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问题与中国社会经济
台海问题与中国社会经济
多伦多地产经纪 李 郡
中国社会经济正面临多重下行压力:房地产过剩、金融机构风险、内需不足、产能过剩、俄乌战争、中美贸易战、去风险化,以及台海局势等。这些因素相互叠加,推动经济下行。其中,台海局势潜藏极大风险,若处理不当,或导致经济倒退数十年,甚至国家分裂。
台海问题实质是两岸关系问题。过去三十多年,台湾和香港为内地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台资企业如富士康推动产业升级,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不断为内地引入资金与技术。两地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
如今,中国开始“拆桥”,先是限制香港的国际金融地位,再是收紧与台湾的联系。此举短视且危险。中国经济未必“过河”,稳定的香港和自由的台湾,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回归初期,中国承诺“港人治港,50年不变”,保障香港繁荣稳定,促进内地资金流入。但近年来推行国安法,改变了这一局面,导致香港国际地位下降,金融中心功能弱化。这对内地城市如深圳产生负面溢出效应,未来可能面临房价下跌与经济放缓。
台湾社会在民主转型中迅速发展,科技产业领先全球,尤其是台积电的芯片技术遥遥领先内地。保护台湾的社会生态环境,实质是维护中华民族高科技产业的全球竞争优势。
台海战争风险不容忽视。美国、日本等国坚决反对武统,若冲突升级,势必造成两岸双输局面。中国若陷入持久消耗战,社会经济及国际形象将遭受重大损害,几十年改革成果化为乌有。即使无战事,军演常态化也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解决两岸问题的根本依赖诚信与双方可接受的政策,而非军事手段。当前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如房地产泡沫、金融风险、国际压力及台海局势,本质上都是诚信与政策稳定性的体现。若当初严格执行“港人治港”政策,市场信息透明,中国或不会陷入目前的内外交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