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

注册日期:2024-10-16
访问总量:44235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要大义灭“亲”、痛斩“逆子”(外一则)


发表时间:+-

01


中国共青团是一个反党祸国组织—从“反右”到“哈佛博士事件”的历史对照


沙皇


在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上,有两起震撼人心的知识分子迫害事件:一是1957年中共主导的反右运动;二是2002年由共青团背景的中国青年报发动的“哈佛博士事件”。


前者虽然是一场悲剧,却在制度内公开运行,最终得以纠偏与反思;后者则是一起彻头彻尾的暗箱操作、舆论暗杀,至今没有真相、没有反省,甚至没有一个人承担责任。


本文通过对比这两起事件,揭示一个更为严重的现实:共青团已不是党的助手与后备军,而是一个脱离党中央、背叛党性、败坏政权形象的反党集团。


一、反右运动:虽有过失,仍属党内程序之举


1957年,毛泽东发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知识分子建言献策。政策一转,迅速掀起全国范围的反右运动,数十万知识分子被打为“右派”。


亲历者和凤鸣与丈夫王景超被发配至甘肃夹边沟劳改农场,丈夫惨死,她侥幸存活。数十年后,她著书《经历:我的1957年》,在大陆出版,引发社会广泛共鸣。这段历史虽黑暗,但历史文件尚存、罪名可查、受害者可平反。和凤鸣晚年获得尊重与尊严,堪称党内纠错的一个象征。


这一历史教训说明:中国共产党虽然犯过严重错误,但运作程序相对透明,制度尚能修复,历史仍可反思。共产党具备自我纠错的能力,这是政党成熟与政治合法性的体现。


二、哈佛博士事件:共青团发动的现代“文字恐怖主义”


时间来到2002年,哈佛肯尼迪学院的中国籍博士陈琳应邀归国,出任山东一所高校校长。本是一桩人才归国、美事一桩。然而,不到一个月,共青团旗下的《中国青年报》突然刊发所谓“打假报道”,诬指陈琳博士学位造假。


文章通篇造谣,不仅凭空捏造所谓“证据”,还阻断其他媒体进一步调查的渠道。当第三方查实其学历真实无误时,中青报却加码围攻,封锁真相,制造“群体性舆论审判”。


这起事件不仅毁掉一个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更造成长达二十年的舆论封杀。陈琳博士不仅流亡海外,还在2023年在纽约遭遇疑似政治背景的不明袭击。这种手法,与国际恐怖组织无异,却由一个打着“共青团”旗号的官方组织主导。


哈佛博士事件不是误判,而是共青团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地打击潜在政敌的“定向谋杀”。


三、黑手党式的共青团:系统性反党、违法、反人民


反右运动虽错误深重,却始终运行于党内程序之中,有具体政策,有负责机构,历史有迹可循。共产党也在改革开放之后积极纠偏、推动平反、鼓励反思。


然而,“哈佛博士事件”不同。这是一次彻底脱离制度轨道、没有文书、没有审批、没有追责的政治暗杀。共青团和它的喉舌中国青年报仿佛是独立王国,不受中央监督,甚至在党与国家面前隐匿其真实意图。


共青团名义上受党领导,实则早已异化为一个政治利益集团。他们不是协助党工作,而是绕过党的组织程序,另立山头、挑拨离间、打击忠良、破坏党心民心。


在这一点上,共青团不是“党的助手”,而是潜伏在制度内部、危害党的团结与合法性的反党集团。他们以舆论为刀,打着“打假”的旗号,肆意迫害、完全不顾国家形象、政权稳定和人民信任。


四、结语:真正危险的不在党外,而在团内


历史回顾告诉我们:共产党曾有过苦难与错误,但能够反思、补救。而共青团,则在现代中国变成了一个危险的内鬼。


他们背靠党的招牌,却行“党所不容”的事;他们口口声声“正义”,却使用媒体暴力毁人前途;他们没有程序、没有组织纪律、没有法律敬畏、没有政治忠诚。


“哈佛博士事件”不是新闻事故,而是国家政治系统中最可怕的漏洞——一个自称“为党育人”的组织,正在悄无声息地毁掉真正为国效力的人才。


共产党必须警醒:最大的敌人可能不是在体制外反对你的人,而是体制内打着“拥护”旗号、实则损害党基与国本的伪忠分子。共青团,已经不是党的助手,而是变质为危害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反党集团,必须彻查、整肃、警惕!




02


共产党要大义灭“亲”、痛斩“逆子”



沙皇


在政治伦理中,最难的一种“正义”,莫过于大义灭亲。正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之口指出,正义并非偏袒亲人,而是在整体秩序中坚持普遍原则。在现代政治体系中,尤其是一个执政党,这种原则的贯彻不仅关乎道德,也关乎合法性与公信力的根基。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多次强调“伟大的自我革命”与“刀刃向内”的决心,力求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路上推进反腐与组织更新。要真正兑现这一政治承诺,就必须敢于触碰那些“看似亲密、实则腐败”的附属结构。共青团,尤其是其喉舌中国青年报,正是这一语境下的“逆子”。


2002年,哈佛肯尼迪学院博士陈琳从海外学成归来,这是一件举国关注的盛事。新华社、台湾中央社、国内主要媒体乃至海外华文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正面报道,其意义不言而喻。然而,中国青年报却凭空捏造证据,指控陈琳的哈佛博士学位是假的,彻底搅浑了这片赞誉之声。当这个指控被证明是彻头彻尾的虚假后,中青报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发表多篇文章提出更多子虚乌有的指控。匪夷所思的是,他们不再允许其它媒体跟进核实,更是拒绝陈琳博士公开回应,活生生地将一个海归精英置于身败名裂的境地。陈琳博士被迫流亡海外后,共青团中青报网上线下的追杀并未停止,甚至试图杀人灭口,其蛇蝎心之毒,豺狼之恶,令人发指。


这一血淋淋的事实表明,“逆子”二字,并非夸张修辞。共青团中青报的所作所为不仅在逻辑和常识上站不住脚,更在法律和政治上有严重后果。它伤害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前途、声誉与人生,更是在党和国家努力吸引海外英才、重塑国家软实力、升级中国智造的大战略中,点燃了内斗与妒忌的火药桶。哈佛博士事件,实际上揭示了共青团系统对党和国家利益极度不负责任的态度。它沉迷于“内斗为王”的政治生态,不再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而是制度的掘墓人。


习近平总书记已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能跳出历史周期率,靠的是自我革命。”自我革命的本质不是修饰表面,不是开几个警示教育大会,更不是清理几个过气小吏,而是敢于处理真正的问题群体——哪怕他们是“自家人”。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一个执政党若赢得人民真正的敬重与信赖,就必须展现出与体制内错误和罪恶彻底切割的勇气。“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应因“家丑不可外扬”而继续容忍一个已经脱离组织纪律、违背新闻伦理、毒化政治空气的“逆子”。只有这样,党才能真正赢得民心、赢得未来,也赢得世界的尊重。

浏览(185)
thumb_up(2)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