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节选2 哪里还有狗?
发表时间:+-
《墓碑》节选2 哪里还有狗?
1999 年9 月10 日,在信阳狮河宾馆,71 岁的余德鸿(1959-1960 年任信阳地区专员张树藩的秘书)向本书的作者回忆说:
粮食被征购走了,秋收刚过农民就没粮食吃。我们到遂平县石寨铺检查农业生产,路经青石桥大队,想住在这个大队里。大队长慌得不得了,我们说:“简单一点,随便弄点吃的就行。”一直到晚上9 点半他才端上吃的来,是几块南瓜做的糊糊。大队长说:“瞒也瞒不住了,你们不来我们南瓜糊也喝不上了。食堂停伙几天了,我找遍了全村才找到这两个小南瓜纽纽。”我们到息县东岳庙公社王庙大队,已经下午5 点半了还没有人下地。为什么不下地?
农民说:“今天的饭还没吃呢!”我们还看到两棵榆树被砍倒,树皮被剥光,有人还一边剥一边吃。第二天到唐坡,高梁还没有打苞,就把秫杆青的吃了。这还是秋收过后不到一个月的情况。以后的情况更惨了。
不久,食堂基本都停了。到了农历10 月草根树皮吃光了。以后就大量饿死人。我家在淮滨县防胡,回去两次。阴历年前从包信到防胡几公里路边看到6具尸体,回到离我家5 公里的防胡两边死人一片,100 多具尸体在野外没人埋,走到河塘两边的苇塘里,又看到100 多具尸体。外面传说尸体被狗吃了,还说狗吃人吃红了眼。这是不符合事实的,狗早被人吃完了,那时哪有狗?
开始死了人就抬出去,放在门板上用牛拖走,后来就抬不动了。防胡西边的刘长营村,一家姓杨的,大人死了没抬出去,剩下3 个8-12 岁的小孩靠吃大人的尸体维持了几个月。
后来从他家清理出一堆人骨头,孩子说人的脚跟和手掌最好吃。
(杨继绳《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第一章 《祸起中原》第一节《信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