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战:中国的欲擒故纵
芯片战:中国的欲擒故纵
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高风险竞技场中,半导体作为人工智能革命的核心动力,英伟达公司(Nvidia Corporation)无疑是无可争议的王者。然而,在2025年9月15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对这家芯片巨头投下了一枚震撼弹,宣布初步调查发现英伟达在2020年以69亿美元收购以色列网络技术公司Mellanox Technologies时违反了中国反垄断法。 此举发生在中美贸易谈判进行中,引发了人们对科技战升级中报复性行动的猜测。9月17日,英伟达股价在早盘小幅下跌,反映出投资者的不安,但更广泛的影响远超股市波动。这是否是真正的反垄断执法,还是施压华盛顿的战略伎俩,亦或是古语“欲擒故纵”的地缘政治算计?本文基于事实、依赖关系、黑市现实以及两国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博弈,进行深度细致分析,揭示出一场芯片既是武器又是筹码的冲突。
英伟达的霸主地位与中国贪婪的需求
英伟达崛起为“世界上最火热的公司”并非偶然。其GPU,尤其是H100和更新的Blackwell系列,是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的金标准,推动从ChatGPT到自动驾驶的一切应用。在2024财年,英伟达营收飙升超过600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销售——主要是AI驱动——占80%以上。中国曾是关键市场,2022年占英伟达销售额的26%,但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而锐减,却仍是一个诱人的奖品。中国科技巨头如华为、百度和腾讯迫切需要英伟达的技术,以在全球AI竞赛中竞争。
讽刺之处在于:中国目前无法本土生产可比的先进芯片。这源于半导体供应链的基础瓶颈。先进芯片制造需要荷兰ASML公司的极紫外(EUV)光刻机,该技术通过瓦森纳协定和双边协议实际受美国出口许可控制。没有EUV,中国代工厂如中芯国际(SMIC)停留在7nm节点,远落后于台积电(TSMC)的3nm和2nm工艺,而英伟达依赖后者。因此,北京的自力更生口号在短期内空洞无力;英伟达的芯片——或如AMD的替代品——对中国AI雄心至关重要。
反垄断调查:正当不满还是政治杠杆?
SAMR公告的核心是英伟达2020年的Mellanox交易。中国监管机构批准收购时,施加条件以防垄断捆绑:英伟达不得将Mellanox的InfiniBand网络技术与GPU捆绑,并需确保与竞争对手的互操作性。初步调查声称英伟达违反了这些,可能抑制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竞争。 SAMR已升级为全面调查,可能持续数月,导致罚款高达英伟达中国营收的10%或强制剥离——尽管尚未指定处罚。
英伟达迅速回应,确认遵守并承诺合作,这与其处理全球审查的姿态一致。 CFRA Research分析师Angelo Zino等视此为“新常态”,建议投资者忽略之,因为英伟达已从预测中剔除中国销售。
然而,时机引人注目。调查在华盛顿中美贸易谈判第二天公布,关税和技术转移是议程焦点。 特朗普总统最近声称谈判进展,包括一项有争议的安排:美国将从英伟达H20芯片对华销售中抽取15%营收,以换取出口许可,这加剧了争议。 批评者谴责这为损害国家安全的交易,但它突显限制的流动性。就在几周前,2025年7月,美国允许英伟达恢复H20销售——这是一款为中国降级设计的芯片,以规避对更强大型号如A100的禁令。 如今,报告显示中国已禁止其企业购买英伟达AI加速器,促使CEO黄仁勋公开表达失望。 这种政策乒乓体现了华盛顿与北京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博弈。
美国出口管制:削弱中国还是自伤美国?
自2022年10月起,在拜登政府(特朗普延续)下,美国如手术刀——有时如大锤——挥舞出口管制,针对中国获取AI赋能技术。高带宽内存(HBM)芯片——英伟达GPU的关键——和先进节点受限,迫使英伟达开发中国专用变体如H20(性能降低),以及传闻中的Blackwell衍生品,其性能更强。
意图明确:减缓中国军民融合的AI,从监控到高超音速导弹。然而,英伟达本身辩称这些管制未阻碍北京进步;它们仅“扼杀美国经济和技术领导力”,将市场份额让给本土对手如华为的Ascend芯片。 中国回应?通过“中国制造2025”计划大量补贴,注入数十亿美元给寒武纪和壁仞等公司。但这些落后:华为最新AI芯片在基准测试中仅为英伟达H100的1/3。北京无法“容忍”完全放弃美国技术;充其量转向AMD——另一家美国公司,也面临类似审查。
这种不对称助长了调查的战略意味。通过针对英伟达,中国表明不会被动受害——它愿用监管工具提取让步,或许在贸易谈判中放松H20禁令或批准Blackwell销售,以换取反垄断宽容。
影子经济:黑市走私与非法需求
合法渠道受阻,需求催生创新——和非法。自2025年5月起,估算价值10亿美元的受限英伟达AI芯片,包括旗舰B200,已走私进入中国。 管道复杂:芯片从美国或台湾运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或越南的中介,然后通过“幌子公司”转至中国数据中心。 美国逮捕行动凸显风险——走私者根据出口管制改革法面临最高20年监禁——但执法漏洞百出。中国深圳等地企业修复并重新利用禁运芯片,灰色市场组件繁荣。
这种地下贸易凸显英伟达供需失衡:全球短缺意味着黑市溢价2-3倍,资助犯罪网络同时维持中国AI推进。北京最近禁止本土购买英伟达设备旨在扼杀此市场并提振本地,但执行不力——科技巨头通过代理悄悄囤积。 此处的博弈多面:美国管制旨在扼杀供给,但走私确保流动,而中国调查分散对其自身弱点的注意力。
战略操纵:“欲擒故纵”在行动?
中国成语“欲擒故纵”捕捉了调查本质。通过佯装监管愤怒,北京可能诱使英伟达(及美国)让步——或许在贸易谈判中放松EUV技术或HBM管制。这是一记经典佯攻:表面强硬反垄断以凝聚国内支持,私下谈判准入。X平台讨论呼应此点,用户指出调查与贸易谈判一致为“中美科技战升级”。
相反,华盛顿出牌:特朗普的H20协议,若属实,将管制货币化,将国家安全转为营收。但这风险疏远盟友如荷兰(ASML所在地),并邀来中国反制,如稀土出口禁令,可能瘫痪美国芯片厂。
影响:对英伟达、市场及全球秩序
对英伟达而言,调查是麻烦而非灾难。中国销售已在2022禁令后清零,向欧洲多元化(如谷歌在英国的50亿英镑AI投资)和超大规模云如微软缓冲冲击。 股价波动持续——9月17日跌0.5%至176.87美元——但长期AI需求从推理、代理AI和更广采用强劲,瑞银的Mark Haefele称。 竞争者如AMD(跌0.4%)和Broadcom感受到涟漪,但双寡头持久。
更广中美关系摇摆:这种针锋相对侵蚀信任,可能溢出至电动车或生物科技关税。全球上,它碎片化供应链——台积电在亚利桑那扩张,但成本升30-50%。对中国,调查争取时间缩小差距;到2030年目标70%自给,但美国管制可能延后数年。
中国对英伟达的反垄断炮火不止是监管戏剧——它是超级大国虚实博弈中的一记妙手。实地事实——美国管制、中国依赖、黑市交易——描绘出相互保障破坏的图景。北京无法放弃英伟达技术而不瘸腿其AI梦想,却挥舞调查如天鹅绒手套包铁拳。华盛顿则收紧绞索,但风险自缢。在这场棋局中,无速战速决的将死;期待更多佯攻,世界注视AI未来悬于一线。投资者、决策者和科技领袖须穿越此雷区,那里最热芯片点燃最冷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