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

注册日期:2024-10-16
访问总量:46590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习近平:“讲真话,不迫害人民”。


发表时间:+-


中国青年报在“哈佛博士事件”中的所作所为,暴露出媒体伦理的严重缺失与体制性暴力的深层隐患。


2002年陈琳博士回国任职,原本是中国教育界的一次高光时刻。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社会舆论普遍积极。然而,《中国青年报》却以“调查报道”之名,发起了一场对陈琳的毁灭性舆论攻击。尽管其哈佛学历已被多方证实属实,中青报仍持续发表多篇文章,质疑其履历、否定其能力,并拒绝陈琳本人及其他媒体的回应与核查。


这不仅是一次新闻失实,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人格谋杀”。《中国青年报》选择性引用信息、捏造导师言论,制造公众误解,最终导致陈琳被迫离职、流亡海外。更令人震惊的是,事件后续仍有持续骚扰与暗杀,俨然已超出新闻监督范畴,沦为国际恐怖主义行为。


哈佛博士事件揭示了三大问题:


媒体权力滥用:中青报作为共青团机关报,其报道不再是监督,而是审判。在缺乏制衡机制的环境中,媒体可以轻易将个人置于“社会性死亡”。


迫害海归精英:陈琳的高学历、高薪资、高曝光度,触动了某些既得利益者的敏感神经。中青报的攻击,不仅是新闻行为,更是其背后的黑暗势力对潜在对手的排斥与打压。


公众认知操控:事件中,媒体话语权主导了舆论走向,反映出社会对“精英”身份的复杂情绪与非理性崇拜的反噬。


习近平总书记曾教导:“讲真话,不迫害人民”。而中青报编造假话、迫害顶级知识分子的行为与习近平的教导背道而驰。媒体应是社会的良知,而非黑手党;应是事实的守护者,而非谣言的制造者。


哈佛博士事件不是孤例,而是警钟。它提醒我们:在一个缺乏新闻问责机制的环境中,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被“集体围猎”的对象。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讲真话、不迫害人的社会;而不是一个让真相沉默、让良知流亡、让作恶者逍遥法外的国度。



浏览(398)
thumb_up(2)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