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录

注册日期:2023-10-24
访问总量:44256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Andrew Jackson 和纳什威尔(3)爱决斗的粗鲁人


发表时间:+-

爱决斗(Duel)的粗鲁人


许多人认为在当选为美国第七届总统之前,安德鲁·杰克逊曾参加过上百场决斗(Duel),上百场这个数字实在夸张,大有水分。杰克逊虽然鼓励他人靠武力决胜负,也曾主动发出决斗挑战,并多次担任他人决斗的“副手”(second,即助手或见证人)。但事实上,他只是两场真正决斗的“主角”,其中一次要了对方的性命。

源于欧洲的决斗盛行于中世纪时期的贵族和骑士之中。贵族和骑士们通过单挑来捍卫自己的荣誉。而“荣誉”可以理解为声望或名誉。 ”绅士”们如果认为对方直接或间接地冒犯了自己,他们就采取下战书,跟对方约架的方式来挽回荣誉。

当时的欧洲人普遍认为,光荣地在决斗中死去总比带着耻辱活着要好,”好死不如赖活”是升斗小民的生存之道,不符合绅士们的高尚气度。有时参加决斗不需要挽袖子下场,仅仅通过表现出面对死亡的勇气就足以维护荣誉;但通常,决斗就是为了不要命地打一架而“获得满足”(gain satisfaction),而不是虚张声势,所以决斗常常有生命危险。

决斗本属于“绅士”的行为,只有地位高的人被认为拥有“荣誉”。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的决斗被视为不合规矩。如果一位绅士被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挑战,他可以选择无视,或用手杖或牛皮鞭惩罚对方。

然而,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美国,决斗逐渐扩展到其他社会阶层,同时对既定规则的遵守也有所放松。有史家认为1777年的《决斗守则》(Code Duello)是记载中最早的一本有关决斗规则的书,但也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不过,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确实出现了多本关于决斗的书籍。

1838年,南卡罗来纳州州长约翰·莱德·威尔逊(John Lyde Wilson)撰写了《威尔逊守则》(Wilson Code),这是美国版的决斗守则。

美国的决斗盛行于1750年至1850年之间。这一习俗在南方更为流行,因为好面子的南方人认为“荣誉的受损”是极其严重的事;而在波士顿,缅因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尔州,马萨诸塞州,罗德岛州和康涅狄格州以清教徒为主的新英格兰地区,决斗视为“落后的文化遗风,是“骄傲的罪”(the sin of pride),一种以个人名誉为中心的虚荣行为,与基督徒应有的谦卑与宽恕背道而驰。清教徒们信奉理性、自律、谦逊与内在虔诚,反对以暴力解决私人恩怨。

简而言之,南方的荣誉建立在“他人眼中我是谁”;新英格兰的尊严建立在“我如何约束自己”。以1806年南方的安德鲁·杰克逊(田纳西州)的决斗和1804年北方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纽约州)的决斗为例,杰克逊在决斗中枪杀了查尔斯·迪金森,却仍在政治上声名鹊起;汉密尔顿在与亚伦·伯尔(Burr)的决斗中丧命,却被舆论普遍认为是“悲剧”与“文明的牺牲者”。与讲究面子,血统与私有荣誉的南方地主,种植园主相比,北方的清教徒们更希望建立以宗教自律、理性法治、平民共和与道德自省为核心的社会。

到了南北战争时期,决斗及其所依托的荣誉观念已逐渐失宠于大多数美国人,他们开始把决斗视为一种“谋杀”而非“荣誉的维护”。但杰克逊和查尔斯·迪金森的决斗很有戏剧性,是杰克逊白宫总统路上的一劫,值得发挥一下。

雾中的决斗

1806年5月,肯塔基。天蒙蒙亮,雾气尚未散去,草上的露水挂成一排,像未擦去的记忆。安德鲁·杰克逊穿着及膝皮靴,踩在湿冷的草地上。深蓝色军服上擦得闪亮的银纽扣一直扣到了下颌处。杰克逊左手插在军服上衣的兜里,右手握住手枪柄,平视前方的双眼里带着志在必夺的决心。

这种决斗场面他见得多了,也亲自下过场。像1788年在琼斯维尔(Jonesville),当时他的对手是韦特斯蒂尔律师(Avery Waightstill)。杰克逊曾想拜他为师,学习法律却遭到了拒绝。两人面对面举枪,却都朝天开火,并未射向对方。随后他们握手言和,毫发无伤,这场“荣誉之争”就此了结。

不过这一次与往常不同,关系到他自身和妻子瑞秋的名誉。决斗中的对方查尔斯·迪金森往他和瑞秋身上都泼了脏水。士可杀而不可辱,杰克逊最不缺的就是虚荣和好斗的心。

杰克逊与迪金森之间的龌龊起因只是赛马纠纷。两人在一次赌马中意见不合,很快升级到登报指控和公开侮辱,这些他都能忍。然而,迪金森越界了。他在大天广众之下嘲笑瑞秋,说她在前一段婚姻未正式解除前便嫁给了杰克逊,道德有瑕疵。旧事重提,让瑞秋在众人面前丢尽颜面。

在南方,荣誉是一种公共货币。一个男人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别人怎么看待他。更残酷的是,他妻子的名声,也算在这笔账里。于是,杰克逊下了战书,不成功便成仁。

黎明时分,双方在薄雾中站定,相距二十四步。迪金森仗着年轻,枪法准,自称是从未失过手的神枪手。

果不其然,砰地一声,一阵青烟从迪金森的枪管中飘出,杰克逊上身摇晃,退后一步但没有倒下,迪金森射出子弹击中了杰克逊的胸膛。黑红的血慢慢染透了军服的前襟,他依旧举起右手,沉默地瞄准。枪又响了。这一次迪金森双膝跪在地上,上身支撑不住,向前扑倒在地,仲裁人上前查看,发现迪金森颈部受伤,被打死了。

空气冷的仿佛有冰凝结,一旁观战的人群静默。杰克逊按住胸口,声音有些嘶哑:“我能自己走回马车上。”

几个月后,杰克逊从伤势中恢复过来,在决斗中挨的那颗子弹却一直留在杰克逊的身体里,带来的隐隐钝痛,伴随他度过南方闷热的夏天,白宫阴冷的冬天。后人分析,如果没有这颗子弹的影响,杰克逊的健康状况会好很多。

这场决斗让杰克逊的名声受到了损害,他成了社交场合中不受欢迎的人。不得已,他退隐回自己的庄园——赫米蒂奇(The Hermitage)等待重新出发的机会。

这一年离他1829年入主白宫还有23年。

古有三国演义,张飞大战吕布三百回合,不分胜负,今有南方莽汉安德鲁·杰克逊单挑查尔斯·迪金森两败俱伤。

Screenshot 2025-10-15 4.56.53 PM.png


浏览(87)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