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哥

注册日期:2025-03-06
访问总量:6920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即使要素市场化改革也救不了中国经济


发表时间:+-

即使要素市场化改革也救不了中国经济

DJI_0480-E7-y.jpg

 

近来,北京又抛出一个漂亮的口号——“要素市场化改革”。仿佛只要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和数据能自由流动,中国经济就能焕发新生。然而,事实是冷酷的:即便要素市场化改革真的全面推开,它也无法拯救中国经济。因为困住中国的,不是技术性的小修小补,而是体制性的沉疴顽疾。

口号治国:改革的假象

中国的经济问题从来不是缺少“流动”。资本流动了吗?当然流动,但它流向了国有企业和关系网络,而不是创新型民企。劳动力流动了吗?当然流动,但农民工依旧被户籍制度卡在二等公民的身份里。土地流动了吗?当然流动,但土地财政早已把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绑成一条利益链。

所谓“要素市场化改革”,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挂羊头卖狗肉”。在没有产权保障、没有独立司法、没有权力约束的情况下,任何市场化都注定走样。企业家永远活在恐惧中,今天还在讲“共同富裕”,明天可能就被戴上“非法经营”的帽子。

真正的病根:体制扼杀活力

中国经济的衰退,并不是因为市场没能分配好资源,而是因为体制从根本上不允许资源真正自由。

国家凌驾市场:政府不是裁判员,而是最大的玩家。政策随意摇摆,资本唯有靠近权力,才能苟延残喘。

国进民退:国企越扶持越臃肿,民企越打压越萎缩。创新不是死于市场竞争,而是死在政治红线。

消费长期被压抑:老百姓口袋里的钱被房价、税费、养老医疗掏空,消费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低。

人口危机雪上加霜:年轻人“不婚、不生、不买房”,不是因为他们懒,而是因为制度不给他们未来。

这一切,恰恰是“要素市场化”根本无法解决的。因为症结不在“市场”,而在“权力”。

政治铁笼:一切改革的天花板

真正让中国经济走到今天的,是政治体制的铁笼。没有产权保护,没有独立法律,没有权力制衡,没有社会信任。所谓改革,最终都让位于统治者的“稳定压倒一切”。

这不是改革,这是自我否定的悖论。中共既要享受市场的效率,又不愿放弃权力的绝对控制。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怪胎经济:资本市场化一半,政治管控百分百;嘴里喊着开放,手里却挥着大棒。

结果是什么?信心崩塌,资金外逃,企业家集体“润”走。连官方数据都掩盖不住投资锐减、出口萎缩、就业困境的现实。

历史的警示:半吊子改革只会加速崩溃

苏联的解体,就是一个警钟。戈尔巴乔夫想搞经济改革,却不敢放开政治体制,结果是制度崩塌加速。拉美、非洲无数威权政权的教训也表明:没有法治、没有权力制衡,所谓市场化改革,最终只会变成权贵资本主义。

中国正在走同样的老路。不同的是,中国经济体量更大,债务更沉重,社会预期更低迷。这样的庞然大物,一旦失速,代价远比苏联惨烈。

唯一的出路:体制重建

今天的中国经济,不是缺少技术性方案,而是缺少政治勇气。唯一的出路,是进行彻底的结构性和制度性改革:

1. 削弱国家对经济的绝对控制,让政府回到规则制定者和服务者的位置。

2. 确立产权与法治,让企业家不必担心今天投资、明天坐牢。

3. 打破国企垄断,真正给民营企业平等机会。

4. 把财富还给家庭,通过税制改革和社会保障,释放消费潜力。

5. 建立政治问责机制,哪怕是有限度的,也要让权力有所制衡。

没有这些,所谓的“要素市场化改革”就是在坟墓上涂口红。

结语:在幻象中沉沦,还是在现实中转身?

中国经济的问题,归根结底,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要素市场化是幻象,体制改革才是现实。

如果执政者继续沉迷于口号治国,拒绝触碰制度性问题,那么中国的未来不是“中等收入陷阱”,而是“制度性坍塌”。

历史不会宽恕一再自欺欺人的统治集团。一个拒绝改革的体制,最终只能在停滞和崩溃中被改革。

 

2025.09.13

-- END --

 

 


浏览(960)
thumb_up(13)
评论(7)
  • 当前共有7条评论
  • 老虎哥 回复 洋知青1

    印钞就是扯蛋,如果钞票不与等价物锚定,它怎么对价?美元不同,它虽然去了布林森体系不再与黄金对价,但他参考的全球人(发达经济体)的劳动生产率,虽然如此,特朗普依照常识一样担心债务过大会压垮美国经济,因此他要加关税销美债....经济理论汗牛充栋,想想美国为什么要搞“常识革命”吧

    屏蔽 举报回复
  • 老虎哥 回复 无云夜空

    根本的原因是体制,宪法不修没有私有财产保护,我记得一个人说过:私有制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公有制就是人类最大的骗局

    屏蔽 举报回复
  • 老虎哥 回复 洋知青1

    这也就是中国人的宿命了,一晃就是几十、上百年

    屏蔽 举报回复
  • 洋知青1

    2011年人民币发行量(M2),85.16万亿。

    2025年7月人民币发行量(M2), $329.94万亿。2011年的3.87倍

    2022年12月人民币发行量(M2),266.43万亿。

    2023年3月人民币发行量(M2),281.46万亿。一个季度增15.03万亿。

    俄罗斯2023年GDP,$2.02万亿。换算成现在人民币14.32万亿。人民币一个季度就多印出了一个俄罗斯,牛不?

    美元发行量(M2), $21.94万亿美元(5/2025)。

    欧元发行量是 15.73 万亿 EUR(7/2025)。相当于$18.40万亿美元。

    人民币发行量(M2), 329.94万亿元(7/2025),相当于$46.34万亿美元。

    世界货币发行量(M2), $95.46万亿美元 (9/2025)。人民币发行量是美元两倍还多,是世界货币的一半,比美元,欧元合起来还多,惊喜不?

    这么牛的人民币为什么不印更多?


    屏蔽 举报回复
  • 无云夜空 回复 无云夜空

    当然中国印人民币,每年5万亿人民币可以试试。

    屏蔽 举报回复
  • 无云夜空

    这么复杂的改革,怎么搞?我认为简单点,中国银行印钱,投资科技创新,并给农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美联储印了9万亿美元左右,中国也可以这么做,先少印一点试试看,比如每年印5万亿,试几年,不够再加印。

    屏蔽 举报回复
  • 洋知青1

    大跃进,大炼钢铁为什么伤害国家那么重,就是因为脑子一热。资本市场是市场调节,聪明人管理。而社会主义市场是人为调节,而且是苯得不能再苯的人管理,结果可想而知。

    实际上,生产过剩在一国很容易,在世界范围内很难,终究能卖出去。因为这个世界总有缺的地方。可是国家交往靠什么,靠的是契约精神,靠的是信誉,这点共产党有吗?共产党的初心就是打土豪,分田地,不劳而获。这点在世界交往中是绝对孤立。

    实际上,中国的改开就是走了资本主义,放弃共产主义。中国用了二十多年证明中国也能搞市场经济,也能遵守契约,也能和不同国家交往。这才让世界逐步信任了中国。1991年中国加入世贸,这才在改开二十多年后开始了腾飞之旅。可惜好景不长,一个垃圾又复辟了。共产主义又重新回到中国。

    即使习近平再次被打倒,中国还能回到从前吗?我看是不大可能了。西方曾有过谚语,"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历史曾经给过中国机会,可惜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