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缺判定原创作品的能力
学术界的研究要看研究结果是否具有真正的学术价值。怎样评价一个学术作品的学术价值?
第一,要看作品是否具有原创性;第二,要看作品在方法上和内容上是否具有新的实践价值;第三,要看作品是否提供了新的知识增量;第四,还要看作品是否开创了一个新的学术领域。
重复劳动的作品一般而言学术价值不大。所谓重复劳动的作品指归纳整理前人的思想和写作的作品。例如,写中国哲学简略读本这类的作品基本上就是重重复劳动。还有就是概述前人思想和写作的作品,如《资本论入门》之类的书。
原创的作品就是写前人从未思考过的命题,提出前人从未发表过的观点,创立前人从未建构过的理论或理论体系,建构前人从未建构的知识,开创一个前人从未开创的学术领域,如某个新的学科。
但是,中国的学术界里的学者总是将重复劳动的作品和原创的作品同等看待。我的理解是,中国的学者没有判定原创作品的能力。或许是中国学者很少看到原创性作品。于是,即使面前的作品是原创的作品,他们也当它是重复劳动的作品,因为他们总是看到重复劳动的作品。这已经习以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