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步多伦多

注册日期:2010-09-21
访问总量:97749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牛导中秋怀旧:武汉~沉重的羞耻感


发表时间:+-

【牛导 向您报到】

4月中下旬,牛导经历了多伦多生活“杜绝小概率风险”的股市翻船事件,导致牛导严重精神疾病。后来,上帝慈悲,股市回稳,上帝还多给了3张飞机票;为治疗精神疾病{不属于多伦多免费范围},被精神疾病女医生要求卖掉1张机票请她4次周末午餐作为治疗费,另外2张机票外出康复旅游。中秋前恢复正常,返回多伦多,特此报告。

*************

_00-1-孙中山铜像-多伦多唐人街-.jpg

牛导 中秋怀旧武汉~沉重的羞耻感

(一)

本月(10月)6~13日是我们多伦多华人最重要的一个周:

10月6日是我们巍巍大中华的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 

10月13日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 多伦多 仅次于 圣诞节的最大传统节日:除了其他传统文化意义之外,是多伦多人最爱的“金秋赏枫”最美时节{实现程度取决于上帝,著名的有阿岗昆、红河谷公园等};还是多伦多人最爱的春夏秋野外~户外活动进入冬季{淡季}的标志点;也预示着一年一度的节假季的开端、、、

牛导一介“大陆农村部落”走出的机械生,对文史哲艺体音书画雕等非工科类知识,基本是一塌糊涂:儿少青时期均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但基本源限于“日常生活+家庭影响”。牛导出生成长的湖北老家,传统节日,当然 春节~元宵 第一端午第二{开启欢快夏天标志点},然后就是“盛大中秋节”!享受秋收丰收+秋高气爽-大别山美好天气{这一点与西方感恩节有异曲同工之妙}!但,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基本没概念,偶尔听说或文本上读到而已。不怕您笑话,对99.9%读书人都朗朗上口的“独在异乡为异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小时候,一直以为写的是“中秋节”,还望文生义“湖北九头鸟小聪明”地以为王维家乡是“山东省”{实为 山西蒲州,因王维当时正在長安应考,即蒲州在西岳华山的东面}。

清明节牛导小时候的老家,好像是大人的事:祭祖祭亲嘛,小孩不太上心,最多跟着大人玩个混混。

大学毕业,牛导被分配到大中华瑰宝之地~汉中,成为标准的“身在异乡为异客”,对这些传统习俗事务,比较清风云淡。真正参与“家庭传统事务”,还是调回武汉以后:因为我是家族乡下部落{祖父母+我们家+叔父家}的长子{老家话是“老大,大儿子”}。武汉城里部分是伯父家庭,2位武汉堂兄+3位堂姐均比我大,所以,我就义不容辞地成为“城乡家族”传统事务的参与者,至少“酒席花费”要包圆or大部分。

(二)

牛导的“大陆 人生态度+生活轨迹设计”,是自己运用“初中几何解题法~倒推法”【从要论证的命题-反推回必须的‘先决条件’=现实条件】,得出:要避免小时候“茅厕洞毛泽东”时代 饥寒交迫 无医无药 生死线上挣扎煎熬的“农村部落”生存状况,必须:

(1)向权利靠拢,尤其“实权+权利中心”;

(2)想“确保父母温饱 首先自己不能倒”:这样,在自己不生死挣扎的状况下,还能确保辛劳前半辈子的父母的养老。

{注:“泽”湖北发音:ce“厕”:茅厕洞,蒋厕冥~江泽民}

这时,“几乎害死了牛导农村儿童小命=生死挣扎”的上帝,突然伸出了“橄榄枝”:

居然出现机关文职报名竞争考试的天赐契机:

因为正处“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启动改开年代:什么 党政分开 科技重生 提高经济 顾及民生 民主选举 竞争上岗 、、、轰轰隆隆 吹绿中华大地。非市委级党务系统一律裁撤,只留下必备人员,改挂牌“党委工作部”】当然,肯定不是 国内外老少粉红“文革农盲思维”怼呛的那样:如何“富裕资本主义+空想共产主义”,也不是“枉唬人”的复旦-唱响经济论。】

但:起码是抱着“爱国爱民 利国利民 改革开放 中华重生”的政治思想管理国家。

“文职竞争考试”也是政治管理之所需:以前基本被纯文科生承包,但大量事务“不属于纯文科”,而是涵盖其他很多领域或专业,所以,应该是“文科为基础,多专业介入”。

牛导就抱着“人生要敢于尝试”的人生态度去实现自己的“人生轨迹设计”,就报名参加“竞争考试”。首先是 政审合格+文凭通过{文革前 or 改开后},然后才能参加“竞考”3部分:

文科基础{以写作为主},专业基础,面试{以朗读+答问为主}。就此,牛导进入了“机关文职”岗位。

(三)

引入“竞考”后,“机关文职”人员就成为“混合式”:一部分是以前“纯组织选拔”式,我们这部分是“竞考”式。老实坦白,牛导对这些机关人事关系只知道一个大概,一是每天上班紧张兮兮无暇顾及:正常上班时间前要把当日事务提前准备好:及时放到领导办公桌上:不提前上岗肯定不行。上班时间里里外外忙前忙后脚不点地、、、下班后常常有接待任务:陪餐+卡啦OK等。加之,牛导有“自己不能倒”的人生理念:就在“为人处世-死守农娃憨厚、杜绝情色、绝不贪财”3方面严格践行。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也算一路顺风+风调雨顺+收支平衡 =波澜不惊。

突然,有天午餐时听到:“党务系统”一位“女文职”自己强烈要求调出机关,去报社当女记者了!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对于年轻人来说,国内机关文职岗位属于“炙手可热”型,加之女生属于稀缺产品。

对那位“女文科生-女文职”,牛导只是“点头之交”,偶有工作交集,严谨礼貌+公事公办+保持距离{男女有别-避开揩油女生嫌疑}。一来“党务系统”是“政治挂帅”,牛导祖父属于“解放前武汉黑社会头目”被遣送回老家{带着当时未成年的我父亲+我叔父}:一直是让牛导少青年时期战战兢兢的“政审痛点”;其时伯父刚成年且参加码头工人工会,就走上了“出生不由己-道路可选择”的革命路一条。二来牛导机械生,在带文科性质的岗位,先天不足=心有余悸+胆战心惊!生怕遇到“挑战者 or 挑衅者”!因此,牛导对离开机关的“女文科生-女文职”知之甚少,但她成为机关暗下议论的中心人物后,她的“主要背景+隐私”就非正式地广为流传了:

该女生进入机关,与其家庭背景+个人能力关联甚密:家庭背景:其父,文革前大学毕业生,改开后乃武汉文化界{文科}名人。

机关文职工作期间,牛导有位“文科靠山”~陈老师,他祖祖辈辈武汉文化界名门世家,陈老师生不逢时,文革期间下放到牛导农村乡下,成为当地小学老师。虽然陈老师是{文革后}改开时期的“电大生”,但家学渊源,加之个性酷爱求学,所以文科基础+书画雕刻都出类拔萃,令人称羡!实属“文革生{工农兵大学生} + 类文革生{5大生:职大 电大、、、}”中异类+杰出者。牛导调到武汉后,就跟陈老师成为“忘年交”,虽家庭出生+个人成长都相差甚远,但志趣品德个性均投缘,故交谈甚欢温馨浓郁。

牛导进入机关文职岗位后,常常接触“非工科”{文科文史类},遇到难点就求教陈老师救急!比如,上级领导来汉视察,发表讲话,很少有“由其身边文稿写手”提供讲话稿,大多数时候我都是在听众席前排边听边速记,散会后,让打字室打印+印发{那时没有现在这样电脑-电子发达科技,靠四通打字机}。

这就常常出现“口齿不清 or 口音不同”,尤其 引用“诗词、典故等”属于牛导无知范围,牛导就急猴猴去求助“陈老师”。当时互联网极其原始有限,查阅资料知识,极其费力费事费时;不像现在,万事万物,上网一勾{ = Google,勾勾},远近暴晒,无所遁形。【陈老师也是学问+经济两不误:贩卖自己书画,尤其雕刻作品,还专门跑到新疆搞正宗“和田玉”,常常一幅作品卖20多万,扣除中间环节“抽头 佣金 回扣 业务费 经纪费 中介费” commission,brokerage,一般落袋15万左右】。

但有时候,文科问题属于“小问题”,牛导也偶尔会请教在现场的“女文科生-女文职”,她也从不像别的女文科生那样,即使帮你,也先翻个白眼or耻笑糟鄙你一下,总是老师般严谨诚恳讲解,往往牛导以为得道离开后,女生觉得有没讲到或不透彻之处会紧紧追赶牛导悄声补课,对此就特别让牛导感动,女文科生真是家学渊源治学严谨啊。

(四)

流言嘛,具流动性,流来时一阵风,飘忽几个回旋镖,然后就飘散了,风走了。机关里的口耳相传又被别的流言占领了,我也几乎不记得那位“女文科生-女文职”了。

哪知,一天从宾馆“写作+休息室”{写作需要安静思考,吃喝躺卧适意,就让系统宾馆开辟一个角落房}出来,骑自行车去办公室途中,只看见一个女生背影,加之牛导成为“机关文职人员”后似乎脑壳很少有闲暇不转的,没注意就过去了。哪知那女生在我背后冲着我叫唤起来了:“哟哟哟,这人走茶凉,还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啊,天下乌鸦一般黑,世上男人一样球,没一个好东西、、、”

牛导听声音才知道是“女文科生-女文职”,就赶紧摔腿下车,回推到女生跟前,道歉+寒暄问候,才知道她是故意在这里等候的。牛导属于农娃到城里拱白菜的,最怕同事熟人给戴上“忘恩负义 人走茶凉”之类名声,加之那天的日程是“写作”,可以自主事务与日程,到时有稿交就行了,就客气邀请女生,有时间的话,去个餐馆聊聊,女生喜出望外地说,“好哇,反正我没带钱”。就这样2人去到附近一家偏僻餐馆,选了一个适合聊天的位置。

因为“女文科生-女文职”先前是从报社选调去的机关,现在重返报社,就不存在“适应不适应”的问题,这样闲谝难度就大了一些,牛导干瘪客套地讨好女生:“以后有什么事要吩咐的,直接电话我,我不在办公室就让接话员转告我,肯定及时有效地完成上级任务!”女生:“这可是你说的,男子汉大豆腐,可别失信啊。”牛导:“哪能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能办速办之,不能坦告知。”

(五)

就这样无话找话,聊七聊八,不知怎么扯到了她离职的事情上面,只信口寒暄地问了一句“无缘无故怎么就离开机关。”女生脸色沉重起来,几次欲言又止,最终嘱咐牛导道:“这是咱两纯私密聊天,你可别漏风出去啊,那样搞不好会害了我,或害了你。”牛导回答说,我你还不了解,农娃嘴 = 紧开口慢开言。

女生:“绝大多数人了解不了我的感受,每天上班至少8小时,真是比精神病还精神病,我快被逼疯了、、、”

女生说她爸爸与“陈老师”爸爸属于挚友一类:讲究学问满腹经纶,讲究人格严守底线严尊道德人伦,讲究社交为人处世严谨理性礼信,故不涉足官场,又衣食富足。“陈老师”爸爸属于“民国后期”中华知识分子,女生爸爸是文革前知识分子,文革期间都受到过大的冲击,故都对“大陆文革”厌恶恐惧,讨嫌之至,都认为是“茅厕洞毛泽东”砸断中华文化脊梁最狠毒最残忍的一击,也是对中国人民最大的一笔古今中外旷世血债:武汉文革百万雄狮师,重庆“文革万人坑~坟墓”等等,直接或间接杀戮,完全与“三年自然灾害 饿死4千万大陆人”不相伯仲。

她老爸说,饿死几千万人,当然是反人性反人类反中华民族的希特勒-斯大林-齐奥塞斯库级坏人,但缓以20~30年改正,人口量还能恢复回来。而砸断中华民族文化脊梁,没有20~30代人,难以恢复回来。因为“茅厕洞毛泽东”洗脑训化驯服了1~3代人脑袋,它会绵延后传,余音袅袅,阴魂不散,远不是“人口物理概念”那么简单。

文革遗毒,对牛导这样文革尾期【主要标志是 大别山出生的林副统帅摔死在温度尔汗】懂事成长的一茬人而言,中毒肯定是难免的:小时候村庄里墙上的文革口号:

“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不愿做奴隶的韭菜”{国际歌},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砸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

“打倒帝修反!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还有没完没了的文革课文,毛泽东选集,文革歌曲、、、

直到牛导大学毕业,已经文革多少年过去了,但分配到汉中后,一次陪同领导拜访祖国名胜古迹 {游山玩水},我们专车司机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侦查连长,看到我们对汉中的古迹{张良庙等}很感兴趣,一时兴起表现自己,拉我们去参观“邓小平 大女儿邓楠 下放到 汉中 高台子{or 高寨子}”参观:村子墙上仍然是满满的文革口号,加上“农业学大寨”之流,可见大陆偏远农村和山区,几十年难以改观,对一代又一代新娃娃就是 潜移默化,耳濡目染( ěr rú mù rǎn 濡:沾湿;染:沾染) 、、、

牛导小心翼翼地作“难以理解”式询问,因为她的那位领导还是公认的“好私德好性格 自动洗涤文革”的文革生,才被破格提拔的。【牛导在大学时,听高年级同学说,大学经历过“把工农兵大学生赶下讲台~赶出大学校园~清洗教职员工队伍”的过程,但仍然有各种背景的遗孤遗留遗迹遗痕遗毒,比如 陈云的儿子等。其他行业也进行了“清理三种人”。】

女生说,只是相比而言有差别,但完全“洗心革面-脱胎换骨”是不可能的,比如,文革生的知识范围就框死在小学未毕业{文革期间停课停学-关闭学校,文革后期才恢复为 工农兵大学生},思维定式和说话习惯,言谈举止一举一动,跟“湖北九头鸟中的低痞层上海特点”几乎是一模一样:

狡嘴 + 犟嘴 = 嘴硬!

撒谎 + 圆谎 = 谎辩!!

他们怎么可能与“科学{自然科学 & 社会科学}思维结构 逻辑严谨”沾边。

女文科生说,“你完全体会不到我每天上班10小时是怎么克服那种糟心呕吐-头昏目眩的精神折磨、、、”实在扛不住这种“沉重的羞耻感”,只有一条出路:默默离开。

(六)结尾

现在怀旧与女文科生的那次武汉餐叙,让我回想起一位武汉名人,前武汉市委书记,文革知青,改开后确实思想上~学习上 比较上进,对改开后的武汉建设,是有贡献的,被提拔到担任云南省委书记,就一直公开场合靠拿小本本回答问题,多次公开讲话中把云南简称“滇”读作 争~真、、、

记得14年前(2011年),《健步多伦多》团队周末 Hike 多伦多最南端-鸟岛-鸟类天堂:途中大家聊起 大陆改开 温家宝文革预言{改开会被“回潮文革”葬送},因为 文革前大学生 会被时光机器带离社会主导层,文革生就会卷土重来,成为“社会主导”。当时牛导“九头鸟小聪明”发作,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融算法:得出:至少需要25年{即 2036年},文革主载体才会式微,但 到时能否开启“彻底洗刷荡涤文革”,则仍未可知。

也就是说,其间的大陆政治形态、社会生态,会由文革主导不同比重:三分之二?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记得那次 Hike,有 多伦多房地产专家 胡哥和他的好朋友,有 上海名校教授转为华尔街投资成功人士,每周末夫妇从纽约开车抵达多伦多,夜间处理商务,因喜欢户外活动就白天跟牛导团队健步说笑、、、】

牛导亲身经历的武汉时期,“文革生”中“没有完全丧失人性”的那部分,虽然也是生不逢时被迫成为受害者,但也同时 被迫成为“茅厕洞毛泽东 丧失人性 邪恶残忍恶毒”的不同程度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这是难以逆转的客观事实。更不用说那些“基因级坏人”{不可教育好不可救药}部分,适逢“茅厕洞毛泽东 丧失人性 邪恶残忍恶毒”,二者重叠搅合交错紧握,就成为“死不改悔的骨子里坏种”{比如 武汉-华中电力报编辑 李光满:2021年依然成为 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大字报 名人红人:红遍祖国大江南北}。

难道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宿命吗,现在是5000年中华文明了,再过5000年,会恢复真正的中国人性吗,会虔诚尊崇“科学技术 + 社会科学”吗,会吸纳真正的世界文明吧、、、

***********

*全文完 ~下期再给您汇报*

**************

浏览(154)
thumb_up(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