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中

注册日期:2023-01-29
访问总量:66714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一个二百五的故事


发表时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二百五,他真名叫“四七”,其实我也不确定他是不是人类,因为在他的国家,活人是不能出现在任何货币上的,无论纸币还是硬币。

要不就是他已经死了,只是鬼魂,或者,它根本不是人类,你觉得有第三种可能吗?

有的,第三种可能就是,他是人类,但正在犯罪,正在违反本国法律,也就是一个罪犯。公开预谋犯罪。

除非修改法律,否则除了以上三种情况,要么他已经死了,要不就是它并非人类,或者他是一个罪犯正在违法。

您想得出第四种可能吗?我想出来了,它不是人类的,是神!

没错,和溥仪一样,溥仪去故宫需要买票进去,这时候如果他说,朕是大清皇帝,大清还在,您信吗?

多么脆弱的“神”得违反本国法律强行把自己弄到钞票上啊?

还有第五种可能呢!那就是,他就是鬼,不是神,所以可以上钞票,不违法。

我没资格说“我们加拿大人”,但我可以说“我们万维人,看这二百五笑话就好。”

浏览(774)
thumb_up(2)
评论(2)
  • 当前共有2条评论
  • 恨中 回复 左派反毛者

    虽然二百五是中国概念,可这货非要往250上凑,多么搞笑。

    屏蔽 举报回复
  • 左派反毛者

    反中反到发疯的川猪头对中华传统文化应该是一窍不通的。

    附:“二百五”的来源说法

    说法一:战国故事(流传最广): 战国时期,齐王悬赏千金追查杀害苏秦的凶手。 四名真凶前来领赏,并要求每人分得二百五十两黄金。 齐王识破了他们的愚蠢,将他们处斩,从此“二百五”就用来形容愚蠢的人。

    说法二:货币计量单位: 古代银两的计量单位中,一封是五百两,两百五十两即为“半封”,谐音“半疯”,因此用来形容愚蠢的人。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