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识字:手与毛
发表时间:+-
手字的演变
毛字的演变
从左至右:金文,大篆,小篆,隶书
手
芦苇
手的拼音: Shou3;
毛的拼音: Mao3.
教师家长指南
金文:手,一只打开的手,手臂和手指走向略带S形。毛,有分叉,显然不是动物的毛,像是植物,比如芦苇上的绒毛。草秆和上面的细毛走向略带反S形。这种细腻的差别说明祖先在造字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尽量做到不同的字有区别。
大篆:手与金文相似,仍然是S形走向。毛与金文也相似,反S形走向。
小篆:手与大篆相似,但是反F形,下面的弧形消失了。毛与大篆相似,但上面的转折出现钝角,不圆转,这非常罕见,因为小篆强调的就是圆转。
隶书:手的上面原来是连续的弧线,变成了一撇,加竖勾,成了两笔。象形被破坏。毛的上面也一样,连续弧线消失,变成上面一撇,接竖弯钩,失去象形。
博主的题外话
我第一次解析“手”字的时候,还没有见过“毛”字。我以为手字的镜面也是手,就像左手与右手一样。于是我作了一幅象形书法《手牵手》
但后来在解析”毛“字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作的其实是”手牵毛“。还好没有别人知道(已经有很多人看过),我赶紧重新做了一幅《手牵手》
总算没有闹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