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是伪科学?
戴榕菁
1. AI的介绍
2025年9月27日当我在谷歌搜索 “Rongqing Dai Dzhanibekov effect” 时(我当时还把Dzhanibekov拼错了,谷歌AI予以了纠正),得到了如下的评论:
其中让我感到特别刺耳的是那句“物理学界认为戴的说法是伪科学(Dai's claims are considered pseudoscience by the physics community)”,因为这让我联想起人类历史上曾有多少被冠以“伪科学”头衔的人被主流学界批倒批臭使其人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我随即用短信向两位朋友对此发了牢骚,并决定进行回击。不过几天后当我写“AI知我几何”【[1]】的时候并未提到这一点,那是因为贾尼别科夫效应涉及到非常专业的内容,有必要单独进行讨论。
今天当我为了写本文,再次在谷歌搜索栏中键入“Rongqing Dai Dzhanibekov effect”后,令我亦喜亦惊地发现那个“伪科学”的头衔不见了。我得到的是下面这个结果:
AI之无孔不入的本事和从善如流的态度再次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不过,我也深知主流学界不是AI,即便他们能有AI那种令人叹为观止的无孔不入的本事,也不会有AI的从善如流的态度,所以仍有必要在贾尼别科夫效应这件事上好好理论一下到底谁才是伪科学。
2. 实录的证据
如我今年早些时候介绍的【[2],[3],[4],[5]】,网上有大量来自各国空间站的关于贾尼别科夫效应的实录视频。这里特别带读者回顾一下下面这个视频
这个视频不但呈现了大家最为熟悉的关于贾尼别科夫效应的现象,而且没有声音,所以便于读者静静地观察效应,从这个视频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那个T型螺栓出现了最开始并不存在的翻转运动,因而根据中学生们就已经熟悉的力学原理,螺栓运动的角动量发生了变化。而在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中,在外力作用可以忽略的前提下发生的角动量变化便直接打破了角动量守恒,也就是打破了作为地球文明的现代科学之基础的牛顿定律。
3.主流学界的伪科学说辞
但是自贾尼别科夫效应于1995年在最先发现该效应并对之进行长达十年的保密的前苏联解体后被公诸于世以来,尽管贾尼别科夫效应已得到美中日本及欧洲各国的宇航员在各自的空间站的证实,全世界的学界在西方学界的领导下,居然众口一词地坚称在贾尼别科夫效应中角动量没有发生变化,这不得不让人想起安徒生在他的著名童话中刻画的皇帝新衣的闹剧。
为了表明贾尼别科夫效应这个皇帝确实穿了衣服,主流学界也是各显其能奇招尽出,有被西方学界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的陶哲轩出来用内力的扰动对之进行没有打破角动量守恒的解释,更有下面这个视频中的网名为“佑来了”的学界人士之完全不顾“守恒”一词之基本语义的数值模拟演绎:
在上面这个视频中,那位佑来了在用数值模拟向世人展示贾尼别科夫效应是如何没有打破角动量守恒时,声称在空间站的实验中,只要操作者的手稍微偏一点点,就已经埋下了导致螺栓翻转的种子,只不过因为一开始的角动量太小而使得人们观察不到它,但随着螺栓的运动,那个角动量被放大了,所以人们就看见了。遗憾的是,这位佑来了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在打脸自己了:假如实验操作者预置在螺栓上的“一点点”角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前提下能够得到放大,这本身就证明“角动量守恒被打破了”。什么叫守恒?能够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得到放大,还能叫守恒吗???所以,那位佑来了费了半天劲为人做嫁衣还不自知。
4.大师的阴影
前面提到的大咖陶哲轩和网红佑来了之所以会犯下中学生才会闹出的典型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感到自己那么说是有底气的,而他们的底气来自19世纪法国学者Louis Poinsot证明的被当代学界称之为“中间轴定理”或“网球拍定理”的理论;更重要的是,那个理论的证明所依据的是大有来头的刚体动力学的欧拉方程。
对于非理工专业的读者来说,他们可能熟悉牛顿爱因斯坦洛伦兹普朗克,但没怎么听说欧拉的大名。其实不论在经典力学还是所谓的非经典力学中作为数学家的欧拉的地位都是可以说与牛顿等人齐名的。这恐怕就是为什么过去几十年里那么多学界人士在贾尼别科夫效应这个问题上犯了中学课本禁止的错误还理直气壮地认为他们不可能出错的原因。。。。如果没穿衣服的是普通人而不是皇帝,就不会有那么多大臣都以为他穿衣服了。
不过,如本文作者在今年早些时候指出的【[6],[7],[8],[9],[10],[11]】:所谓的中间轴定理是错的,而导致其错误的原因是刚体动力学的欧拉方程在推导中存在错误。
其实,下面这个宣传中间轴定理的视频又是在视频作者没有意识到的情况打脸了他所宣传的中间轴定理:
这个视频中的圆顶螺栓提供了一个在明显不存在中间轴的情况下螺栓照样翻转的例子,而所谓的中间轴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一定要存在着中间轴。
5.讨论
自今年早些时候以来,本文作者通过多篇中英文文章系统地论证了贾尼别科夫效应明显打破了角动量守恒从而打破了作为地球文明近代科学之基础的牛顿定律。
当然,虽然本人指出了贾尼别科夫效应打破了牛顿定律,本人并没有给出为什么贾尼别科夫效应会打破牛顿定律的原因。除了指出贾尼别科夫效应打破牛顿定律这一点之外,本人的最大贡献在于指出主流学界对于贾尼别科夫效应的分析错了,而其错误根源在于欧拉方程在推导过程中存在缺陷。。。。遗憾的是,我的这番论述不但导致我的脸书账号被封了几个月,而且还换来了主流学界加给我的“伪科学”头衔。
那么主流学界真的很害怕有人指出牛顿定律可以被打破吗?其实不然。人类进入20世纪后,世界各地的教科书上有大量的号称牛顿力学被所谓的相对论力学取代了的言论,在主流学界的文献中,连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都被所谓的相对论动量守恒和相对论角动量守恒所取代。人们在乎的不是牛顿力学是否可以被打破,人们在乎的是:取代牛顿力学是否符合当时的政治正确----难道这是科学的态度吗?难道这不叫伪科学吗?
6.结束语
最后有必要再针对刚体力学的欧拉方程说几句。
与根本得不到实验验证的相对论不同,欧拉的刚体力学方程是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工程实践验证的方程,从简单的农具到航天设备基本都会涉及到刚体力学。
另一方面,数学不是文学,每个人都可以对我所指出的欧拉方程之推导缺陷进行检验。但是,自今年初我指出刚体力学的欧拉方程在其推导中存在缺陷之后,哪怕主流学界在我背后骂我的论述是伪科学,也没有人能从我所提供的数学证明中指出我有什么错误来。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存在着推导缺陷的方程(组)为什么能得到几百年世界范围内的实践的验证?答案既简单又不简单。
简单的答案是:很显然,在大多数的工程实践中欧拉方程的缺陷导致的误差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但是在贾尼别科夫效应这个问题上,欧拉方程的缺陷就可以导致定性的(原则性的)错误,而这样的错误对于人类文明未来的升级显然有着不可忽略的潜在威胁。
上面是简单的答案,而作为稍微复杂一些的答案是需要提出另一个问题:作为一代数学大师,欧拉当时是否意识到了他的刚体力学方程存在着缺陷?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并没有文献记载说欧拉知道他的刚体力学方程存在缺陷;但另一方面,据说欧拉确实是先推导了一个非常冗长复杂的刚体力学方程,因为不满意而放弃了,随后才推导了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刚体力学的欧拉方程。。。。考虑到欧拉是不世数学奇才,我们不排除欧拉实际知道他最后给出的刚体力学方程是有缺陷的并对该缺陷所导致的误差范围进行过估算,只不过他知道他的估算的有效范围有限(比如没有包括贾尼别科夫效应这种在当时不可能出现的微重力环境),所以没有公布他的误差估算。。。。当然,这只是对于欧拉作为数学奇才的一种猜测而已。。。。。。
【[1]】戴榕菁(2025)AI知我几何?
【[2]】戴榕菁(2025)难道被苏联封了40年的真正秘密是。。。?
【[3]】戴榕菁(2025)再聊聊贾尼别科夫效应
【[4]】戴榕菁(2025)那就来聊聊数学
【[5]】戴榕菁(2025)一个打脸中间轴定理证明的例子
【[6]】戴榕菁(2025)欧拉会犯这样的错吗?
【[7]】戴榕菁(2025)找到欧拉出错的原因了
【[8]】戴榕菁(2025)替欧拉大师说句话
[[9]]Dai, R. (2025). An Example of Violating the Conservation of Angular Momentum.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cademia.edu/127575471/An_Example_of_Violating_the_Conservation_of_Angular_Momentum
[[10]]Dai, R. (2025). Dzhanibekov Effect --- A Smashing Challenge to the Foundation of Physic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cademia.edu/128364151/Dzhanibekov_Effect_A_Smashing_Challenge_to_the_Foundation_of_Physics
[[11]]Dai, R. (2025). Why Euler's Equations of Rigid Body Dynamics Are Wro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cademia.edu/128498771/Why_Eulers_Equations_of_Rigid_Body_Dynamics_Are_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