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

注册日期:2024-10-16
访问总量:46590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从一篇关于胡风的博文谈起


发表时间:+-

从一篇关于胡风的博文谈起


沙莎


版上有一博文,称当年批评胡风的一批文人是“无耻的顶峰”。这一表述虽充满道德义愤,但显然混淆了基本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分析。更令人担忧的是,类似的情绪化定性,往往掩盖了当下更深、更黑暗的现实。


首先,批评胡风的那一批文人是否“无耻”,应回到历史语境中判断。不可否认,彼时文坛中确有顺势而为、落井下石者;但更大一部分人,是基于意识形态或文艺观点的不同,公开发表意见,立场虽有偏激,但基本上仍在允许辩论与反驳的公共舆论框架中运作。这种做法,与今日一些不容置喙、封锁声音的打压行为相比,尚有底线与体面可言。


而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中国共青团中国青年报的媒体暴力机制。他们对哈佛博士的攻击,并非“意见分歧”,而是赤裸裸的捏造事实与污蔑人格。他们公然编造一系列不实指控,不允许受害人发声,不允许独立媒体介入核查, 致使陈博士身败名裂,社会性死亡。其卑劣罪恶程度,远远超过了“胡风事件”中的那批文人。


更为骇人的是,陈琳博士不止一次面临生命威胁, 曼哈顿谋杀未遂后,更多的袭击可能正在筹划中。这已非文字打压的层面,而是彻头彻尾的暴力迫害。相比之下,胡风虽历经政治整肃,但最终得以寿终正寝,而陈博士的命运仍在未知之中。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把批评胡风的人称作“无耻的顶峰”,未免显得轻重倒置、眼界狭窄。真正的“无耻与邪恶的顶峰”,是利用国家机器之名,操控媒体、封锁真相、动用暴力的中国共青团中国青年报和它背后的势力。


历史应该被反思,但不能被错读。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对过去的愤怒,而忽略了当下的黑暗,尤其是当黑暗变得更深、更冷、更不容置疑的时候。





浏览(179)
thumb_up(1)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