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啰嗦一篇没啥价值的,中美贸易战又开始发癫了
过个假期回来,中美两国又开始互搞了,先挑事的当然还是特朗普,原本对这类突发事件都想等一等,消息更多了再看看有没有分析的基础,结果今天突然看到特朗普又喊着要在11月1日给中国加100%关税了(这次特朗普的反应还是符合我对他的预期的)。
在油管刷了刷,大致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但本着看新闻不能只看一方的观点,反贼的看完了自然要去看看粉红的,油管里有一个沈逸的视频,这种不懂经济的货,听了几分钟也没什么营养,就开头说中国效仿美国玩长臂管辖,美国凭什么叽歪。乍一听,还是有那么点道理的,特朗普和反贼们确实有些双标,因为油管上粉红的水平都不咋样,接着去知乎看。以我翻墙一年多的经验来看,墙外的粉红水平实在太次,沈逸这种垃圾都能在外面独树一帜。
知乎里翻了翻,让人头疼的资深自干五的帖子果然看到了几个,他们那巧妙的文字,总能将结果导向到中必赢的路子上去,要反驳需要非常详细的现实数据,这种事情费力不讨好,想想还是算了,就单独提一下美国、中国的长臂管辖的不同之处吧,兼批沈逸。
先回顾下双方这次搞事情的来龙去脉。
10月3日,美国从去年4月17日开始的针对中国造船业的301调查结果公布,决定从10月14日起,对中国船只征收港口服务费,收费细则也一并发布。这几年中国造船业的兴旺状况,对比美国造船业的凋零,再加上美国要求韩日在美投资造船业的计划,美国制裁中国造船业是预料之中的。
以中国上半年跟美国贸易战的风格来看,对等报复那是必然的,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就宣布,也从14日开始,对美国船同样收费。
可以现在的船只归属份额来看,美国可以收中国不少钱,中国却收不到美国什么钱,没办法,谁让中国船比美国船数量多那么多呢?
但重点不在这里,而在于9日,中国发布的稀土管控规则(还有锂电池,定于12月1日生效),基本上复制了美国对华AI芯片(非所有芯片)长臂管辖的套路。这事的起因据说是在于7日的时候,美国众议院“中美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提出要进一步限制对华出口光刻机,这属于之前贸易战的延续,中国也就照样打稀土牌应对,正好巴基斯坦跟美国签了个供应稀土的协议,就顺势加上了长臂管辖。
如果仅从这些表面大略情况来看,仍然属于中美之间对等制裁的来回加码,所以沈逸那番话倒也不能说有什么大毛病,只是不能深挖。
美国制裁的一个模式是,某个国家惹了众怒,整体制裁这个国家,如伊朗、俄罗斯、朝鲜,其他国家和这些国家做生意只要不用到美国的零部件、成品,美国不管,但要是像华为那样买惠普服务器再转卖伊朗,那就触犯了条例,进入长臂管辖范围之内,这家公司就会被制裁,对华为的制裁甚至达到了只要用到美国技术就不能卖的程度。
另一个制裁模式是威胁美国国家安全,AI芯片对华禁售用的就是这个理由。
中国的这次管控稀土,虽然全世界都知道是为了制裁美国,但中国却不敢直接说出来,而是采用了极为霸道、极为荒谬的阐述方式,含稀土成分价值比例达0.1%,即在中国管辖范围内,得向北京的老爷们申请,活生生营造出一副老佛爷向全世界开战的气氛。
实在受不了,先嘲讽一通这群脑瘫,特么的,你大大方方的把对象定为美国不行吗?你觉得其他国家知道你只针对美国不针对他们,可美国那么多盟国,自由、发达国家哪个会信你?不写清楚,在别国眼里,即使算不上制裁全世界,也是制裁所有西方发达国家(韩、日、台也在内)。
这种0.1%的标准,除了抽象还是抽象,中共味实在太重了,中共国内法律就是这个模式,惩罚线定的极低,真依法处理全部都得完蛋,所以中共挑着抓,剩下的留着将来随时秋后算账。说难听点、夸张点,中共就是这么个神经病做法,每个人出生就被中共判了死刑,中共根据需要来“依法”执行这些死刑。本来还想扯这是中共有罪推定和国外无罪推定的区别,但前面这句话够用了。
美国虽说制裁华为非常狠,用到任何美国技术的产品都不能卖给华为,但这怎么说也只是制裁一个公司,且是华为违规在先。制裁AI芯片也只是制裁芯片的这一个类别,其他芯片可没有制裁啊。当然,谁让中国现实中就只有稀土这么个你有我无的东东呢(这种状态也持续不了多久,美国已经在恶补稀土产业了),且稀土的盘子太小了,中国无所谓。美国虽然可以用来制裁中国的独有产品非常多,但美国企业要销售额、要赚钱,只能挑个别最尖端的实施制裁了。
这些是是非非要跟粉红们辩,永远辩不出结果,就此打住。
重要的是,中共你有这个长臂管辖的能力吗?要么你完全不卖稀土,只要卖了,那就不可能管的住,你的人民币在世界上就那么点份额,你拿什么制裁别人?别国就是转手卖给美国,你能怎么样?不跟这个国家做生意?要真抱这么个打算,马上闭关锁国跟全世界脱钩,一步到位不是更好么。
虽说我的看法是,不管是这个12月1日生效的稀土管制,还是特朗普11月1日的100%加关税和软件禁止,到时候双方还是会妥协,然后继续这么拧巴下去(我内心是非常期待特朗普能把这个关税坚持住的)。但我完全不知道这么搞对中共有什么好处,中国国民吃饭完全靠世界工厂这个角色,这么搞除了让美西方加速将产业外移还能有什么正面效果吗,指望美西方向中国低头甚至投降,继续零关税大买特买中国产品?醒醒吧,美西方当年可以将产业转移到中国,同样可以继续转移,别说什么美西方失去了中国的廉价商品,他们的国民生活水平会大降,然后他们就要亡国之类的呓语,中国加入WTO前美西方难道不是发达国家,日子难道过的很差吗。即使美西方底层民众并没有从中国低人权优势的廉价商品得到什么好处(这点存疑,但知乎有很多移民者对欧美底层收入开支的举例,可信度还算蛮高的),那也只能说明这些好处被美西方的富人阶层拿走了,美西方跟中国脱钩后,买不到像中国商品这样的廉价货,得多花点钱从其他国家买,富人阶层吐点好处出来,回到中国加入WTO以前的状态就是了,这能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中共再这样癫狂的对抗下去,美西方在完成替代准备后,会毫不犹豫的一脚将中国踢出世界贸易圈。
脱钩后,短暂的物价上涨之类的社会矛盾,美西方可以通过调整分配来纠正,中共你行吗?失去了奴工们辛苦从全世界赚来的外汇,老爷们去哪弄钱全世界装逼呢。虽说理论上中国即使内循环(不是完全闭关锁国,只是减少出口比例),也可以凑合的过,但中共要是能推出这种健康的分配制度,他就不是中共了,更不需要跟世界脱钩了。
至于反贼们畅想的中共玩这招,说明今上已经失权之类的,我真不知道怎么说了。如此傻逼的挑衅,除了今上谁做得出来?不愧是小学生,5月份的“不跪”、“就不跪”还不够丢人现眼么。
整天看万维博主们为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吵来吵去的,精力旺盛的很,推荐你们去国内平台看看。这次刷知乎看到不少的资深五毛的长文,看到就不爽,但想反驳还真费劲(牵涉到经济的我倒是能直指他们的错误,但他们混淆概念、似是而非实在是太熟练了,指出某个错误还有许多错误要去找,当然我不会在国内平台发表任何评论,但真的是很不爽啊。且不仅是五毛,自由派的行文风格也一样,都是些“因为早上吃了饭所以晚上去看电影”这种跳跃性极高的叙事方式,反而是评论区会看到非常多的逻辑清晰的回复,简短精炼直指要害),各位有兴趣可以看看,想一下自己能不能清晰的有力的反驳他们。
举几个例子:
「2025.10.11」如何看待特朗普报复中国出口管制,加征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出口管制?网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0209848152089438/answer/1960301737110902431 答主ID:伊利里亚的马库斯、求生之路(这个粉红谈的是大豆),可能还有其他的说的头头是道、言之成理的
如何看待特朗普自11月1日起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0%的附加关税?网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0283275441467772/answer/1960298607665210337 答主ID:无聊的海上闲,这是个典型的经济学门外汉类别的“经济大V”,反驳起来倒是不难,但他关注度不小,这样的“大V”数量众多,可以影响到的人群总数不可小觑,可以说这类“经济大V”和另外的“政治大V”是中国粉红制造机,危害很大。
北欧物价近十倍于国内,为什么国内一堆人还向往北欧?网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1807561071298000/answer/1952069157915952700 答主ID:踟蹰的胖子,这是个瑞典移民,所说的瑞典现状应该是有可信度的,简单说那就是工资37000克朗(最底层的普工、清洁工26000克朗),都交30%税,日常生活必须要花……在大城市那就不够花。 前几天百度贴吧也看到一个说德国的,工资4000欧,到手2000多,房租1000欧,20年都买不起一套公寓,这开支/收入比跟我刚毕业在上海拿2500工资差不多了,德国据说大部分住宅都不装空调,夏天热就只能硬熬。我姐在欧洲呆了不短的时间,她所在的国家大学教授税后到手也才2600欧,房租也要1000还是1200欧,餐厅吃个饭100欧就没了。还有很多说西班牙、意大利当地情况的,都不咋样。如果他们说的都是事实,那欧洲人跟中国比,除了工作时长比较短之外,买苹果手机这类全球统一价的产品比较轻松外,其他方面也没好到哪去啊,国内粉红的自信心也不是完全狂妄的没边。各位都是在墙外的,应该对当地收入和必须开支比较了解吧。
还有个关于大豆的提问,美国中西部粮仓爆满,最大买家中国却转购巴西大豆,这一贸易转向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网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6004143178164115/answer/1956602913645396887 接下来我会写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写到期货这块会专门把美国大豆研究清楚,目前看这个问题下的回答,虽然感觉干货不少,但还是不能确定这是真实状况,还是自己去找信源才可靠。国内平台永远是两个立场对立的,自由派说的也不能全信,见过太多的自由派瞎扯经济特别是货币这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