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

注册日期:2024-10-16
访问总量:44235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从对预制菜的诘难谈起


发表时间:+-

沙莎


对预制菜的质疑与跟风指责,折射出部分公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困境。人们被“科技狠活”之类的诘难牵着鼻子走,却忽视了问题的本质。


“科技狠活”, 即添加在食品中的各种chemicals。 化学添加剂确是个问题, 但不是预制菜特有的问题, 在预制菜出现之前的多年就有了。现制菜的食材,  鸡鸭鱼肉蔬菜水果, 甚至米面, 都可能有科技狠活。时不时冒出的社会新闻和一年一度的CCTV315  节目, 对此都有曝光。按常识判断, 预制菜的食材与现制菜的食材应该基本无异。


由于预制菜需要保藏, 可能会添加一些防腐剂,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大概有两种情况:一是需要冷冻冷藏的预制菜, 可以不加防腐剂。 另一种是真空包装室温保存的, 可能需要防腐剂。但这种为了方便室温保存而添加防腐剂的做法, 也不是预制菜特有的。常见的室温保存的食品,如袋装牛奶,果汁,方便面,月饼等等, 也都有防腐剂。


所以,就科技狠活而言,预制菜并不比现制菜更让人担心。而且, 就整体卫生而言, 预制菜可能会好于现制菜。毕竟 ,大规模大批量生产预制菜的场所, 总得有一个干净的环境和正规的操作流程。而准备现制菜的餐馆,其后厨的卫生状况就不好说了。


对预制菜的盲目指责,不过是社会上人云亦云现象的冰山一角。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跟风,导致人们不会讲道理,也听不懂道理。这种现象在所谓的“高等教育”人群中也普遍存在,令人忧虑。


当年的哈佛博士事件,正是这种缺乏独立思考、盲目跟风的社会氛围的缩影。中国青年报对陈琳博士的人格谋杀之所以得逞,部分原因在于公众普遍缺乏质疑精神和独立判断能力。二十多年过去了,正义仍未伸张,其部分原因依然在于公众的麻木不仁。

浏览(301)
thumb_up(1)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