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vino美德

注册日期:2025-05-25
访问总量:5003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西方战争基因的制度轨迹:从罗马征服到以巴火线 ——川普的“和平神话”与战争秩序的三千年循环


发表时间:+-


《文明系列·制度地缘篇》

西方战争基因的制度轨迹:从罗马征服到以巴火线

——川普的“和平神话”与战争秩序的三千年循环



西方以战争造秩序,东方以秩序止战争。


一、引言:从川普的夸张谈起


2025年,唐纳德·川普在以色列议会演讲时自称“要结束三千年的战争”,并被比作古波斯帝王居鲁士大帝。

这句夸张的政治修辞,被许多人视为笑谈,但若从制度史角度看,它恰恰揭示了西方文明的深层结构。

西方政治语言总是以“战争与和平”并置构成合法性。

无论是罗马的“和平秩序”、中世纪的“圣战”、还是现代的“世界民主”,战争从未真正离开西方制度逻辑的中心。


川普不过是这一传统的最新表演者——以战争开启秩序,以和平收割征服。



二、全球文明的战争与和平比例


若以五千年人类社会为坐标,东西方的制度性差异不仅体现在哲学与宗教上,更体现在“和平与战争的比例”上。


西方(欧洲):战争占比约70–75%,和平25–30%,城邦与民族国家冲突频繁,制度更迭快。

中东(西亚、北非):战争占比55–60%,和平40–45%,帝国周期长,但外部干预频繁。

东方(东亚):战争占比35–45%,和平55–65%,大一统结构稳固,社会吸震力强。


由此可见,在人类五千年文明史中,西方的和平约三分之一,中东约二分之一,而东方则接近三分之二。

和平的本质,不在地域,而在制度能否持续吸收冲突并重建秩序。


三、制度视角下的结论

1. 和平不是宗教的产物,而是制度的结果。

当帝国能够垄断暴力、税制与司法时,宗教差异仍能并存。

2. 西方文明的创造力建立在高战争频率之上。

持续的竞争促成政治与技术创新,但社会成本极高。

3. 东方文明以吸纳、整合与重构为核心。

战争虽有,但多为重启式,制度连续性远强于西方。

4. 中东文明介于两者之间。

既有帝国的和平潜力,又因地缘交错与宗教多极而难以长稳。


换言之,西方以战争造秩序,东方以秩序止战争。


四、西方战争基因的历史时间轴

1. 希腊:竞争即文明(公元前八世纪前四世纪)

希腊城邦的制度根基建立在战争之上。雅典的民主与斯巴达的军制,皆以战争维系公民身份。

竞争成为文明的常态,战争成为政治的语言。

亚历山大东征后,耶路撒冷首次被纳入西方征服体系,以巴地区由此进入希腊化世界的边缘地带。

2. 罗马:以征服维系和平(公元前三世纪公元476年)

罗马把战争制度化,创造出罗马和平

但这种和平建立在征服与行省管理上。

公元前63年,罗马占领耶路撒冷,建立行省,犹太民族被纳入法治征服体系,战争从暴力行为转化为行政秩序。

3. 基督教帝国:圣战合法化(公元四世纪十五世纪)

君士坦丁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后,战争获得神圣授权。

十字军东征以解放圣地为名,使耶路撒冷成为欧洲宗教政治的精神中心。

两百年的东征,不仅改变地中海贸易格局,也让西方第一次以信仰的名义实现制度输出。

4. 殖民帝国:征服即救赎(十五十九世纪)

十字军的战争精神延续为殖民时代的文明使命

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在全球扩张,将信仰”“贸易”“秩序包装为同一使命。

巴勒斯坦地区在此背景下成为英法俄三方竞争的焦点。

每个帝国都自称是圣地的保护者,实则是地缘代理人。

5. 现代西方:战争即秩序维稳(二十世纪至今)

一战后英国托管巴勒斯坦,《贝尔福宣言》制造制度性矛盾。

二战后美国接手,以色列成为西方前哨。

1948年建国到2025年,每一次以巴冲突的背后,都有西方资本、军工、外交的深度参与。

战争成为秩序生产的必要环节,也是西方制度维持主导权的惯性机制。



五、以巴地区:战争基因的制度映射


以色列—巴勒斯坦这片土地并非战争之源,而是西方文明自我投射的镜面。

希腊化、罗马征服、十字军、英法托管、美国主导,这条连续轴线说明:

西方不是来解决冲突的,而是通过冲突验证其秩序的正当性。


当川普宣称“终结三千年战争”,他继承的正是这种罗马式的文明幻想——

我征服,因此我带来和平。

然而,真正的和平从未在征服之后到来,

它只在制度吸纳差异、允许共存时出现。



六、制度余响:文明的镜面


在人类五千年的文明演化中,西方的政治合法性往往建立在战争的创造力之上;

东方的文明延续则依托秩序的修复力。

中东,正处在两种制度逻辑的交错与撕裂之间。


以巴地区之所以火光不断,并非民族宿怨,而是因为这片土地始终被西方制度当作和平的试验场、战争的舞台。


川普的夸张并非笑话,而是制度回声。

从罗马鹰旗到现代议会讲坛,西方文明的核心信念始终未变:

战争是一种秩序的语言,和平只是它的翻译。


浏览(186)
thumb_up(2)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