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田纳西,纳什威尔三天后的一些粗浅认识
田纳西州两个时区,东部时区,跟纽约相同;中部时区,跟芝加哥相同,比东部晚一个小时。选择在哪一个时区由田纳西州各县(county)自行投票决定。这也就是在美国,自由,民主得有些”较真”。
从佛吉尼亚去纳什威尔走41号公路,在340到341英里标记处,手机上的时间自动往回拨了一小时,跨过时区那一刻,有种赚了”时间”的愉悦感。看来赶路不必时时紧绷着,成功有时靠的不是死磕,而是借风而行。
天马行空,如果跨过不是一个时区而是一个时空,五十岁变成了三十岁但带着50岁的记忆和历练,这恐怕就是”高配穿越”的感觉。人生要能穿越几次,也很美梦。
上周六到周一,三天而已,已经让我领教了南方的桑拿天。每天早晚各下一场声势浩大的阵雨。雨刚停,如果白天下,烈日马上补位,明晃晃的,地上的水汽眼见着蒸腾到半空,人在路上走,像蒸锅里的发面馒头。
地面上水迹未退尽,天边乌云又层层叠叠压过来,酝酿下一场大雨,常常还裹挟着大风,周而复始。我来之前,闺蜜就告诉我纳什维尔的气候多有龙卷风和洪水,我还将信将疑,看来她说的不错。
于是开始怀念起东部的秋天,天空碧蓝,干爽的凉风,金色的阳光在斑驳的树影中流动。
周六午后,在烈日下,我和家领导合力把一只沉重的床垫,从暴晒的停车场拖回公寓就像两只老鸟儿又重新絮窝一般,心里百味杂陈,一面感恩新机遇,一面却觉体力不济,更怀念几天前闲散的日子。
秋天的风凉而清爽,穿过林荫小路时,一阵阵落叶沙沙的声响;黄昏时分,金色的阳光在街角的红枫间流淌,我常常骑车经过,呼吸里都是松木和草地的味道。那样轻盈自在的生活,如今对照着这张死沉的床垫,更显遥远。
周六搬进来,家领导自己试着接一下WI-FI,未果。打电话请ATT的客服,客服在电话里指导了一番,一顿远程操作,指示灯一会儿变红,一会儿变绿以为网通了!几秒后又变红,红红绿绿来回交替,心情也跟着起伏。
想当然地以为连上网能有多难呢,又不是新线,需要保证硬件之间的连接畅通无阻碍。不就是在电脑上操作一番,将前一任用户的资料改成我们的,数据库里调几个设置而已吗?结果还真不是这样,原以为不过是改账号、调设置的小事,操作起来远比想象复杂。
于是过了一个没网的周六,又过了一个没网的周日上午。家领导有些抓耳挠腮,只能忍着。直到周日中午,终于等来了一位头发花白ATT的老师傅。从细头发丝般的光纤查起,小心翼翼地把一段光纤接驳入下一段,活儿精细着呢。修好光纤,换上他随身带着的路由器,网终于通了。
家领导形容连上了互联网如接上了水源,心里不渴,气也顺了。
这两天几乎每天都在网上下订单、等快递,一天好几拨,公寓俨然成了“物资集散中心”。还记得几年前买床上用品去Bed Bath Beyond(BBB),买家电去Best Buy,现在一切购物几乎都在亚马逊网站上完成。亚马逊,Costco基本满足了90%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在亚马逊上网购方便得很,两秒下单,当天或第二天送达。网上购物方便这一点上,我还真没看出大陆有比美国更多的优势。
至于BBB的实体店,现在是否还存在呢?若真想从亚马逊手里分流客源,恐怕只能靠绝活儿了;更优的货源,更低的价格,更及时的服务。
在南方,随便聊上几句,人们就问我从哪儿来。我回答“新泽西”,他们似乎并不满足,过一会儿又拐弯抹角地再问同样的问题。我从哪儿来,这真的那么重要吗?仿佛他们真能分得清中国人、台湾人、日本人、菲律宾人、韩国人的区别似的。也许是我太敏感,种族这根弦儿绷得过紧。可这份追问的执念,到底是出于好奇,还是另有深意?
或许得再住上几个月,才能慢慢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