


马嫂小弟说:“大姐还是注意点好,你看孙子一直也没好好休息,加上从美国飞回来也没休息好,一定要注意安全,别硬撑着,实在不行就別旅游了,回来好好休息吧,岁数大了别把身体累垮了。”


马嫂大弟呼应说:“大姐,小弟的分析说的很对,我也觉的高反是一方面,另外以前的劳累和生病没有彻底的休息到位也有很大的影响。你一定要认真的对待。主要的地方都看了,后面还是多休息休息吧。”


听马嫂弟弟们这么一说,我知道我的基因说有点片面,就不敢吱声了。我想了想,马嫂高反的原因全面一点去分析,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她身体本身对高反的适应调节能力有欠缺,这应该是一个主要原因。其次出发西藏前,她带孙子被传染感冒,确实花了不短时间才刚刚恢复过来,而高反很容易被感冒触发加重。最后她自己不注意休息。到达拉萨的8月31号晚上她不好好睡觉,忙着整理照片发微信,我几次半夜醒来她都没有睡觉。在没有好好休息的状况下,9月1号早上就去爬比较艰难的布达拉宫,这应该也是可能高反的原因


高反的原因比较复杂,这次西藏行深有体会。


网上有人说爱锻炼的人容易高反,爱锻炼的人出发西藏前应该停止锻炼休息一个月,以防止高反发生。我不信这个邪,我们8月26号从北京飞西藏,8月15号我还在洛杉矶做强度比较大的锻炼。08/15/2025  锻炼日记:书包。西藏行程中我没有高反问题。我们7人旅游团中与我一样来自南加州的黎大姐也是一个健身发烧友,她出发前每天跳舞还做负重训练,也没有任何高反症状。


有一件事非常奇怪。我们随身携带了疫情期间买的血氧计,马嫂高反症状明显时,我们都测量过血氧,我们都是83,可我一点事也没有。一般的建议是:血氧不能低于90,低于90就需要送医院。把马嫂送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吸氧时,我都是快步去挂号快步去询问医生和急症室一些问题,急症室医生看我走得太快,几次对我说:慢点走慢点走。那天晚上我两次走出医院到附近大街上购买湿纸巾和泡面,也都是走得很块。那天白天爬布达拉宫时,走快了会大喘气,可当晚在医院在大街上快步走没有任何大喘气的感觉。


高反好像也与人出生长大之地的海拔关系不大。我小舅妈海拔较低的四川乐山人,她到了海拔1900米的昆明都会高反,可我们西藏旅游团中另外两家5人都来自海拔低的广州,他们都没有高反。他们5人中年龄最大的黎大姐状态还最好,超过我们所有人。


根据导游扎西的说法,高反对人的身体健康不是好事。他说西藏的人均寿命按地区比较,日喀则比拉萨短,而拉萨又比林芝短。长期海拔高地区生活的人,老年后肺部会出大的健康问题。西藏官员们退休后几乎大多会到成都买房子到那里过退休生活。他还告诉我们动物也会有高反,他家的小狗,带到成都生活几个月后回到拉萨,好几天萎靡不振,胃口不好,明显是高反问题


过去回国到昆明,老妈带着我到医院去看过病。这次带马嫂去自治区人民医院看病,没有人带完全靠我们自己。我们先到门口的急诊室检查,急诊检查首先要看身份证或者护照,急诊室检查完后,给了一个小纸条去挂号。排队花了16元人民币挂号。挂上号后又回到急诊室,从急诊室分诊到一个医生那里去确诊。医生经过诊断做了医疗处理意见后,再回到急症室,急症室要求到挂号缴费地方去预付医疗费用,再次排队缴纳了48元人民币医疗费用后,急诊室护士把马嫂领到吸氧室开始吸氧。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吸氧室位于一个长走廊里,大约有10来个吸氧室,每个吸氧室里可以有4个人吸氧。由此可以看出每天因为高反来到医院吸氧的病人不会少。整个医疗费用才64元人民币,不到10美元,有点出乎我意料。


从马嫂高反的经验看,美国医生开出的抗高反药还是有效的。出发前查询过美国抗高反药的副作用,发现副作用不少有所顾虑,就没有吃。其实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副作用只是一种统计学上的可能性,副作用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发生了作用可能强烈也可能微弱。我洛杉矶老朋友启对此有一个非常精辟的总结:“没有副作用的药就没有正作用”。对于一种药的副作用焦虑过多是不对的。美国的抗高反药应该出发到达海拔高地区前一天吃,马嫂已经在海拔高地区发生高反了,此时吃还管用吗?导游扎西建议我们吃,他说你们的美国医生了解你们的个人身体状况,吃美国医生开出的高反药不会有问题。马嫂吃了美国的高反药,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嗜睡,在日喀则吃下美国高反药深度睡眠一夜后,第二天就完全恢复正常了。所谓的副作用,可能正是药效发挥作用的证明。


拉萨


8月31号下午4点左右抵达拉萨。

Picture 50.jpg


我们从北京东路附近下车,往八角街方向走,街上挺热闹,各种小吃都有。


网络资料介绍,拉萨清真大寺又名合巴林清真寺,始建于1716年,由从巴基斯坦克什米尔抵达拉萨的穆斯林商人建造。寺初建时仅占地200平方米。1793年,穆斯林士兵进驻拉萨,清真寺进行了扩建。1959年,清真寺进行了修缮,形成了如今的面貌。目前清真寺总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

  

Picture 51.jpg


八角街


八角街紧靠清真寺的这条街被称为回民街,全是回民开的卖虫草等药材的药店。扎西说:在西藏挖虫草的全是藏族,但收购虫草贩卖虫草的全是回民。


Picture52.jpg


八角街街景


八廓街(别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城关区,是围绕大昭寺形成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街区始建于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最初为环绕大昭寺的转经道,现为由八廓东街、西街、南街和北街组成的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余米,包含35个街巷及199个居民大院,2009年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23年11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八廓街是一条单行道,在街上行走,必须和转经筒的旋转方向一致,即顺时针行走(右绕),街上也有许多信徒在五体投地地转经。

 

Picture53.jpg



Picture83.jpg

Picture54.jpg

大昭寺外景

Picture55.jpg

甥舅合盟碑


也被称为唐蕃会盟碑长庆会盟碑。于823年树立在大昭寺门前的一块石碑。纪念唐朝和吐蕃王朝两国的长庆会盟。当时正值唐与吐蕃双双衰败之际,为了各自集中精力应付国内严重危机,双方遂决定停止构兵。该碑被有关专家誉为 “目前亚洲最重要的铭文纪念碑” 。 


甥舅合盟碑当时总共立了3块,一块在拉萨大昭寺门口,一块在唐蕃交界处,第三块在唐朝京城长安。后面两块已经不复存在,唯有大昭寺这块保存完好。


Picture56.jpg


没有亭子罩住以前的样子:

Picture12.jpg


布达拉宫广场


8月31号傍晚,游览完八廓街吃过晚饭,导游带我们出发去布达拉宫看夜景。


8月31号傍晚7点半左右,我们到布达拉宫广场时天色比较暗,拍照光线不太好。

进入广场时,发现60周年庆祝活动搭建的主席台还没有撤除。团友中有人喊起来,TMD,那个台子还摆在前面没有撤,照出的相片多难看!导游扎西听到后有点紧张大声劝告说:拜托大家!拜托大家! 扎西需要这份工作养家糊口!扎西还需要在这里工作。大家马上安静了。

Picture82.jpg

布达拉宫


9月1号早上我们乘车前往布达拉宫,从停车场这个特别角度可以清楚看到,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几乎占据了整座山峰。


Picture81.jpg

Picture58.jpg

Picture66.jpg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殿宇巍峨,气势雄伟,充分体现了藏式建筑的特色。主楼高117.2米,东西长360米,南北宽140米,海拔高度3700多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根据布达拉宫导览图简介:“布达拉官坐落在海拨3700米的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公元7世纪30年代, 吐藩第33代赞普松赞干布迁都拉萨, 始建布达拉官为王宫。经过1300多年的历史, 布达拉宫形成了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 主楼红宫高达 115.7米, 具有官殿、灵塔殿、大殿、佛殿、经堂、庭院、回廊等诸多功能的巨型宫堡。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每一次旅游都会有每一次旅行的哇塞时刻。回顾13天的西藏旅游行程,心中的哇塞时刻就是9月1号早上近处看到布达拉宫的那一眼,白色红色黄色相间雄伟高耸的布达拉宫,蓝天白云之下展现眼前。那种特殊感受,过去所看到的任何一所宫殿建筑,没有哪一座可以与之相比。

 


Picture79.jpg


布达拉宫寺庙内禁止拍照,我们在行进途中抓拍留念。


以下石柱为纪念布达拉宫红宫落成而立。1690年(藏历铁马年)红宫动工。1693年(藏历水鸡年),红宫完工;同年藏历四月二十日红宫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并在宫前立无字石碑一座以示纪念。


Picture84.jpg

特别重要人物的通道。据说重要人物不用爬台阶,可以乘坐车直达此处,从此处登顶就很容易了。

Picture60.jpg

白宫:


白宫是“人间”,工作和生活之地,历代达赖喇嘛居住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地方。

Picture63.jpg

红宫:

红宫是“天上”,敬神和拜佛之地,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

Picture85.jpg

从布达拉宫高处看拉萨:

Picture62.jpg

大昭寺


9月1号上午游览布达拉宫,下午游览大昭寺


导游扎西告诉我们,从这扇门进去后就不可以拍照了。


Picture80.jpg

大昭寺是藏传佛教信徒朝拜的终点,是名副其实的藏传佛教圣地和中心,拥有极其崇高而圣洁的地位。


藏族人民有 “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 之说。大昭寺始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据说当地原为一座湖泊,但在松赞干布的努力之下,将它填平建为寺院。之后寺院经历代重新扩建,目前占地25100余平方米。寺内供奉唐朝文成公主带去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


大昭寺建造在一个湖泊上,这可不是传说。据导游扎西说,他小时候在大昭寺里学习过。他带领我们到了大昭寺里的一扇小门前,他说小时曾经跟随师父从这里进去,一直下到湖边做法事。

 

Picture64.jpg


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厦”的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 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2000年,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导游扎西说,从前每年一次,全藏区包括青海甘肃云南所有藏传佛教教派的活佛大喇叭都会云集于大昭寺此地,聆听达赖发表讲话。照片中的二楼金色亭子就是达赖发表讲话的地方。我问扎西达赖讲些什么?工作总结报告吗?扎西回答:不是工作总结报告,而是表达祝福祈愿。

 

Picture65.jpg


Picture86.jpg

纳木错湖


9月2号从拉萨去纳木错湖。


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是前往纳木错的必经之地,也是整个旅程中海拔最高的地点。这里建有观景平台,上面挂满了经幡。站在那根拉垭口,可以远眺纳木错湖。马嫂强忍高反不适坚持下车照了此像。

Picture69.jpg

山下就是纳木错湖

Picture68.jpg

纳木错景区进口:


Picture70.jpg


因为前一天出现高反症状,导游扎西格外关注马嫂的状况,在车上他给马嫂介绍情况,纳木错海拔4718米,比拉萨高1000多米,景区车来回运行要一个小时左右,下车后到湖边还需要下坡上坡步行一段路,为了你的健康安全,是不是留在车上比较好。马嫂接受了他的专业建议。留在车上吸氧休息。


Picture71.jpg



纳木错藏语意为: 天湖, 是藏区三大圣湖之一。纳木错位于藏北高原的那曲地区,面积辽阔,是除青海湖外的国内第二大咸水湖。湖的西南岸连绵不绝的雪山是念青唐古拉山。


纳木错的湖面海拔为 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这里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少,含氧量相当于海平面的59%,比拉萨还低。纳木错是个古老的湖泊,测量结果显示中心湖区湖底沉积物厚度超过800m,初步估计其底部年龄可达一百万年。


纳木错是著名的朝圣地,每逢藏历羊年,有数以万计的信徒不畏长途跋涉到这里朝拜。

 

Picture72.jpg

Picture73.jpg

Picture75.jpg

纳木措湖边的白牦牛,据说西藏文化中白牦牛是吉祥之动物。

Picture76.jpg

Picture77.jpg

Picture78.jpg

相关链接:


天上西藏:林芝 (2)

天上西藏:林芝 (1)

 

浏览(456)
thumb_up(6)
评论(22)
  • 当前共有22条评论
  • 马黑 回复 雪の下アナトー草

    我们到达林芝到达拉萨后的第一天也都没有洗澡。第二天就开始洗澡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马黑 回复 雪の下アナトー草

    你这个小号名字什么语言?

    屏蔽 举报回复
  • 马黑 回复 雪の下アナトー草

    我那时还以为绛珠草是西藏高原的一种植物,查询后才知道完全不搭界。

    屏蔽 举报回复
  • 雪の下アナトー草

    我在拉萨适应几天后,有洗澡,都没问题。

    屏蔽 举报回复
  • 雪の下アナトー草

    刚刚在编辑我的小号,用这个号回复你了,对,这也是我

    屏蔽 举报回复
  • 雪の下アナトー草

    寺庙一般不能拍照,那时候布达拉宫范围大,基本可以拍,只要不是在敬拜的时候和区域。现在肯定严格了。

    虽然那时候我的工钱比较多,但基本上都花光光,主要当然是旅游。

    网名对的呀,温哥华就是雪山下,市区都能看到snow cap mountains. 有时间来玩。牧人大哥来住了一年半,还参加了我们的龙舟队,还幸运地得了金牌银牌。


    屏蔽 举报回复
  • 马黑 回复 巴黎老高

    更正:


    到达拉萨那天08/31我们都不敢洗澡,高反发生在09/01


    屏蔽 举报回复
  • 马黑 回复 雪山下的绛珠草

    去看了,你有一个系列,有空回头细读。

    我第一次见到你的网名,还以为你来自西藏或者至少是来自有雪山的地方。

    屏蔽 举报回复
  • 马黑 回复 雪山下的绛珠草

    你厉害!想起来了,你那时在香港工作属于那个时代的高工资,内地物价肯定感觉便宜。绝大数寺庙都不可以拍照,日喀则有的寺庙交钱后可以拍照。目前的八角街确实很现代很洋气。我想象中,也喜欢那时的八角街,只是不能回去体验了。小包氧气不太管用,医用氧气非常见效,马嫂吸了感觉好很多。我有祖祖辈辈生于长于海拔1900米高昆明老乡,到了西藏高反被干倒。还有当年去西藏可以喝酒而不会高反的大学同学,而今去2200米的西宁都会高反。是的,马嫂听了导游的话,非常明智之举。她开始还说:我不下去看纳木错那我不就白来了吗?

    屏蔽 举报回复
  • 马黑 回复 巴黎老高

    纳木错属于那曲了,藏北高原指的是那曲和阿里,都是西藏海拔最高之地。

    我随大流骑白牦牛。同行团友都骑,我跟着也骑。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