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e

注册日期:2012-01-13
访问总量:237905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中国民众的政治成熟只相当欧洲中世纪


发表时间:+-

今天中国民众政治成熟程度只相当欧洲中世纪——从中国人“好皇帝”的追求看中国社会

中国民众的政治心理至今停留在中世纪水平,依旧追求“好皇帝”,而非“好制度”。中国已是经济大国,但政治文化依旧幼稚。民众对政治的期待与判断,往往不是建立在制度理性之上,而是寄托在个别统治者的德行和作为上。这种“明君情结”,在历史和现实中都反复出现,成为中国政治成熟的最大障碍。


中国历史中的“好皇帝”情结

这一心理最早起源于尧舜禅让的传说。中国人从一开始就将政治合法性建立在“贤君”身上,而不是制度约束之上。民众相信社会安定与兴盛取决于君主个人的德行,而非制度运行的可靠性。历代明君的塑造更是加深了这种心理:唐太宗、康乾盛世成为“黄金时代”的想象,朱元璋等开国皇帝以“勤政”或“严刑”立威,赢得百姓“清官皇帝”的形象。与此同时,昏君暴政的存在却反而强化了民众对明君的渴望。隋炀帝、明末亡国之君等例子,本应让民众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但在中国却得出相反结论:坏皇帝更凸显好皇帝的必要,社会寄望更集中于“天子个人”。逻辑悖论由此形成。


欧洲中世纪与启蒙运动的对比

欧洲中世纪与中国相似。王权神授,农民祈求好国王,与中国百姓跪求青天如出一辙。中世纪欧洲同样在“贤王”与“暴君”之间循环。不同的是,欧洲最终完成了突破。英国光荣革命使王权被议会约束;美国独立战争确立了宪政共和制度;法国大革命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彻底摧毁了旧制度。思想革命是转折点。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提出主权在民,洛克强调政府是人民的代理人。欧洲民众由“臣民”转变为“公民”,完成了心理上的现代化飞跃。


当代中国的“中世纪回声”

今日中国,民众的政治心理仍停留在“中世纪回声”中。反腐热潮就是典型表现。百姓将希望寄托在最高领导人身上,幻想“只要皇帝知道了,就会清明天下”。然而反腐往往沦为政治斗争工具,没有独立司法、自由媒体和权力制衡,反腐只能随领导人意志而起落。制度缺陷不但未被意识到,反而被“明君幻想”掩盖。社会心理普遍将最高领导人视为父母官与包青天的结合体,把政治参与理解为“向上请愿”,而不是公民权利的主张。这正是中世纪欧洲农民心理的翻版。


海外中国人的“强人迷信”

即使走出国门,中国人的“明君情结”仍然顽固存在。留学生和新移民在西方享受自由,却常常为中国的“强力政府”辩护,甚至讥笑民主“太乱”。这种现象的根源是文化烙印:中国教育缺乏逻辑和启蒙思想,长期灌输权威崇拜,导致臣民心态根深蒂固。海外中国人依旧在“等待明君”,缺乏主动争取公民权利的意识。与之对比,欧洲民众经历启蒙思想的熏陶,才逐渐完成由臣民到公民的心理蜕变。中国人即便身处自由社会,也未完成这种转型。


政治启蒙的缺席与未来的出路

中国近代虽有“五四运动”,但并未真正完成思想解放。鲁迅批判的“奴性”至今仍是现实写照。要走出中世纪,必须实现观念上的革命。首先是公民意识的培养,其次是制度建设必须取代个人崇拜。权力必须受到宪法的约束,必须有司法独立和媒体监督。没有制度约束,“好皇帝”依然会沦为“坏皇帝”。真正的突破只能来自观念革命:从“好皇帝”到“好制度”,从“臣民”到“公民”。


结论

今天的中国政治心理仍等同于欧洲中世纪。只要“好皇帝”的幻想继续存在,中国就无法走向现代。欧洲已经通过启蒙和制度革命摆脱了这种心理枷锁,中国却仍在原地踏步。未来中国社会能否真正成熟,关键不在等待某个“好皇帝”,而在于全民完成由臣民到公民的根本转变。这才是走出中世纪的唯一道路。



浏览(1169)
thumb_up(12)
评论(6)
  • 当前共有6条评论
  • 101Beijing

    作者以为欧洲中世纪结束于英国光荣革命,缺乏常识。

    屏蔽 举报回复
  • 无云夜空

    中国民众和世界各国差不多的,尤其和东亚各国和地区非常相近,比如日本,韩国,台湾。中国人也追求普世价值和自由、民主、法治的制度,从台湾的政改,香港的追求,包括文革后从中国共产党高层到普通民众渴望政改的追求中,甚至从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中都能看出这样的趋势。可惜因为各种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原因,中国目前处于似乎和世界的趋势不符合的状态。这不是民众的问题,是社会精英的问题,尤其是共产党高层决策造成的。目前怎样在保障经济和科技继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有序、稳定而又适当地推进政治改革,让人民享有更大自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政改做得好一定会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民族史上重要的繁荣。

    屏蔽 举报回复
  • 水蛇 回复 山货郎

    社会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纷繁的学科。很容易进入,但你说,我学成了,可以毕业了,那是胡扯。有些人一知半解,不继续深耕,研究,却喜欢下结论,扮演教师爷。

    什么叫政治成熟度?你对政治成熟度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这种简单的,将完全有别的东西放在一起,东北人称:乱炖。

    屏蔽 举报回复
  • 山货郎
    ”今天中国民众政治成熟程度只相当欧洲中世纪。。。。“

    这句话可以改成:“今天美国民众政治成熟程度只相当中国文革。。。”, 说的通吧? 

    政治觉悟是民众对于政府的期待,现在中国民众注意力95%在经济层面,就业,房贷,子女教育等等,政改能够帮助民众还房贷吗? 能帮助民众子女进好大学吗? 能够帮民众付医疗账单吗? 进过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众的自由民主已在经济层面实现,政治自由不是当前的民众主要诉求。更何况民众求稳的心态比任何时代都要强烈。

    美国现在倒好,民众开始质疑自己的政体,选择性的执行第一修正案,呼唤把美国转变为基督国家,用教义替代法律,一向有政治洁癖的选民主动放弃了对于领袖的道德监督。。。

    你自称是哲学学者,可明显没有学到哲学的基本规则,事情本质是寻求其合理性,即使在外表上看上去如何不合理。白纸运动就是极好的例子,人民的生存权一旦受到威胁,人民就会要求政府改变,这是挡不住的,认可能够被征服阻挡的政治需求要么就是需求本身不够强烈,或者不能代表主流民意。

    屏蔽 举报回复
  • hare 回复 阿妞不牛

    基本同意阿博。不过我认为“幸亏”二字有商榷。中国人没有精神信仰,骨子里是一个“物质民族”。所以早晚中国要走实惠路线,不可能像朝鲜那样严格恪守什么原则。当然朝鲜的今天还有其他文化因素影响。现在的问题倒不是中共的专制还能存在多久,逆世界民主大潮而动。而是,中国即使共产党倒了,中国的政治力量各派也很难达成和平发展共识。根本原因在于,普遍缺乏理性,这一更深层的问题。

    屏蔽 举报回复
  • 阿妞不牛
    好文。中国没有经历启蒙运动文艺复兴,也没有俄罗斯和日本那样正面的大量吸取启蒙运动以来的思想理念,反而是在短命的洋务运动之后坚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比奥斯曼帝国还拒绝接受真正的科技理念。大清作为世界最大甚至最富有的国家,实际上是类似于欧洲人进入美洲时的印加帝国。更有甚至,比纳粹法西斯还反动荒诞的马列被引进中国,经毛泽东与秦制商鞅奴役民众之蛊术结合,中国实际上就是一个放大的金朝鲜—-一个大娃娃头下面匍匐着一地毛脑壳。辛亏邓小平的改开把实用的西方科技引进去了,如同奥斯曼帝国晚期引进西方科技建起了空军,但是共产化毛化的毛脑壳,恐怕就靠一头猪趴在树上做天蓬元帅到死不下来。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