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芃

注册日期:2013-10-15
访问总量:137502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墓碑》节选11 无为暴政


发表时间:+-

《墓碑》节选11 无为暴政


农民们由于饥饿乏力,个个都骨瘦如柴,走路都摇摇晃晃,甚至青年人走路都须带拐杖,无法下田劳动;即使被干部用棍棒驱赶下田,农民两腿也深陷淤泥中而无力拔出,只好在田块四周播种、插秧,消极应付,于是田块中央长满了稗草。


上行下效。为了从农民口中夺粮,县里逼公社,公社逼大队。本来素质不高的农村干部就采取种种手段摧残农民。一份调查报告称:该公社严重强迫命令的干部35 人。他们对农民打骂捆吊来完成征粮任务。被他们捆绑吊打的达2049 人,致伤14 人,致死5 人,被逼自杀1 人。


1960 年11 月,县委在一份调查报告中说:“少数干部任意体罚群众,捆绑吊打,尅扣伙食,罚跪、罚冻、罚晒太阳。有的私设监牢、小劳改队。有的还采取用石头砸手指、钢针扎手、剪刀剪耳朵、火棍烫鼻梁、针缝嘴巴等等令人发指的刑罚。”下面是这个材料中列举的具体事例:


1、新河公社公路大队第二小队妇女熊德兰,因饥饿难忍,偷了一点蚕豆,被指导员宋某发现,当场狠打了一顿,晚上开辩论会,随后把她调到另一生产组劳改,因羞愤自杀而死。


2、汤沟公社姜桥生产队农民龚维经,患浮肿病,生产队长江某叫他参加劳动,他因体软无力未去,队长一天不给他饭吃,第二天被迫下田,死在田边。


3、姚沟公社共产党员李某捆打14 人,1960 年利5 月,在第7 队,把偷吃蚕豆的女社员叶玉英的嘴巴用针线缝上。


4、红旗公社花疃生产队党支部书记张某,全生产队47 户人家,除他自己家外,其余46 户都被他扣过饭,并摔碎社员的打饭盆10 个、小饭桶一个和一些其它打饭用具。社员蔡大喜有病,把田沟整理得粗糙了一些,就遭张某毒打他一顿,回家上吊而死。春季栽早稻时天气很冷,浮肿病人张本胜、张成年不能下田,生产队长张某硬要他们下田,张本胜上午下田,下午死去。


5、羊山公社阮井生产队长任某捆打社员19 人,其中被迫外逃15 人,死1 人。社员周可法有病,1960 年4 月的一天,他牵牛跌进水里,任某硬说周可法不想下田劳动,故意把衣服跌湿。周不服回了嘴,任某当即打了他两个耳光,并且扣饭,周当天中午上吊而死。


6、陡沟公社官圩大队队长蒋某,1960 年前后,共捆打社员24 次,打伤致死2 人。1959 年10月的一天,蒋召开会议,因下雨,徐村有7 名社员迟到,蒋即打每人一大棍,到会场还给5人罚跪。社员许以民因妻子被罚跪不服,说:“你就搞我们贫下中农”,蒋某即抓住许以民,施用“人搭桥”的刑罚。即把人脚放在一个桌子上,手扒在另一桌子上,全身悬空,然后将两张桌子同时向两边拉开,使人跌下。许以民摔伤后几天就死去。


7、《无为县三级整风运动开展情况》中写道:全县强迫命令和违法乱纪的1554 人。石涧公社陈闸大队第6 生产队队长江某从1958 年3 月到1960 年3 月,共捆打吊过社员164 人次,其中被打伤9 人,致死4 人。


8、新河公社马城大队石碑生产队队长傅某,1960 年上半年不到100 天的时间,就打了35人、达153 人次。女社员倪华的小孩偷了5 斤稻,傅将倪华吊起来打,将纳鞋底的大针烧红,在她的鼻梁上烙了一个“十”字火印,并责令妇女队长将倪华的头发剪光,以示偷窃。社员陈文明因病不能参加劳动,被傅一顿毒打,伤重致死。


9、赫店公社苏塘大队汪塘生产队党支部书记丁某,1960 年3 月,小饲养员丁玉因偷吃蚕豆被他捉住,丁竟用剪刀在丁玉脸上剪掉了一块肉,当时血淋不止,第二天头部肿大,加上挨饿,半月后死亡。


10、1959 年春节刚过几天,襄安公社青龙大队宣村生产队长宣某就要社员下地干活,有三位社员迟到,宣队长开口就骂:“你妈的弄x,你们想吃不想吃饭?今天你们三人就给我站在池塘里,不要你们干活!”三人还未来得及说明情况,宣队长就一个耳光,说:“你们不想干活还有理由?你们不站到池塘里,就别想拿到饭票子!”三人为了中午吃到那碗稀饭,虽然穿着棉裤棉鞋,只得站到水塘里去,水漫膝盖,冻得三人满脸青紫,浑身发抖。


11、大江公社官镇大队党支部书记郭某、小组长张某,人称他们是“活阎王”,1959 年冬,57岁的社员陈长河,因患浮肿病不能劳动,被扣饭一天多,陈饿得没办法,便向张某磕头要饭吃,张讽刺地说:“你脸上有肉,不吃没关系。”孙连气带饿,当场昏倒在地,醒后爬到食堂就死了。


12、无为县南乡有一小孩,因饥饿难耐,大白天爬到生产队田边偷食田中稻种,被生产队长发现,冲上前去,一锹铲下去,将偷食小孩的右手四指齐刷刷铲断。


查阅1957 年到1961 年无为的气象资料,无论从月降水量、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和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看,还是从暴雨日数和暴雨连续日数看,不存在旱涝灾害。在这样基本风调雨顺的情况下,饿死了30 万人。


家里饿死了人不敢声张,不去报告,让死者仍躺在床上,用被子盖得严严实实、平平整整的。别人问起,就说生病不能起床。家里活着的人照样到食堂给他领回一份浪打浪的稀饭或代食品,以保全活人的生命。饿死的人虽然是骨瘦如柴,尸体干瘪,春夏气温虽高还可保存一段时间,冒领死人的饭的天数就多一些。但存放久了,引起干部的怀疑,上门检查,揭开被子一看,常常是尸体上的眼珠被老鼠吃掉了,脸、耳、鼻、脚趾被老鼠咬得露出了骨头。


(杨继绳《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第三章 《安徽不安》第二节《无为风波》)


《墓碑》节选10 夺命徭役


浏览(444)
thumb_up(8)
评论(3)
  • 当前共有3条评论
  • gskhgd

    那几年死了多少老百姓,的确要搞清楚,否则该担责任的永远逍遥法外。

    屏蔽 举报回复
  • 老贫农

    题目可以改成《大饥荒中安徽无为县农民的苦难》。?

    屏蔽 举报回复
  • 老贫农

    谢谢博主转发的珍贵历史资料。根据我的经历,杨继绳所说的情况完全属实。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