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灭之城

注册日期:2022-10-30
访问总量:147214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再谈“饶恕”


发表时间:+-


昨天,在盛况空前的、以“Turning Point USA”为主题的Charlie的追思集会上,他的遗孀Erika,在缅怀丈夫所留下的宝贵遗产之后,含泪说出了下面这段话:

“我的丈夫查理·柯克,他想拯救年轻人,包括那个杀害他的人,那个年轻人。在十字架上,我们的救主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那个人,那个年轻人……我赦免他。我赦免他,因为这是基督所做的,也是查理会做的。对仇恨的回应不是仇恨。我们知道答案是福音,是爱,永远的爱。爱我们的敌人,爱那些迫害我们的人。”

My husband Charlie Kirk, he wanted to save young men, just like the one who took his life. That young man, on the cross, our Savior said, “Father, forgive them, for they not know what they do.” That man, that young man …… I forgive him. I forgive him because it was what Christ did, and it's what Charlie would do. The answer to hate is not hate, The answer we know is gospel is love and always love. Love for our enemies and love for those who persecute us.

当“我饶恕他”这句话,从Erika口中说出——也只有从这位失去自己挚爱的丈夫并且仍沉浸在无限悲痛之中的妻子口中——说出时,才会具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也许是昨天集会上最令人动容的话语,在座的人们都起立为她鼓掌。

在之后的美国总统的讲话中,川普在缅怀Charlie的性格与价值观之后,做了一个十分坦诚的自我对比,他说:

“查理有一种非凡的能力:他并不憎恨自己的对手。他想说服对手,想让对手变得更好,想改变他们的想法。而且他能做到——他非常擅长这样。人们会听查理的话,就算意见不合也会尊重他。我在这一点上与查理不一致,我恨我的对手。我受不了他们,我不希望他们过得好。我不希望他们变得更好。我希望他们失败,而且希望他们惨败。

抱歉,Erika。可能现在Erika对我有话要说,也许她能说服我这是不对的。但我真的受不了我的对手。Charlie现在也许正在天堂里生我的气呢!”

Charlie had this incredible ability: he didn’t hate his opponent. He wanted to convince his opponent, he wanted to make them better, he wanted to change their mind. And he could do that — he was so good at it. People would listen to Charlie. They respected him, even if they disagreed with him.

That’s where I disagreed with Charlie. Because I hate my opponent. I can’t stand my opponent. I don’t want them to do well. I don’t want them to get better. I want them to fail, and I want them to fail badly.

I’m sorry, Erika. But now Erika can talk to me, maybe she can convince me that that’s not right. But I can’t stand my opponent. Charlie is angry with me in heaven now!

真是一个像顽童一样的倔老头!

上述这些表述,真实地给出了人们面对仇恨所做出的不同反应,并且很容易将人们导入那个有关“饶恕”的争议性话题。

两年半前,笔者曾就“宽恕”写过一文,如今回看,有必要加以补充完善,这也是——再谈“饶恕”的由来。

面对80年前的那场日本侵华战争,今天“厉害国”选择的是:通过牢记“历史”,继而激起新的仇恨!于是,主旋律电影《南京照相馆》、《731》等不断推出,而且据说还不断刷新了票房纪录。这当中,看不见任何“饶恕”的只言片语。

而与此对比,一场空前的“浩劫”之后,无数经历了苦难甚至九死一生的幸存者,却总是希冀有人来为自己“平反”。特别是,他们还会以“宽厚”的胸襟随时准备着“饶恕”他人,正所谓“相逢一笑泯恩仇”。结果,诸如“感谢党为我平反正名”、“感谢党让我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以及“伟光正”的称赞声不绝于耳。这还是受害者的“饶恕”吗?

所以人们的确需要澄清一下:

什么是“饶恕”?我们要不要选择“饶恕”?“饶恕”是否需要一定前提条件?

首先,作为世俗化的人(相对于基督信仰)而言,当某人亲身经历过他人施加给自己的种种苦难后,当苦难的制造者已被绳之以法、等待公正的判决时,为了不使其他人重蹈自己曾经受过的苦难的覆辙,受害者有可能去选择饶恕。

这或许就是饶恕的实质。

这可算作是“饶恕”的第一个层次。显然,这当中的“饶恕”是有条件的!即:被饶恕者至少应该满足两个条件:1)饶恕者面对的一定不是依然强大的被饶恕者,否则所谓“饶恕”便显得有些滑稽,两者需要彼此对等才是;2)被饶恕的对象需是具体的人,而非某个组织、某种制度,甚至所谓的“某个时代”,否则饶恕就没有了受体,也就更谈不上真正的惩罚与悔改。天底下哪件坏事不是人之作为呢。

倘若没有了这前提,饶恕便很容易演变成“道德婊”,形同闹剧。

试想会有这样的情形出现吗?

当明火执仗的持枪强盗,对着普通民众实施了一通抢劫后扬长而去,那被洗劫一空且惊魂未定的受害者却反其道而行之,声称:看,我已经饶恕他了!

当一伙流氓强暴了一位无辜的姑娘,还将遍体鳞伤的受害者弃之不顾时,那受尽蹂躏的姑娘反倒如深明大义般地释怀:无论如何,我已经饶恕他们了!

两军对垒,彼此厮杀得天昏地暗之后,一方获胜凯旋,而失败的一方却会自豪地宣称:你走吧,我饶恕你了!

当一个团体,实质上是一群人,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一个民族制造了无数灾难,而且那灾难分明还在变本加厉地继续时,作为历尽苦难的另一群人,却能够心无旁骛地一次次选择“饶恕”,“饶恕”那些依然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的庞然大物。

由此看来,“饶恕”强者,无异于被人胖揍了一顿的阿Q,鼻青脸肿却还以为自己是站在道德的高地,自鸣得意。

只可惜,多少年来我们总会一遍遍地看到这样的一幕:

制造苦难的人,反倒能心安理得地以无辜者自居,他们居高临下对受害者厉声指责:看,你们总是对过去的那点苦难耿耿于怀,一点心胸都没有!难道你们不应该向前看吗?如此揪住不放,又怎么能和我一道干大事呢?

结果,每每就是:无数的个人与家庭,在屡遭迫害、饱经浩劫、好不容易得以幸存之后,其中的许多人竟率先选择了“饶恕”,去“饶恕”那些依然骑在他们头上的苦难制造者!

即便是自己真的想得开,可还有那些死去的人!他们可曾想到过那些没能活到今天的死难者?你们有什么资格代替他们去“饶恕”呢?

更可笑的是,仅仅饶恕还不算,还有心中充满的内疚,受害者反倒觉得理亏,从此诺诺,还小心翼翼地祈求权力为自己“平反”、正名……

这是何等的扭曲!又是怎样的教育才会酿出如此荒谬的结果?

饶恕?开什么玩笑!你有饶恕的资格吗?别忘了,想要饶恕他人,首先要使自己变得强大才行!

从这个角度看,川普选择的不“饶恕”,有着他一定的道理,并非那么令人不齿。

当然,这只是“饶恕”的第一个层次。

还有第二个层次,那就是基于信仰的“饶恕”。从这个意义上讲,“饶恕”与其说是一种美德,毋宁说更是一种信仰,而且必须是真信仰!

人,只有在真信仰的“加持”之下,才能变得强大起来。像Erika那样,效法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含泪“饶恕”杀害自己丈夫的凶手。这是艰难的信仰跟随——“跟着耶稣的脚踪行”;这是个人“老我”的破碎——在重生之中塑造“新我”,永生之我!像Charlie

不少基督徒常常谈论“饶恕”,《圣经》中更是反复教导人们:要选择饶恕,甚至要爱自己的敌人。

但人们可曾真的弄清了其中的深意?

上帝要求你饶恕他人,那是因为,你本身也是一个罪孽深重的人!

也许立即有人表示反对。那么,你敢站在上帝面前,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全然无辜吗?如果不敢,上帝却首先饶恕了你——一个不堪的罪人。这不是恩典又是什么!

而你,一个被上帝饶恕的罪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去饶恕他人?换句话说,只有上帝,才有资格说“饶恕”。

这就涉及到了“饶恕”的第三个层次,是关于上帝的。

真正的“饶恕”,只能来自上帝,理由既简单又直接:

1)因为上帝无疆的“大爱”!当年耶稣在被钉死在十字架的最后时刻,为加害于他的人呼求:“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

这是出自上帝的饶恕与怜悯,是恩典,更是大爱!

2)因为上帝所拥有的绝对主权,以及祂的公义,它只为“创始者”所独有,也是作为人所无法参透的“超越者”的所为。

正是因为耶酥基督“道成肉身”,才让人得见上帝的荣光,也让人有了具体的、可遵效仿的榜样,这正是来自上帝的福音。昨天追思会的整场氛围,充满着久违了的、在公共场合洋溢着上帝“福音”的主题。这是为此献出生命的Charlie在信仰跟随中所结出的果子,也是Erika立志像Charlie那样在生命的不断更新中为上帝作见证的信仰告白。

所有这些,比那些苍白的道德说教、或者“属灵”说教更有力量!

由此想到了中国近代,无数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自愿放弃优越的生活,甘冒风险进入偏僻的乡村和麻风病禁地。他们帮助中国创建了一所又一所的学校、医院、孤儿院,他们收养了不计其数的弃婴,包括许多先天缺陷者,他们为曾经的愚昧带来了科学,他们使无数妇女从千百年来备受折磨的“小脚”中解放出来……

然而仅1900年“山西教案”一例,便有数百名富于奉献精神的传教士与数万名本地基督徒惨遭杀害。直到今天,一批批背负着沉重十字架的传教士,依然承受着无数中国人的骂名,他们被误解,被拒绝,被唾弃……

然而,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饶恕。那不是出于人的选择,而是出于上帝的作为!

是的,在信仰面前,饶恕不是个人的权利,而是应尽的义务;饶恕不是个人的施舍,而是来自上帝的恩典。

当一个人在上帝面前放弃控告时,也就意味着自身彻底得到了释放,也就制止了“以恶报恶”的蔓延。因为真正的饶恕与否,是上帝的主权,取决于上帝的公义。那些被饶恕者必须在上帝跟前承担后果,接受惩罚。

从这个意义上说,饶恕,不意味着可以逃脱罪责。而罪人,必然要承担犯罪的后果!饶恕也从来不意味着遗忘,饶恕更是为了记住:在受害者解脱的同时,避免更多的人重蹈覆辙,再次经历苦难与伤害。

归根结底,真正的饶恕,必定根植于对上帝的信心!因为人,只有具备信心时才有力量,才有资格去谈论饶恕。


 


浏览(160)
thumb_up(2)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