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巷子

注册日期:2025-07-20
访问总量:6495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哈布斯堡王朝的艺术瑰宝殿堂


发表时间:+-

  

图片0.png


  有人说,到了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是必游之地。多次经过,难得一睹其风采。这个晚上6至9点,作3小时游览,奇珍异宝,如入一个万花筒中,转得晕头转向。幸好提前做了功课,进入馆内,租中文导游器,每位4欧元,择其著名的作品,听其讲解,拍照存储。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尽量找到镇馆之宝,仔细研看,试图留下一些记忆。

这座矗立在维也纳市中心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的宏伟建筑,不仅是一座艺术的殿堂,更是奥匈帝国辉煌历史的见证者。它的诞生与发展,深深植根于哈布斯堡王朝的文化传承与政治抱负,而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博物馆创建的缘由与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卓越贡献

 

图片1.png


19 世纪的奥匈帝国,正处于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剧烈变革的时代。哈布斯堡家族作为统治这个庞大帝国的核心力量,历经数百年的积累,汇聚了数量惊人的艺术珍品。这些珍品来源广泛,有的是通过政治联姻获得的陪嫁,有的是历代皇帝通过战争掠夺而来,更多的则是皇室成员出于对艺术的热爱而精心收藏、委托创作的成果。它们涵盖了从古埃及、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等各个时期和地域的艺术精品,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哈布斯堡家族权力与荣耀的象征。

然而,在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建成之前,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分散在帝国的各个宫殿和城堡中,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展示。一方面,这使得皇室成员难以集中欣赏和研究这些瑰宝;另一方面,也无法让公众感受到这些艺术珍品的魅力,更无法充分彰显哈布斯堡王朝对艺术与文化的推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萌生了建造一座专门的艺术博物馆的想法。他希望为这些分散的艺术品提供一个永久的“家”,让它们能够以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式呈现给世人。这不仅是对哈布斯堡家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更是向国内外展示奥匈帝国文化实力和王朝辉煌的重要举措。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对维也纳的建设贡献远不止于创建艺术史博物馆。他是一位极具远见和魄力的统治者,深刻认识到城市建设对于帝国发展的重要性。在他的统治下,维也纳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与扩张运动。

其中,拆除旧城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策。旧城墙在历史上曾起到防御外敌的作用,但到了 19 世纪,它已经成为制约维也纳城市发展的障碍。城墙的存在使得城市空间无法向外拓展,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力排众议,下令拆除旧城墙,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阔的环形大道——环城大道。这条大道环绕着维也纳老城区,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城市的空间,更成为了维也纳城市规划的典范。大道两旁修建了大量的宫殿、剧院、博物馆等公共建筑,使得维也纳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当时欧洲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

除了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还下令修建了许多其他重要的博物馆。例如,与艺术史博物馆遥遥相对的自然史博物馆,同样是在他的推动下建成的。自然史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矿物岩石等自然科学珍品,与艺术史博物馆共同构成了维也纳科学与艺术并重的文化格局。此外,还有应用艺术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的建成,极大地丰富了维也纳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使维也纳成为了欧洲的文化重镇。

 

二、艺术史博物馆的独具建筑特色

 

图片2.png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的设计充分体现了 19 世纪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精髓,同时又融入了独特的创新元素。

博物馆由著名建筑师戈特弗里德·森佩尔和卡尔·哈斯瑙尔共同设计,于 1872 年至 1891 年间建成。它与对面的自然史博物馆形成了完美的对称,这种对称之美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平衡与和谐,更象征着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大支柱,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博物馆的中央矗立着一个高达 60 米的巨大八角形穹顶,成为了维也纳天际线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穹顶的设计宏伟壮观,线条流畅,展现出非凡的建筑技艺。整个建筑的立面采用砂岩建造,上面雕刻有大量古典主义风格的浮雕和雕像。这些浮雕和雕像题材丰富,描绘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家、哲学家和神话人物,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人类文明的悠久历史和艺术的灿烂辉煌。

走进博物馆内部,奢华的气息扑面而来。大理石地板光洁如镜,倒映着天花板上精美的石膏线和金箔装饰。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壁画,角落里摆放着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哈布斯堡王朝的雄厚财力和对艺术的极致追求。

其中,大楼梯和圆顶大厅堪称内部装饰的精华。大楼梯的栏杆由精美的金属锻造而成,楼梯的台阶采用优质大理石铺设,漫步其上,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圆顶大厅的顶部是巨大的穹顶,阳光透过穹顶的窗户洒入大厅,照亮了四周墙壁上的壁画。这些壁画由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等维也纳分离派艺术家参与绘制,他们将现代艺术的元素融入到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中,为这座古老的建筑增添了独特的现代气息,使其成为了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典范。

 

三、博物馆的八个部分及馆藏品介绍

 

图片3.png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多样,为了便于观众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艺术品,博物馆将藏品分为八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特色。

(一)埃及与近东藏品馆

这里收藏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罗马时期的大量珍贵文物,是了解古埃及和近东文明的重要窗口。馆内的展品包括木乃伊、石棺、法老雕像、生活用品等。其中,木乃伊是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之一,它们保存完好,身上包裹着层层亚麻布,上面还绘制着精美的图案和文字,诉说着古埃及人对来世的信仰和追求。石棺上雕刻着复杂的神话故事和图案,工艺精湛,展现了古埃及高超的雕刻技艺。法老雕像则庄严肃穆,体现了法老在古埃及社会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研究古埃及和近东文明历史、宗教、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二)希腊与罗马古物馆

该馆展示了从青铜器时代到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希腊和罗马艺术品,是古典艺术爱好者的乐园。馆内的藏品包括雕塑、陶器、马赛克和珠宝等。希腊的雕塑以其完美的比例、优美的线条和生动的表情而闻名于世,馆内收藏的《拉奥孔》雕像复制品等,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希腊雕塑艺术的魅力。罗马的陶器则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装饰图案著称,上面描绘着神话故事、历史场景和日常生活等内容,为我们了解古罗马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线索。马赛克作品色彩鲜艳,图案精美,通过小块彩色石子的巧妙拼接,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珠宝饰品则制作精美,造型独特,展现了古罗马人高超的工艺水平和对美的追求。

(三)钱币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钱币收藏馆之一,这里收藏了超过 70 万枚硬币、勋章、纸币和货币,跨越了三个千年的历史。这些钱币来自世界各地,包括古代的希腊、罗马,中世纪的欧洲,以及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每一枚钱币都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例如,古代的硬币上往往刻有统治者的头像和铭文,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权力结构;不同时期的货币材质和重量的变化,则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和变迁。因此,钱币馆不仅是钱币爱好者的天堂,更是研究经济史和文化史的重要资料宝库。

(四)雕塑与装饰艺术藏品馆

这一部分展示了从中世纪到 18 世纪的雕塑和装饰艺术品,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青铜雕塑和洛可可时期的精美瓷器等。中世纪的雕塑多以宗教为主题,风格庄重肃穆,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宗教的虔诚。文艺复兴时期的青铜雕塑则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作品注重对人体比例和动态的刻画,造型生动逼真。洛可可时期的瓷器则以其轻盈、柔美、华丽的风格著称,上面绘制着精美的花卉、人物等图案,体现了当时贵族阶层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五)画廊(Gem?ldegalerie)

画廊是博物馆的核心,也是最著名的部分,汇集了从中世纪到 18 世纪欧洲各大画派的杰作,特别是意大利、荷兰和佛兰德斯画派的收藏,堪称世界一流。这里有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也有伦勃朗、维米尔等荷兰画派大师的精品,还有鲁本斯、老布勒哲尔等佛兰德斯画派艺术家的杰作。这些绘画作品题材广泛,包括宗教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肖像画、风景画等,每一幅作品都展现了不同画派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家的独特创造力。

(六)图书馆

博物馆的图书馆收藏了大量关于艺术史、建筑史和文化史的专业文献,包括书籍、手稿、期刊等。这些文献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的艺术研究成果,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图书馆的环境安静优雅,设施完善,是艺术史研究的重要场所。

(七)东方艺术与应用艺术馆

这一部分展示了来自亚洲、非洲和美洲的非西方艺术品,为观众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视野。馆内的藏品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绘画,日本的浮世绘、漆器,印度的雕塑、纺织品,非洲的面具、雕刻,美洲的印第安人艺术品等。这些艺术品风格独特,体现了不同文化的特色和魅力,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八)美泉宫马车博物馆

位于美泉宫内的马车博物馆,收藏了哈布斯堡王朝历代皇帝和皇后的华丽马车。这些马车造型精美,装饰华丽,有的是用于宫廷庆典的,有的是用于出行狩猎的,每一辆马车都见证了帝国历史上的重要时刻。马车的制作工艺精湛,使用了大量的金银、宝石等珍贵材料,展现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奢华与气派。

 

四、艺术史博物馆馆藏瑰宝及艺术品鉴赏

 

图片4.png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之所以享誉世界,与其拥有众多的艺术瑰宝密不可分。这些镇馆之宝和具有代表性的珍藏艺术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和寓意。

(一)镇馆之宝介绍

《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老布勒哲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这幅创作于 1563 年的油画,是老布勒哲尔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以《圣经·创世纪》中巴别塔的故事为题材,描绘了人类建造高塔以企图通天,最终因上帝的惩罚而语言混乱、工程停滞的场景。画面细节丰富,描绘了数百名工人在巨大高塔上辛勤劳作的场景,前景是国王宁录和他的随从。

尽管题材源自宗教,但布勒哲尔以一种世俗化的方式来处理。高塔并非神圣的象征,更像一个巨大的、有机生长的工程,充满了细节和生活气息。作品深刻地讽刺了人类的傲慢与自大,揭示了沟通的障碍如何导致宏大理想的破灭。其艺术价值在于其精湛的构图、对细节的精准描绘以及深刻的人文主义思考,是北方文艺复兴艺术的典范。

老布勒哲尔是 16 世纪佛兰德斯画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农民画家”。他擅长描绘农民生活、乡村风光和民间故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将风俗画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作品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风俗画的奠基人之一。

《穿蓝色连衣裙的小玛格丽塔?特莎》(Infanta Margarita Teresa in a Blue Dress),迭戈?委拉斯开兹(Diego Velázquez)

这幅创作于 1659 年的肖像画,描绘了年幼的西班牙公主玛格丽塔?特雷莎。她身着华丽的蓝色绸缎长裙,头戴金色发饰,眼神清澈而略带忧郁。画面背景简洁,所有焦点都集中在公主身上。

委拉斯开兹以其无与伦比的技巧,捕捉了小公主纯真而又略显沉重的气质。他通过精准的光影处理和笔触,描绘出绸缎的光泽和蕾丝的质感,堪称肖像画的巅峰。这幅画不仅仅是一幅肖像,更揭示了皇室儿童在华丽外表下的孤独与宿命。其艺术价值在于其卓越的写实技巧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是巴洛克时期西班牙画派的代表作。

委拉斯开兹是西班牙黄金时代最伟大的画家,曾担任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的宫廷画师。他以其自然主义的风格和对现实的深刻观察而闻名,对后来的印象派画家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 “画家中的画家”。

《草地上的圣母》(Madonna del Prato),拉斐尔(Raphael)

这幅创作于 1506 年的油画,描绘了圣母玛利亚、圣婴基督和施洗者约翰在田园风光中的场景。圣母身着红蓝两色长袍,目光慈爱地注视着两个孩子。构图稳定而和谐,呈经典的三角金字塔形。

作为拉斐尔早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幅画完美地体现了文艺复兴盛期追求的“古典和谐”理想。它将神圣的主题融入了宁静的田园生活,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和诗意。其艺术价值在于其完美的构图、柔和的色彩、精湛的透视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典范。

拉斐尔与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他以其典雅和谐的风格、完美的人物造型和深刻的人文精神而闻名,对后世学院派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完美的画家”。

《盐罐》(Saliera),本韦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

这件创作于 1540 年到 1543 年间的黄金雕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最著名的装饰艺术品之一。雕塑的主体是海神涅普顿和大地女神,象征着盐(海)与胡椒(地)。这件作品曾于 2003 年被盗,后于 2006 年寻回,更增添了其传奇色彩。

《盐罐》是样式主义(Mannerism)的杰作。它摆脱了文艺复兴盛期追求的和谐与平衡,转而追求动态、复杂和优雅的形式。雕塑人物比例修长,姿态优美而富有动感,细节精致,充满想象力。它不仅仅是一件餐具,更是一件充满象征意义的艺术品,代表了当时贵族阶层的奢华生活和对艺术的极致追求。

本韦努托·切利尼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的雕塑家、金匠和作家。他以其高超的技艺和戏剧性的人生经历而闻名,其自传《切利尼自传》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部重要文献。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样式主义风格,对后世的装饰艺术和雕塑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其他代表性珍藏艺术品

除了上述镇馆之宝外,博物馆还有许多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珍藏艺术品。例如,伦勃朗的《自画像》,这幅画创作于 1659 年,是伦勃朗晚年的作品。画中伦勃朗面容憔悴,但眼神却异常坚定,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作品采用了明暗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人物的形象和情感,是伦勃朗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

维米尔的《绘画艺术》也是馆内的重要藏品之一。这幅画创作于 1666 年左右,描绘了一个画家在画室中创作的场景。画面构图严谨,色彩柔和,光线处理精妙,体现了维米尔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不仅展现了当时绘画艺术的创作过程,更蕴含着对艺术本质的思考。

五、藏品丰富度的依据与国际地位比较

 

图片5.png


维基百科称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是 “世界上藏品最丰富的美术和装饰艺术博物馆之一”,这一说法有着充分的依据。

首先,藏品来源的独特性是其重要依据之一。不同于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等主要通过国家收购、捐赠或考古挖掘来扩充藏品,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藏品几乎全部来自哈布斯堡王朝长达数百年的积累。这使得其收藏具有极高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反映了欧洲历史上一个最重要家族的艺术品味和收藏历史。博物馆的收藏覆盖了从古埃及、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个时期和地域,特别是意大利、荷兰、佛兰德斯和德国的绘画,收藏质量和数量都极其惊人。

其次,画廊的独一无二性也是其藏品丰富的重要体现。在北方画派方面,艺术史博物馆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老布勒哲尔作品收藏,这在其他博物馆是找不到的。它还拥有大量鲁本斯、扬·凡·艾克等佛兰德斯画家的杰作。在意大利画派方面,收藏了提香、拉斐尔、卡拉瓦乔等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大师的精品,特别是威尼斯画派的收藏,质量尤为突出。在西班牙画派方面,委拉斯开兹、戈雅等大师的作品也是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其他世界一流博物馆相比,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与卢浮宫博物馆相比,卢浮宫的收藏广度无与伦比,涵盖全球文明,拥有大量古代文明文物和《蒙娜丽莎》等全球最著名的艺术品。而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则以其独家且完整的哈布斯堡王朝收藏为特色,在佛兰德斯绘画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相比,大都会的收藏跨越 5000 年历史和全球各大洲,拥有大量美国和现代艺术品,收藏品类极其丰富,包括乐器、服饰等。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其“哈布斯堡”血统。它不是通过大规模购买或接收捐赠而建立起来的,而是历代皇室成员品味的结晶。

这种独特的收藏背景,使得它在某些领域(如佛兰德斯绘画)拥有其他任何博物馆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它与其他顶级博物馆在收藏广度上可能有所不同,但在特定领域的收藏深度和质量上,绝对可以与它们平分秋色,甚至超越,完全配得上“世界上藏品最丰富”的赞誉。

 

                2025年9月11日星期日  维也纳石头巷

 


浏览(110)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