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是富人最大的资产吗?
网络经销商老张半夜爬起来感觉有点饿了于是点了一份外卖。他通过与电信公司赵总合作生意红火。
送餐骑手小王接单送货后也想吃点东西,于是就用送外卖拿到的小钱在深夜街头地摊上买了一碗馄饨充饥。
早上,馄饨摊摊主老李把当晚卖馄饨的钱递给儿子去交了手机话费。
财产不断增长的电信公司赵总出门上班,这天上午他要和网络合作伙伴老张再洽谈一个新的互利项目……
在以上这条虚拟的闭环式供需服务链上,人人都在通过利他的劳动和交换成就着自己更好的生活。
售卖和购买产品和服务是一个自由市场社会正常的经济生态,大家互为“资产”。说“富人最大的资产不是金钱而是穷人”这话是片面的和有失偏颇的。
资产本身没有原罪。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的资产都不是罪恶的化身。富人和穷人更不是天然的敌对关系。
资产的正当性不取决于其数量的多寡,不取决于它的存在形式,也不取决于谁是它的拥有者,而是取决于资产来源的正当性。不正当的资产来源即便是一分钱也沾染着罪恶的味道。
社会贫富严重的两极分化才是有关资产流向的核心问题,这一现象多数是不公平的分配制度造成的,换言之,穷人之所以世代贫穷皆源于人为的设计,是一种制度性原罪喂养出来的“乱世妖孽”。当权力不受制约、少数权贵的贪婪得不到有效遏制时,他们为了无限量占有社会财富以填充其奢靡无度的欲壑,必然会不断地榨取穷人血汗。
少数人的极端富有和多数人的严重贫困需要合理的制度设计予以干预和调节,这样才能避免产生社会动荡。
一个比较理想型的社会形态既不是一个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社会,也绝非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平均主义大锅饭必然沦为普遍的贫穷,这已经有诸多乌托邦实验失败的案例在前,证明是一种完败的社会治理模式。
贫富差距的存在是一个自由经济的社会常态,但贫富悬殊两极严重分化是一个社会的畸态。
在一个正常社会里,所有人都会依靠勤奋努力的劳动创造获得自己的生活。其中更有能力的人进入更富有的阶层,通过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成为主导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作为国民主体的多数人能够自食其力过上中高品质的生活;少数能力不足的弱势群体,通过享受国家平衡财富的制度设计获得与大众相当的免于匮乏的体面生活。
实现这一较为理想型社会的路径必然有着一个被公认的平衡财富的社会机制,即向富人征收比普通人更多的税负来充实国库并用以发展国民福利,包括减少劳动工时,提升教育、医疗、养老和住房等社会保障与福利水平,使全体国民都能获得物质丰富精神充实的有尊严的生活。
对于少数富人的较高征税准则需要以确保富人与普通国民有相对较大的财富差距为前提,使富人拥有比较满意的劳动所得和加倍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动力,让社会精英可以从不断进取中获取更多的回报来实现他们更理想的生活目标,特别是不伤害其创造财富的积极性,维护其作为国民榜样的价值。
北欧一些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上述社会发展目标。但这些“福利国家”也在面临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是自由竞争动力疲弱造成的社会资源积累不足,后劲乏力。这表明他们的平衡财富的制度设计仍有待完善,需要进一步优化机制以激发社会创造性工作的更大活力。然而无论如何,到目前为止这种社会治理模式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治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