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琳

注册日期:2021-09-16
访问总量:352062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女权主义的先声 之 两个胡太后


发表时间:+-

2025-10-12


中国历史上在南北朝时期至少有两位胡太后,特别的容易闹混,而且是真的有很多人闹混,二人都曾经叱诧风云,也都是世界女权主义的拓荒者。


一位,是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妃子、孝明帝元诩之母胡氏。此女乃吕雉、武则天、慈禧太后一流人物,权倾天下,杀伐果断,心机深沉。她以母仪之名摄政临朝,却以情欲为器玩弄宫闱。僧人、侍卫、贵戚,无不为其所惑。她曾被大臣幽禁,亦曾毒杀亲子孝明帝元诩以自代,改立孙女元婴为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名义上的女皇。她广选女官参政,设女侍中、女尚书,意欲建构一个阴盛阳衰的新帝国。若非生在北魏这片政治荒原,她或许真能以母道改写王法。


另一位,是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胡爱道,父亲胡延之曾经担任北魏兖州刺史她与灵太后如出一辙,也是艳冠六宫、心狠手辣、情欲滔天之人。她以笑声维系权力,以身体驯服帝王。及至权力更迭,她又转而与夫之弟、子之臣为伴。儿子高纬即位后,母子相猜,终将她幽禁。失势之后,她被贬入青楼,昔日凤冠玉带,换作脂粉残灯。她对旧侍女慨然叹曰:一日为后,不如一日为娼。后,受制于人;娼,得自主也。从此一鸣惊人享誉千年。


她们的命运如两面镜子,映照出同一时代的荒诞与矛盾:一个女人既能统御天下,也能在一夕之间被天下踩在脚下。


北魏的胡太后,原是平城名门司徒胡国珍之女,历史上本无名字,被无聊的小说家冠名曰胡仙真,意为真的狐仙的意思。入宫后凭美色与心计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宣武帝死后,她扶幼主临朝称制,成为北魏实际掌权者,号称灵太后,把北魏的政权握在手中十馀年。她的政治手腕极强,不下于任何男子,曾与宦官、外戚斗争。一度试图以立女主立国的方式改写男权史。史书记载她制诏如飞,临朝称朕,群臣莫敢仰视,群呼殿下,下令修建世界最高建筑永宁寺塔,万邦来朝,文治武功,冠于一时,连那位以柔著称的冯太后都要退避三分。可惜的是,她的情欲与权力一样汹涌,宫中美少年被她轮番赏阅,据《魏书》和《资治通鉴》,她与宦官郑俨、李辅、甚至侍卫少年有丑闻。连宣武帝的异母兄弟元怿也未能幸免。随后,她被权臣元叉、宦官刘腾所囚。然后东山再起,按照史书上的写法,更加变本加厉,胡作非为,母鸡司晨,最后死于非命。


  • 宣武灵皇后胡氏,安定临泾人,司徒国珍女也。母皇甫氏,产后之日,赤光四照。京兆山北县有赵胡者,善于卜相,国珍问之。胡云:贤女有大贵之表,方为天地母,生天地主。勿过三人知也。后姑为尼,颇能讲道,世宗初,入讲禁中。积数岁,讽左右称后姿行,世宗闻之,乃召入掖庭为承华世妇。而椒掖之中,以国旧制,相与祈祝,皆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唯后每谓夫人等言:天子岂可独无儿子,何缘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冢嫡乎?及肃宗在孕,同列犹以故事相恐,劝为诸计。后固意确然,幽夜独誓云:但使所怀是男,次第当长子,子生身死,所不辞也。既诞肃宗,进为充华嫔。先是,世宗频丧皇子,自以春秋长矣,深加慎护。为择乳保,皆取良家宜子者,养于别宫,皇后及充华嫔皆莫得而抚视焉。及肃宗践阼,尊后为皇太妃,后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犹称殿下,下令行事。后改令称诏,群臣上书曰陛下,自称曰朕。太后以肃宗冲幼,未堪亲祭,欲傍《周礼》夫人与君交献之义,代行祭礼,访寻故式。门下召礼官、博士议,以为不可。而太后欲以帏幔自鄣,观三公行事,重问侍中崔光。光便据汉和熹邓后荐祭故事,太后大悦,遂摄行初祀。


5a7056109264409b80c1c0b069fa65c5.jpeg


洛阳龙门石窟胡太后礼佛刻石

北魏胡太后仙真(北史演义).jpg


《北史演义》中的胡太后狐仙真


  • 时太后得志,逼幸清河王怿,淫乱肆情,为天下所恶。领军元叉、长秋卿刘腾等奉肃宗于显阳殿,幽太后于北宫,于禁中杀怿。其后太后从子都统僧敬与备身左右张车渠等数十人,谋杀叉,复奉太后临朝。事不克,僧敬坐徙边,车渠等死,胡氏多免黜。后肃宗朝太后于西林园,宴文武侍臣,饮至日夕。叉乃起至太后前,自陈外云太后欲害己及腾。太后答云无此语。遂至于极昏。太后乃起执肃宗手下堂,言:母子不聚久,今暮共一宿,诸大臣送我入。太后与肃宗向东北小阁,左奚康生谋欲杀叉,不果。自刘腾死,叉又宽怠。太后与肃宗及高阳王雍为计,解叉领军。太后复临朝,大赦改元。自是朝政疏缓,威恩不立,在下牧守,所在贪婪。郑俨污乱宫掖,势倾海内;李神轨、徐纥并见亲侍,一二年中,位总禁要,手握王爵,轻重在心,宣淫于朝,为四方之所厌秽。文武解体,所在乱逆,土崩鱼烂,由于此矣。僧敬又因聚集亲族,遂涕泣谏曰:陛下母仪海内,岂宜轻脱如此!后大怒,自是不召僧敬。太后自以行不修,惧宗室所嫌,于是内为朋党,防蔽耳目。肃宗所亲幸者,太后多以事害焉。有蜜多道人,能胡语,肃宗置于左右。太后虑其传致消息,三月三日于城南大巷中杀之。方悬赏募贼,又于禁中杀领左右、鸿胪少卿谷会、绍达,并帝所亲也。母子之间,嫌隙屡起。郑俨虑祸,乃与太后计,因潘充华生女,太后诈以为男,便大赦改年。肃宗之崩,事出仓卒,时论咸言郑俨、徐纥之计。于是朝野愤叹。太后乃奉潘嫔女言太子即位。经数日,见人心已安,始言潘嫔本实生女,今宜更择嗣君。遂立临洮王子钊为主,年始三岁,天下愕然。及武泰元年,尔朱荣称兵渡河,太后尽召肃宗六宫皆令入道,太后亦自落发。荣遣骑拘送太后及幼主于河阴。太后对荣多所陈说,荣拂衣而起。太后及幼主并沉于河。太后妹冯翊君收瘗于双灵佛寺。史臣曰:始祖生自天女,克昌后叶。灵后淫恣,卒亡天下。倾城之戒,其在兹乎?


五十多年后,另一位胡太后出现在北齐宫廷,则是另一种极致的写照。她原为北齐权臣斛律光的侄女或族人出身,是武成帝高湛的皇后胡奿,一个在权力与肉体之间自由游走的妖异女子。她的时代更近于彻底的堕落,皇帝饮酒裸舞,宫人争宠如市;她在这种荒淫的氛围中如鱼得水,却也最清醒。她曾与高湛并肩坐在龙榻上评点美少年的肌骨,后又与高湛之弟高演私通,乃至于高纬登基后,又将目光投向儿子的侍卫与乐工。她是北齐宫廷的毒花,但同时也是一个被男人们反复利用、诋毁、抛弃的悲剧性存在。她在北齐末年掌权,与宠臣和佛僧勾结,政治腐败,加速了北齐灭亡。儿子高纬在母权阴影下长大,对她既崇拜又憎恨,终将她囚禁,后又命人将她,最后被北周俘虏,发卖为妓。她曾对昔日的侍女笑言:为后不若为妓,后日受制于人,妓日得自主也。一句话,胜过千年史笔。这不是堕落的宣言,而是女性在权力机器中彻底觉醒的绝唱。


 ID-2886768


  • 武成时,后与诸阉人亵狎。武成宠幸和士开。每与后握槊,因此与后奸通。


1760304475511911.jpg


这位北齐的胡太后千百年来最为后世的文人史家朝野上下津津乐道飞蛾扑火群起效尤的香艳故事,就是在皇宫内和寺庙中光天化日之下先后与太监和和尚通奸又被儿子抓奸的记载了。例如在《北齐书·卷九·列传第一》就不惜笔墨,大肆渲染毫不掩饰;


  • 自武成崩后,数出诣佛寺,又与沙门昙献通。布金钱于献席下,又挂宝装胡床于献屋壁,武成平生之所御也。乃置百僧于内殿,托以听讲,日夜与昙献寝处。以献为昭玄统。僧徒遥指太后以弄昙献,乃至谓之为太上者。帝闻太后不谨而未之信,后朝太后,见二少尼,悦而召之,乃男子也,于是昙献事亦发,皆伏法,并杀元、山、王三郡君,皆太后之所昵也。


download.png

北齐胡太后-01.png


北齐胡太后-02.png


北齐胡太后-3.png


这两位胡太后的共同之处,不仅在于胡太后这一称谓,也在于她们身上同时燃烧着政治的火焰与肉体的欲焰。一个以母仪天下为幌子夺权,一个以肉体为武器求生;一个沉于河底,一个死于市井,她们的命运似乎对立,却都通向同一条河流,那条流淌着女性意志、被历史故意忽略的暗河。在历史的深层里,她们其实是同一个人:那个敢于挑战父权秩序、却又注定被秩序碾碎的女人。


她们的故事让南北朝那段血腥的分裂史,也闪烁出一种奇异的光辉。那是早于西方一千年的女性觉醒,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暧昧、最勇敢、最残酷的女权主义萌芽。在那个女人不能为帝、母亲不能为政的时代,她们用身体、智慧与疯狂撬开了男权的石门。她们不是道德的榜样,而是男权社会的幽灵,是被世俗和历史诅咒的先知。


若说武则天是中国女权的日出,那这两位胡太后,便是夜中的闪电。她们照亮了片刻,又被黑暗吞噬。但正因如此,她们的光才格外地真实。一个以毒计称权,一个以艳名自存。她们同名、同性、同命,仿佛命运用两面镜子照出同一个女人:那个既是受害者,又是叛逆者的存在。她们在父权崩塌的废墟上,以血与欲为墨,写下中国最早的女权寓言!



浏览(296)
thumb_up(2)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