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象形释义:曹
曹 = 東 + 東 + 曰。
你可能会问:曹字里哪有“東“字?
这就是学汉字只学宋体字的缺陷了,如果我们回溯到甲骨文,就会发现曹字有两个东(東)字,一个口字。
曹的甲骨文
那你又会问:不是说曰字吗?怎么是口字呢?
口的功能除了吃,就是说(曰)。所以有时候,口字的意思就是曰,比如曹的甲骨文中的口就是说话的意思。从曹的金文开始,所以曹字下面都是曰。
这又说明一个道理:学汉字如果不学汉字演变,那么即使学了甲骨文的汉字象形,仍然可能出现误解的情况。
我们在前面的陈字讨论中介绍了东字,在讨论吴字的时候解释了口字,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回看这两个字的讨论。
现在来看曰字。
曰的甲骨文
下面是口,上面一横是指事,表示口在说话,而不是一张闭着的嘴。为什么这一横不放进口里?那就变成了“甘”字了。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讨论甘字了。
曰的金文
下面是口,上面的一横右边与口连在一起,但另外一边没有,表示与口有关,可以理解为舌头在动。没有封口,表示是在说话,有气流出来。
曰的小篆
下面的口没有封,可能表示是舌头在动。上面没有封的原因已经在解释金文时说了。
曰的隶书
上面封口了,但中间没有封,可以理解为舌头在动。这是曰字除了写的短平以外,与日字的重大区别,很多人并没有主要到这个地方,因为不理解。
那么现在可以开始讨论曹字了。
曹的甲骨文
并排两个东,下面是口。东这里是主人的意思(东家),两个主人?古代把官司中的原告与被告方称为两曹,他们在法庭上是平等的,所以用两个并列的东表示。下面是口,就是用口在法庭上辩论,也可以是判案的官员。
三曹对案:指审案时原告、被告与证人三方同时到场对质。
曹就是古代的官府衙门,审理,判决案件的地方。
阴曹地府:古人们相信阴间审判的地方。
曹的金文
上面两个东(東),下面是一个曰,就是说话。为什么从口改成曰?口有两个意思:吃,说。曰只有一个意思:说。用曰代替口,就明确表明了这里的意思是说,是争辩,不是吃。
曹的大篆
与金文相似。
曹的小篆
上面两个东(東),下面是曰。
曹的隶书
上面两个东(東)字合并了,使得人们很难想到这是两个东(東)字。下面是仍然曰。
上期《百家姓象形释义:陈》
https://blog.creaders.net/user_blog_diary.php?did=NTI1Nz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