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老狼《丑陋的中国皇帝》系列四六——背叛邓小平毁灭中国民主前程的赵紫阳
巴山老狼《丑陋的中国皇帝》系列四六——背叛邓小平毁灭中国民主前程的赵紫阳
赵紫阳是红朝开国后坐上皇帝大位时间最短的一位。从1977年一月代理中共总书记到1999年六月下台仅两年半的时间。
赵紫阳1919年生于河南滑县桑村乡赵庄。原名赵修业。父亲赵廷宾,字良乡,又名秋喜,家中殷实,有粮田数十亩,是当地有名的地主。他平日乐善好施,得村民爱戴。与发妻刘氏得一子,即赵修业。1927年赵修业进入位于桑村乡的县立第十七小学读书。1932年6月在桑村小学宣誓加入中国共青团。其介绍人就是校长杨庆然和两位教员胡敬一、聂真三,三人均为中共地下党员。因中共发动的滑县暴动和其他起义遭镇压,地下党组织解散,赵修业与组织失去联系。
1932年秋天,赵父送赵修业到县立第一小学读书。1933年夏天,赵成功考取开封的省立初级中学(今开封高中),中学时期,他成绩优异,多次获得校方颁发的奖学金。1935年北平的“一二、九”运动爆发,赵修业与同学参加了声援北平学生的活动。
1936年,赵修业考入武昌高级中学。在武汉,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赵紫阳。
1937年,芦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状态。时年十八岁,正在武汉读书的赵紫阳因战争辍学,返回家乡组成抗日团体,1938年2月赵紫阳再次与中共组织取得联系,之后被中共派往冀鲁豫省委党校学习。三个月后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赵紫阳学习结束回到滑县,年仅20岁的他被中共委任为滑县工作委员会书记。1939年春,滑县工委改称县委,赵紫阳改任县委书记,拥有不小的地盘和地方武装。小小年纪就成为中共一县之党首,预示其今后前途无可限量!
1939年,在赵紫阳的策动下,他的老同学、原中国国民党籍的滑县县长陈曙辉率军投靠中国共产党,宣布脱离国民党领导,接受中国共產党的改编。这是20岁的赵紫阳投身中共后为中共立下的第一功!有了这第一桶政治金,赵紫阳更受上级高度重视。 同年6月,赵紫阳上调成为中共豫北地委宣传部长。他也因此认识了宣传部的女干部梁伯琪,两人结为夫妻。
1940年6月,任中共晋豫鲁冀边区第二地委(后改为第六地委)书记。1943年改任中共豫鲁冀边区第四地委宣传部部长。同年7月,赵紫阳在滑县开展僱佃贫农运动和减租减息运动,调动了地主和农民的积极性,其滑县建设的经验受到邓小平等人的赞赏。至抗战胜利时,赵紫阳已经成为中共党内颇具名气的中层领导人。
1945年8月后,中共中央任命他为地委副书记兼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同年春天,中央局书记邓小平在山东冠县举行的土地改革问题的座谈会上特别肯定赵紫阳在滑县的土改经验,并将赵紫阳的经验推广到中央局的所有辖区,赵紫阳也因此在当时被称为“土地问题专家”。
1946年5月,中共中央指示在全国的解放区开展大规模土地改革,已经创造出滑县成功的农民运动经验的赵紫阳再次受到重视。刘邓大军攻克滑县之后,滑县成为解放军的重要后方。赵紫阳再一次回到滑县,主持彻底的土改运动。在赵紫阳领导下,滑县的土地改革运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滑县土改最大的事件就是赵紫阳的父亲赵廷宾在儿子领导下的农民运动中被活活斗死!不知道赵紫阳对自己亲生父亲被自己所发动的农民运动斗争而死是什么样的心情?或许此时的赵紫阳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有真诚的阶级斗争理念,面对斗死的父亲想到的不是血浓于水的父子亲情,而是刻骨的阶级仇恨!斗死身为阶级敌人的父亲后,自己的革命理想就会实现了!
1947年秋,赵紫阳率地方部队随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南下,中共中央任命他为中共桐柏区党委副书记兼桐柏军分区副政治委员。12月,中共中央中原局批准成立桐柏区党委和桐柏军区,赵紫阳任军区副政委和兼任中原局副书记。投身中共不到十年的赵紫阳快速成长为中共高级干部了!只是赵紫阳这个中原局的副书记资历太浅,可能有很多资深的长征大员完全不服。1949年3月赵紫阳被降级改任中共南阳地委书记兼南阳军分区政治委员。
1949年10月后,赵紫阳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常务委员、秘书长、农村工作部部长、副书记等职。1950年,再次担任河南省南阳地区地委书记。1951年4月,赵紫阳南调广东工作。
当时军队要人叶剑英任广东省委书记兼人民政府主席,他的两名主要下属古大存和方方主持土改。他们根据广东独特的社会和歷史现实,主张“宁慢勿乱”,颁布了《广东土地改革实施办法》,对广东土改实行较温和的手段路线,给大多数地主家庭以生活出路,不作过分清算。
赵紫阳抵达广州之后,很快就被任命为中共华南分局秘书长;1951年5月被增选为中共广东省土地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为方方。而陶铸任华南分局第四书记。他们上任后,对广东的“温情主义”式的“和平土改”感到不满,加上当时的地方干部和南下干部的矛盾尖锐,南下干部受到地方干部的排斥,他们打算仿效北方放手进行“疾风暴雨式”土改的意愿也受到地方干部的阻挠。 陶铸、赵紫阳向中央写了关于广东土改的报告书,认为广东土改工作落后,干部不纯。
陶铸和赵紫阳的告状信得到毛泽东的坚决支持。1952年,毛泽东向广东发出了“依靠大军,依靠南下干部,由大军和南下干部挂帅”的土改政策。毛泽东的指示使广东的政局形势发生逆转,叶剑英和方方作了检查被调离了广东,古大存的职权也被架空。陶铸升任华南分局第二书记,主持全面工作;赵紫阳稍后也升为华南分局副书记,兼分局农村工作部部长,主持土改。陶铸依仗手中毛泽东的尚方宝剑,开展了整顿干部队伍和“反地方主义”的运动,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赵紫阳作为陶铸最得力的助手,从严从紧执行急进的土改政策,使得广东的斗地主土改运动搞得轰轰烈烈。
1953年11月,毛泽东一声令下,全国开始了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村出现了屠宰牲畜、砍伐树木、变卖生产工具等情况,令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赵紫阳在广东坚决执行了毛泽东的指示。大搞合作化运动。直到1956年宣布合作化运动胜利完成。
1958年毛泽东发动“大跃进”。陶铸是毛泽东大跃进运动的得力干将。1959年1月中旬,陶铸到东莞调研后得出的结论:生产大队隐瞒和动用了由公社统一管理的粮食和资金。与此同时,赵紫阳到雷南县考察后认为雷南有瞒产问题,必须开展反瞒产运动。2月,赵紫阳越级上书毛泽东报告“反瞒产”的经验,毛当即批示将赵紫阳“反瞒产”经验向全国推广!赵紫阳“发明”了“反瞒产”大棒并双手奉献给毛泽东!毛泽东把这“反瞒产”大棒发到全国中共大员手上!此后各级共产党官员挥舞“反瞒产”大棒,强行抢夺农民粮食,导致在其后三年中,中国五千多万农民活活饿死的惨剧发生!赵紫阳对这一惨剧的发生负有至少百分之五十的重大罪责!虽然此后赵紫阳经调查研究建议中央停止“反瞒产”。但在那个“宁左勿右”的年代,大罪铸成,几千万饿死的农民已经不能复生矣!
在饿死几千万人后,中共于1962年初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刘少奇主持对大跃进进行了系列的纠正工作。赵紫阳又紧跟刘少奇,推行“联系产量责任制”。到1963年,中国经济有所好转。
1965年初,陶铸专任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46岁的赵紫阳升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
1966年4月,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前夕,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兼任广州军区政委的陶铸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突然被提升,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宣部部长。坐上了中共第四把交椅,排名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和周恩来。赵紫阳私下曾劝说过陶铸,说北京局势凶险,这工作不适合他。但毛泽东钦命陶铸赴京担任打倒刘少奇的首席打手,陶铸岂能推脱?只能前往。
1967年1月4日,陶铸倒刘不力,被扣上中国“最大的保皇派”罪名而被毛泽东打倒。作为与陶铸共事十多年的赵紫阳受到牵连,被扣上了“陶铸在广东的代理人”的罪名被打倒。并被扣上八大罪状:
其一:两面三刀,打着红旗反红旗;
其二:配合国内外阶级敌人,猖狂向党向社会主义进攻,大刮单干风,破坏人民公社制度;
其三:用评功摆利,代替阶级斗争,疯狂地推行刘少奇的明左实右路线,破坏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其四:打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招牌,推行修正主义路线;
其五:顽固地坚持刘、邓、陶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妄图拒绝无產阶级文化大革命;
其六:庇护牛鬼蛇神,陶赵互保,蛇鼠一窝;
其七:大耍象征性夺权的阴谋;
其八:地主阶级本性不变,沉醉于发臭、腐烂的资产阶级生活。
1970年6月30日,被打倒的赵紫阳和夫人梁伯琪以及两个十六七岁的子女被下放到湖南省连源县湘中机械厂劳动。
1971年,毛泽东开始处心积虑要打倒林彪。如果林彪倒台,自上而下的高层各级大员又有一次大洗牌。毛泽东提前作林彪倒台的准备工作,提拔和解放大批干部,以备林彪倒台后充实留下的官场真空地带。5月赵紫阳被毛泽东“解放”出来,任内蒙古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1972年赵紫阳再次回到广东,被任命为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兼广州军区政委。
1975年初,重新执掌中国大权的邓小平任命赵紫阳主政四川。10月赵紫阳担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随后毛泽东发起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打倒了邓小平。赵紫阳受到牵连,1976年2月14日,赵紫阳被点名批判搞复辟倒退。
万幸的是毛泽东几个月后就一命呜呼。随后邓小平复出。赵紫阳在邓小平全力支持下大抓四川的经济工作。1977年四川风调雨顺,全省粮食总产量比1976年增长10%。1978年,赵紫阳在邓小平支持下,进一步放宽农村政策,将农民的自留地面积扩大至总耕地面积的15%左右,并支持农民包产到户。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广,赵紫阳又率先在四川进行了全国最早的人民公社改建乡政府的试点。当时赵紫阳领导的四川与万里领导的安徽遥相呼应,揭开了中国农村大改革的序幕!当时中国有一句最有名的民谣:“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
赵紫阳在四川进行农业改革的同时,也在探索工业改革,他在工业上实施的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方针和相配套的14项政策使试点企业真正成为主体,释放了企业的活力,为促进工业发展,又出台了对新的社队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三年内免征所得税,对政策性亏损的产品实行定额补贴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积极促进了四川工业生产和商业流通服务的恢复和发展。
邓小平在取代华国锋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之后,将赵紫阳的“四川经验”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样板,推广到全国。
客观地说,邓小平对赵紫阳的一生有知遇之大恩。赵紫阳在贵人邓小平的扶助下,仕途一帆风顺。从1943年赵紫阳在滑县搞土改受到邓小平的赞赏后,邓小平对赵紫阳一直极为关注。赵紫阳在邓小平手下搞地方工作也一直得心应手。1975年邓小平特意将赵紫阳调到家乡四川主政,赵紫阳也不负邓小平期望把四川工作搞得有声有色。1977年邓小平提拔赵紫阳为中共“十一大”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8年2月提拔赵紫阳任全国政协副主席,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拔赵紫阳为政治局委员。1980年2月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接任华国锋总理的不二人选。1980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80年9月,取代华国锋任国务院总理。1981年6月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任中共中央副主席。
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届一中会上,赵紫阳任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共政局进入了是进入了邓、胡、赵时代!这是中国史家称之为“黄金十年”时代!
在中共统治中国六十多年间,唯有邓、胡、赵时代的中国是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充满激情、充满阳光的年代。胡耀邦任总书记时,因平反冤、假、错案让上亿人从政治的阴影中走出来,理顺了民心。政治上的束缚较为宽松,不轻易地对不同意见者扣上反党政治帽子,党内富有民主气息,不同意见可以正常交锋。许多对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限制都有所放松,允许知识分子自由表达意见。赵紫阳任总理期间,对中共从苏联全盘引进的经济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农村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自1980年到1984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提高了50%。从根本上解决了毛泽东时代遗留的大饥荒问题。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巨大成就。在工业方面促使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大胆引进并推动设立股票市场和期货交易,主导加入关贸总协定(即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的总体设计,积极支持习仲勋等人在沿海省份建立的经济特区。为了进一步引进外资,创造出口, 1979年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1982年推出“减税让利”、1984年“利改税”、1986年“企业承包”、1988年搞“股份制试验”。一步步引领中国从计划经济的困境迈向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坦途。
一九八六年初,世界第一个共产专制国家苏联的戈尔巴乔夫首倡共产主义国家的政治改革。邓小平受到启发,于当年六月两次公开提出了中国要进行政治改革的问题。随后半年中,胡耀邦对邓小平政治改革呼吁没有一句回应,反而在对香港记者陆悭说邓小平等老人应该退休的事,邓小平大怒,提前将胡拉下马。赵紫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被邓小平推举为中共中央代总书记,同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赵紫阳正式升任中共总书记,并任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1988年4月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
邓小平把赵紫阳扶上台的初衷是:让相对成熟、稳重的政治家赵紫阳根据邓小平设想的中国政治改革的进程,把中国的政治改革大大地向前推进!赵紫阳刚坐上总书记的宝座不久,就在邓小平的同意下,下令停止进行所谓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并对一些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有牵连的知识分子进行了保护。从这一角度看胡耀邦的下台其根本原因并不是邓小平公开宣称的“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力”问题。而是向香港记者说要邓小平退休而得罪了邓小平。
赵紫阳任总书记后,在邓小平的同意和强力支持下,政治上实施比胡耀邦更加开明的政策,包容不同的思想观点,引导中国跟上世界民主、进步的潮流,给中国社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中国的文学界、史学界、理论界、新闻界、教育界等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一大批对现实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批判的作品问世,引起了社会的各界的强烈反响。各种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建议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政治改革”成了中国人民议论最多的话题。
一九八七年,包遵信、金观涛等人主编一套丛书:《走向未来》。丛书就世界走向、人类价值观、中国如何跟上历史发展潮流、中国未来发展方向、民主、人权、自由、科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丛书在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日后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的爆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一九八八年六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六集电视政论片《河殇》。此片由苏晓康、王鲁湘、张钢、谢选骏、远志明撰稿,经中共广播电视部副部长王枫批准播出。此片对传统的中华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呼唤全民族对历史和现实的反省意识,提出中华文化只有吸收世界一切先进的东西才能走向新生。
《河殇》的播出在中国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国外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其威力不亚于爆炸了一颗政治原子弹。学生、工人、农民、士兵纷纷来电、写信,赞扬《河殇》。专家、学者们纷纷发表评论高度评价《河殇》。国外华侨、留学生和外国的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们也从此剧的播出认为中国将会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
赵紫阳对《河殇》一剧大加赞赏。接见外宾时,在外国人面前也对此剧大大地夸奖一番。并把此剧录像带作为礼品送给国外友人。
一九八八年五月四日,方励之与其夫人李淑娴(北大物理系讲师、海淀区人大代表)出席庆祝“五四”运动六十九周年大会。并宣布由他亲自主持的“民主沙龙”正式开场。方励之在会上说:“我现在活得很自在,……不同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法,……现代化不分国界。”方励之等人发起的北大“民主沙龙”对国人的启蒙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九八八年六月,方励之接受香港《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最大的问题是中共的独占体制,唯有变革公有制为私有制是根本方法。”
一九八八年九月六日,香港时报发表了《方励之谈大陆知识分子处境》一文。文中说:“大陆知识分子争取民主的长期目标是多党制的民主制度,近期的目标是实现必要人权,争取言论、思想、新闻等自由。”
刘宾雁先生被中共除名后,一直在努力想创办共产专制下的第一张民办报纸,并为此大力奔走呼号。
王若望先生又准备在美国发起成立“中国人权保障大同盟”并力争在中国内地公开注册登记,合法地进行活动。
北京大学教授金观涛提出了“二十世纪人类最大的遗产是社会主义的尝试及它的失败。”而中共的喉舌之一,《新观察》杂志主编、有几十年共产党龄的戈扬更说:“金观涛对社会主义的否定不是太厉害了,而是太客气了。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一种封建社会,它的头子必然是皇帝。”
中共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所长严家其、中共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苏绍智以及陈一咨、李泽厚等一大批共产党的专家、学者都在不同的场合提出中国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多党制、新闻自由的主张。
一九八九年初,围绕释放被共党关押达十年之久的魏京生一事,中国的知识分子纷纷上书共产党实权人物邓小平。
一九八九年一月六日,方励之先生发出了《致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的公开信》。信中说: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四十年,也是五四运动的第七十年,围绕着四十年和七十年,一定会有不少纪念活动。但是,比之回顾过去,更多的人可能更关心今天,更关心未来,期待着两个纪念日会带来新的希望。
鉴于此,我诚恳地向您建议,在这两个日子即将到来之际,在全国实行大赦,特别是释放魏京生及所有类似的政治犯。
我想,无论对魏京生本人做如何评定,释放他这样的已经服刑大约十年的人,是符合人道的,是会促进社会的良好气氛的。
今年恰好又是法国大革命的200周年,不论怎样看,由它所标志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已受到人类的普遍尊重。因此,我再次诚恳地希望您考虑我的建议,给未来增添新的尊重。”
以方励之的公开信为发端,北京知识界及海外民运人士纷纷向中共当局呼吁要求释放魏京生。
一月十二日,原被中共取缔的“星星画会”部分成员在香港举办了“星星画会十周年画展”。该组织负责人王克平宣布:他已写完了《重审魏京生》剧本,拟于三月份在法国上演,届时将在海内外掀起一个释放魏京生的高潮。
二月八日,中国民联成员倪育贤在美国成立了“促进中国民主化联络组”,准备发起十几万人的签名活动,以呼请释放魏京生。
二月十三日,著名诗人北岛发起,由中国民联成员王军出面,联系了三十三名知名知识分子联合签名发出《致人大常委和中共中央的公开信》,要求“实行大赦,特别是释放魏京生等政治犯”。此次签名者不但有李泽厚、苏晓康、金观涛等著名学者,而且还有数名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中共钦定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公开签名反对关押政治犯,这在中共四十年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二月十九日,中国民联成员陈军公开宣布成立“释放魏京生公开信签名联络处”,准备在工厂、学校征集签名并将签名提交全国人大讨论表决。
二月二十六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包遵信等四十二人联名写信给中共中央,要求释放政治犯。
三月八日,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许良英等四十二人发出公开信,要求“防止由于发表不同政治见解的言论和文字而治罪的历史悲剧重新出现,请责成有关部门释放一切因思想问题而被判刑或劳动教养的青年。”
三月二十四日,《光明日报》主任记者戴晴等四十二人又发出致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公开信,“呼吁释放魏京生等人。”
与此同时,大学校园里学生民主、人权的意识空前高涨。自一九八八年方励之、李淑娴夫妇在北大组织“民主沙龙”后,参加活动的学生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北京各高校纷纷成立了各式各样的“研讨会”、“讨论会”、“演讲会”、“圆明园沙龙”、“自由论坛”等。其中的骨干在日后的民主运动中成了世界注目的学运领袖。
赵紫阳不仅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大力开放,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变革也进行积极的设想和布局。1988年,老狼就听所在国有企业单位领导说过:今后国企和政府机关要取消党的组织,党的组织和活动转入地方,以所在地区划分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受地方党委的统一领导。
……。
赵紫阳当政两年多的时间,中国开启的轰轰烈烈的民主启蒙运动与极度宽松的政治气氛……这一切与邓的坚定支持有重大关系!没有邓小平对赵紫阳的坚定支持,赵紫阳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这样做!甚至可以这样说:“赵紫阳任上做的一切,都是根据邓小平指示办的”都不为过!在幕后的邓小平才是赵紫阳搞民主启蒙、启动政治改革的真正决策人!
邓小平、赵紫阳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从政治领域推动了中国的极大进步和变革,中国政治领域的新气象与当时苏联的公开性、民主化运动和东欧人民争民主、自由的斗争汇成了一股共产专制国家变革的历史潮流。震撼了世界。
赵紫阳的开明政策受到中共高层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中共元老李先念在“十三”大后,多次公开攻击赵紫阳,称赵紫阳不是搞社会主义,学习西方的东西太多。1988年底,李先念找到邓小平,要求把赵紫阳拉下台。中共元老王震因《河殇》播出到中央电视台大吵大闹,并找到赵紫阳要求对《河殇》进行全面的批判。但邓小平对这些反赵声音不理不睬,依然支持赵紫阳,推动中国方方面面跟上世界的历史进步潮流。
邓小平、赵紫阳两年来在政治启蒙方面的高度配合,也只是表面现象。随后因胡耀邦去世后的学潮,二人的矛盾总爆发!
1989年4月15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因突发大面积心肌梗塞突然去逝。以学生祭奠胡耀邦为发端,一场席卷中国,震撼世界的学生运动全面爆发了。赵紫阳也因这一场学生运动的兴起而意外倒台。
4月22日,北京和高校数万大学生列队来到天安门广场。当胡耀邦的追悼会后,数万学生高呼“对话、对话!”“李鹏出来!”的口号。但无人理睬。学生们推举的三名代表郭海峰、周勇军、张智勇在人民大会党东门外要求向李鹏递交请愿书。十二点十五分,郭海峰等三名学生代表为见李鹏一面并递交请愿书,竞采取了中国几千年老百姓见封建皇帝老儿的古老方式:下跪!
向当权者下跪的人有资格“争民主”吗?否!下跪的人不配争民主!只配去当独裁专制者的奴才和太监!
4月24日,时任中共政治局委员的万里在听了北京市委关于学潮的汇报后,不敢擅自表态,此时赵紫阳又在朝鲜进行国事访问。万里向李鹏等人建议听取邓小平的意见再作决定。邓小平定性为“动乱”。次日的中共喉舌《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上发表《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一文。史称其为《四二六社论》。
4月27日,被邓小平《四二六社论》吓得屁滚尿流的十多万高校学生打出“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维护宪法”、“坚持改革”、“民主万岁”、“科学万岁”、“人民万岁”、“反官僚、反腐败、反特权”等口号下游行到了天安门广场。在众多的标语口号中,其中一幅颇具幽默:“毛主席说:‘镇压学生运动决无好下场。’”把专制魔头毛泽东搬出来反对邓小平,说明这些学生根本就不知毛泽东是什么东西而何盲目崇拜!这样的无知学生有资格争民主吗?
邓小平似乎也意识到《四二六社论》“动乱”二字有点过了,随后叫赵紫阳秘书鲍彤写了《四二九社论》肯定学生爱国热情。学生运动渐归平静。
赵紫阳从朝鲜回国后,邓小平叫杨尚昆给赵紫阳带话:要淡化《四二六社论》。同时邓小平让其女儿邓楠给赵紫阳说:要淡化《四二六社论》。
但五月三日,赵紫阳居然在公开场合拆邓小平的台说:“《四二六》社论有不妥之处,应加以纠正。”这样的表态其实向世人表明邓小平、赵紫阳二人对《四二六社论》的矛盾公开化!给学生以赵紫阳也反对《四二六社论》的印象!为十多天后学生绝食装死逼邓认错埋下最大伏笔!如果没有赵紫阳这句话,或许学生根本没想过邓小平有什么错误,更别说绝食装死逼邓小平认错了!赵紫阳是学生绝食装死逼邓小平认错的最大煽动者!
五月十一日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启立、书记处书记芮杏文、中宣部长王忍之连续三天到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等新闻单位,与编辑、记者们座谈对话。胡启立说:“新闻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要在民主、法制的轨道上改革新闻。”
胡启立的讲话其实是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真正地打开了中国政治改革第一扇大门!中国即将迎来政治巨变!此后三天中国有了真正的新闻自由!
就在这历史巨变的关键时刻,那群被启蒙的流氓学生、那群被《四二六社论》吓得屁滚尿流的流氓学生、那群知道赵紫阳对《四二六社论》有不同看法的流氓学生突然来劲了!在天安门广场上绝食装死逼邓小平为《四二六社论》中“动乱”二字认错!流氓学生绝食装死逼邓小平认错的理论依据就是赵紫阳说的“《四二六》社论有不妥之处,应加以纠正。”一时间全世界震动!流氓绝食装死学生终于一战世界成名!
学生绝食装死逼邓小平认错让中国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上:是向前进继续进行政治改革?还是向后退回到独裁专制?此时的赵紫阳的选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至关重要!
若赵紫阳想让中国向着政治改革方向前进,就应该力挺邓小平!组织千名警察立即驱逐或逮捕天安门广场的几百绝食学生!将绝食装死逼邓认错事件扼杀在初始阶段!让政治改革继续下去!当年“四五”天安门运动就是及时清场才没闹大的。
但赵紫阳却对绝食闹事的学生流氓态度暧昧,明显站在了学生一边!生怕学生闹的事不够大!随后赵紫阳在会见戈尔巴乔夫时公开表现对邓小平的不满!说邓小平在垂帘听政!中国所有大政方针出自于邓小平之手!赵紫阳对戈尔巴乔夫的讲话如平地惊雷!对世界震动极大!赵紫阳讲话是鲍彤起草的,难怪邓后来关押鲍彤七年!被关押的鲍彤出狱后报复邓小平,完全歪曲、胡说一九八九年那段历史!
身为总书记的赵紫阳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用这种方式与邓完全决裂!原来赵紫阳想借学生的手逼邓认错下台!赵要当真正的皇帝!
赵紫阳为什么要这样做?山人的思考是:一、赵紫阳很可能与胡耀邦一样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被邓小平推到一把手搞政治改革是不得已的!(山人这一思考的理由是:江泽民上台后搞倒退邓想重新启用赵紫阳被赵拒绝。)二、赵紫阳与胡耀邦一样:认为政治改革事小,对身后老人邓小平在政治上对自己指手划脚强烈不满才是大事!不愿意当儿皇帝主动与邓决裂!三、赵紫阳认为政治改革成功后是你邓小平功劳,不是我这总书记的功劳,与其这样,不如让邓小平的政治改革在学生闹事中完全失败!因而支持学生并公开抵制邓小平!
赵紫阳与邓小平公开决裂!邓小平的政治改革变成了邓小平一个人对整个中共、全中国人民的政治战争!邓小平成了孤家寡人,再也无法推动中国的政治改革了,只能全部停止!回到一九七九年的开明专制!
赵紫阳下台后,邓手下的改革派大将:胡启立、王忍之、芮杏文、阎明复……全军覆灭!
此后赵紫阳一直处于软禁之中。
一九九七年邓小平去世后,赵紫阳致信中共十五大,要求重新评价六四,为绝食装死逼邓小平认错的学生正名。但当政的江泽民没予理睬。
2005年1月17日被软禁达十六年之久的赵紫阳离开了人世。享年85岁。
赵紫阳青年时代误入共产主义歧途,跟着毛泽东干了不少的坏事。邓小平搞政治改革,赵紫阳做了很多的事,但因他不愿意当儿皇帝,赵完全辜负了邓小平的期望,公开煽动学生绝食装死逼邓小平认错,想倒邓让自己来主导中国的政治改革!不想听命于邓小平的垂帘听政!毁灭了邓小平启动的中国政治改革大好前程!可谓罪大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