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国际会议记忆(再续)
发表时间:+-
这次书法大会分两部分,先是论文宣讲,然后书法展示和自由挥毫。
有趣的是,国内几位教授挥毫时即刻就能辨认出他们来自哪里出自谁家。
南京的这位写的是魏天池体。北京的一位写的是欧阳中石体。
我当时心里想,怎么会这样?学生一定要学老师的书体吗?
何况北京的那位教授年龄已经很大了,依然写他上级领导的书体。
话说回来,我也曾经想学郭子绪老师的字,但是无从下手。而且我注意到一些声称郭子绪的入室弟子们也没有摸到门路。
郭子绪的字是修炼参悟的结果,也是修炼参悟的行为,没有设计,没有意在笔先,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是难以用语言传达的。所谓“伊尹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
当初跟郭老师学书法,他教我们张迁碑。而我那时很喜欢郑文公,因此上课时我也向老师请教郑文公,并得到老师的指点和示范。
祝遂之没有去展厅,但我早知道他是学沙孟海的。五虎将中还有一位朱关田也是学沙孟海的,不过变形很大。
另外南京的那位书法教授聊起魏天池时,崇拜之情溢于言表,说他在江苏书法界的威望如何的高,势力如何的大。
魏天池后来获得了书法终身成就奖。但我感觉他的书法霸气十足,而缺少一点文雅气或书卷气。
最近央视首次推出两位书法大师:魏天池和张海。
魏天池是孙晓云的贵人,而孙晓云是现任书协主席,不难想象情理之中。
张海的字,见仁见智,非所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