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伐林

注册日期:2010-05-22
访问总量:1810262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这一场白宫晚宴可能影响美国未来,值得详加解读


发表时间:+-

  真正的焦点,不是谁来了,而是谈了什么?这是美国AI发展方向最关键的一次定调。通过这次聚会,美国政府实际上为AI行业明确了三大发展路径,即基础设施先行、算力保障跟上、应用落地为王。这正是AI从概念愿景迈向产业现实的战略起点


  老高按:9月4日,川普总统在白宫举行与科技巨头们会面的晚宴。当夜我就看到了这条报道,但一看“表现形式就像他的内阁会议翻版,与会者们轮流感谢和赞扬川普”这样的描绘,经历过“三忠于”“四无限”毒火熬炼、自诩获得终身免疫力的我,顿时就像吃了只苍蝇,赶快动动指头划过去,不理会了。
  但昨晚读到一篇深度分析《一顿饭,三件事:能源、算力、落地——白宫晚宴给AI产业的硬指标》,呀?这次白宫晚宴的内容和意义不寻常啊!转发于此,期望引出话头,请各方识者各抒见!
  川普入主白宫八个月,想起一出是一出,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然而诸多举措,雷大雨小,虎头蛇尾,临阵变卦,无疾而终,赢得“TACO”的名声,让一众川普拥护者们趔趔趄趄跟不上趟,不得不挖空心思想出“大棋论”之类理由,为总统开脱、辩护。
  这一次呢?这一次川普会让我们大跌眼镜吗?


  一顿饭,三件事:能源、算力、落地
  
——白宫晚宴给AI产业的硬指标

  
AI深度研究员,AI深度研究员 2025年9月5日


  一顿饭。
  三件事。
  能源、算力、落地。
  北京时间2025年9月5日,白宫设宴招待全球AI领域顶级CEO,微软、谷歌、苹果、Meta、OpenAI、AMD、甲骨文等科技公司应邀出席。Bill Gates、Tim Cook、Mark Zuckerberg、Sam Altman、Sundar Pichai、Lisa Su等行业领袖围桌而坐。
  Elon Musk缺席,这一细节也被多家主流媒体反复点名。
  但真正的焦点,不是谁来了,而是桌上谈了什么。
  这是美国AI发展方向最关键的一次定调。总统主持,第一夫人陪同,科技办公室统筹。能源部长、教育部长、农业部长、劳工部长全部发言。
  晚宴没有废话,谈的都是“干货”:
  电从哪来,够不够?设施怎么建,钱投在哪?模型训练完了,能不能交付、用得起来?很多媒体已经报道了这场科技界盛宴的基本情况,但我们更关注其背后的深层逻辑:通过这次聚会,美国政府实际上为AI行业明确了三大发展路径,即基础设施先行、算力保障跟上、应用落地为王。
  这正是AI从概念愿景迈向产业现实的战略起点。

0.jpg


  一、AI产业的第一资源,是电

  餐桌上,美国能源部长既不谈技术革新,也不描绘未来愿景,他就提了一个问题:AI大规模应用所需的算力背后,电从哪儿来?
  这句话背后,是一项被忽视已久的硬指标:电力产能。实际上,过去20年,美国天然气产量增长了一倍多,石油产量增长了两倍,但据美国能源部长表示,电力生产几乎没有增长。如今AI模型越来越大,数据中心越来越多,但整个国家的供电能力却仍然停留在上一个时代。
  因为AI不只是模型训练,而是不断调用显卡、芯片、服务器,一秒执行几十亿次计算。
  而这些背后,都在消耗电力,而且是稳定的、持续的、不间断的大量电力需求。
  这已经不是未来的挑战,而是眼前的现实。
  微软、谷歌、OpenAI都明确表示,AI的下一步不是技术突破,而是规模化部署。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需要真实的基础设施支撑:数据中心、稳定供电、本地模型托管、可信执行环境。每一个数据中心都像24小时高速运行的“智能工厂”,不能断电,也不能降速。
  所以能源部长才会警告:
  如果我们不大幅增加电力生产,美国在AI上就没法赢。
  这不是次要的基础设施问题,而是国力级根基问题。
  在传统工业里,电是制造业的基础。在AI工业时代,电就是智能生产的燃料。
  正因如此,特朗普政府已经签署了行政命令,加速审批数据中心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基础设施能够稳定运行、快速部署、有效集成。
  从这顿饭开始,方向很清楚:在AI的全球竞赛中,电力基础设施将成为决定性因素。

  二、谁能投得起AI基础设施?

  除了聊电够不够,科技公司们还主动交了一份投资账单,明确了谁在为AI真正投钱,以及钱都投在了哪里。

  🟢微软:一年投资约750~800亿美元
  “这不是一个小数字。我们每年在美国本土的AI投资接近800亿。”——Satya Nadella,微软CEO
  这个数字背后,是微软持续建设的本地数据中心网络、模型推理基础设施和Copilot的企业部署能力。

  🟢谷歌:两年追加2500亿美元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们将在美国投资大约2500亿美元。”——Sundar Pichai,谷歌CEO
  Pichai没有展开讲模型架构,而是强调了学习与交付的结合:“我们希望AI能让每个人以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学习世界上的任何知识。”“所以我们把Gemini教育版,送进了美国所有高中。”这笔钱里,包含的不只是服务器和芯片,还有老师、学生、教育资源。

  🟢Meta:四年承诺6000亿美元
  “至少6000亿美元,到2028年。”——Mark Zuckerberg,MetaCEO
  当特朗普在晚宴上要求扎克伯格给出具体投资数字时,这位Meta创始人毫不犹豫地抛出了这个震撼数字。扎克伯格表示,这笔投资将用于建设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为下一波创新提供动力。
  这是Meta在AI基础设施上最大胆的一次押注,据预测资金主要流向:
  1,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包括正在路易斯安那州建设的“覆盖曼哈顿重要部分”的巨型数据中心
  2,AI计算能力扩张:计划到年底拥有超过130万个GPU,支撑Llama4等下一代模型训练
  3,开源生态投资:继续推进Llama系列的开源策略,与封闭模型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承诺是在Meta今年已宣布600-650亿美元年度AI投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码的长期布局。

  🟢苹果:承诺回美投资6000亿美元
  当总统问到苹果的投资额,Tim Cook回答得很直接:
  “6000亿美元。”
  虽然Cook没有在现场详述具体投资方向,但结合苹果近年来的战略布局,这笔巨额投资很可能重点流向两大领域:
  1,制造业回流:芯片设计能力提升、关键零部件本土化生产,减少对海外供应链依赖。
  2,AI基础设施:为Siri升级、设备端AI计算、个人智能助手等产品线提供算力和研发支持。
  这不仅是苹果对美国制造的表态,更是对AI时代硬件需求激增的提前布局。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投资,OpenAI联合创始人兼总裁GregBrockman补充道: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相当于阿波罗计划的10倍。
  然而,这不仅是投了多少钱,更是投在哪、投给谁。
  总统在现场表态:谁把AI投在美国,谁就能获得更多资源。不进来的公司,会面临相当大的关税。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谁烧得多”,而是“谁烧得准”。
  比尔·盖茨也特别点出了这一点:“AI不只是实验室的突破,它需要平台和基础设施。总统和政府所做的一切,是在帮我们把这些条件真正搭建起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把AI投资,变成一场回归本土的产业重构。
  不是“站队”,是“选址”。

  三、教育系统能不能跟上大模型发展?

  而在人才培养这一AI竞争最关键的要素上。晚宴前的白天,AI教育工作组会议中,展现的教育布局很多人想象得更早、也更具体。
  第一,AI已经走进了中小学课堂
  教育部长在致同事的信表示:“我们鼓励各州和学校开始探索,把AI技术整合进教学。我们发出正式通知,AI工具是联邦教育资金允许的使用方向。”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校如果用AI来教学,不仅允许,还可能获得更多政策支持。接下来还有一句关键补充:“未来的资助项目中,凡是纳入AI的申请,将被优先考虑,甚至可能得到加分。”
  总而言之,AI已经正式变成教育系统的考核要素。
  第二,老师先学,学生再用
  来自美国最大的编程教育非营利组织Code.org的代表Cameron Wilson强调:“不仅是学生,老师也要跟上。”
  他们披露了一组数据和计划:目标在本学年内覆盖2500万名学习者,包括学生、老师和家长;
  计划在25个州推动AI教学法案和标准;
  推出免费AI课程,并整合到K12教育体系中;
  希望在2028年前,让400,000名高中生、900万名低龄学生学会如何用AI工具做项目、写程序、解决问题。
  这种大规模培养的背后,反映了一个重要认知转变:会用AI,不是技能加分,而是基本素养。
  第三,除了学生,还有每一个工作中的成年人
  劳工部长在现场宣布,AI学徒制计划正式启动。
  “我们已经通知各州,可以用WIOA公共就业基金,直接支持AI技能培训。也可以用州长储备金,给转型中的企业或个人提供上岗支持。”
  这代表,AI培训不再是技术公司的事,而是各州劳工系统要管起来的事。
  为了让这件事落地,他们还和教育部、商务部一起推出了一份全国AI人才战略计划,定目标、定节奏、定资金。
  第四,企业已经开始买单,大规模投入培训资源
  IBM承诺:
  “未来三年内,在美国培训200万名掌握AI技能的劳动力。”
  Google则承诺:
  “我们将投入1.5亿美元,用于支持AI教育和数字素养。不仅为学生,也为老师和家长提供所有必要的AI工具和培训。”
  第五,这场教育转型,第一夫人亲自主导
  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主任披露:总统已经签署行政命令,推动AI教育与就业体系结合;
  成立专门的“AI教育特别工作组”,由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主持;
  正在全国范围推广“总统人工智能挑战赛”,鼓励学生用AI解决真实问题。
  第一夫人当时的发言很克制,但有一段话传达出明确的方向感:
  我们必须确保,美国孩子不会在AI时代被落下。
  这句话背后,是已经启动的具体措施。从教室到职场,从学生到上班族,AI教育不再是事后补救,而是提前布局。
  问题不再是要不要教,而是必须教,必须快。

  四、真正的AI能力,要用在解决问题上

  现在,每个人关心的只有一件事:AI到底有什么实际应用?
  比尔·盖茨在现场讲了他现在的一个关注点:“我们希望通过AI,让非洲的每个人都有医生,农民能得到真正有用的建议,孩子能有学习的机会。”
  这是他理想中的AI应用场景:让AI解决现实难题。他强调:
  “模型不是用来演示的,而是要用到关键公共服务领域。”
  OpenAI的CEO Sam Altman在晚宴上也持有类似观点。他感谢特朗普创造了支持创新的环境,并承诺将在美国投资很多钱。
  Altman一贯强调的理念是:
  AI的价值不在于技术展示,而在于能否部署到现实应用中。
  OpenAI的战略重心正在从技术展示转向实际部署,重点关注三个领域:
  应用在企业生产流程中
  进教育系统,为教学服务
  推动医疗领域的自动化与问诊辅助
  盖茨继续补充,他最近特别重视AI在疾病治疗上的角色:“小儿麻痹症,我们已经非常接近彻底根除;而像艾滋病、镰刀型贫血这些问题,AI能帮我们在基因层面找到突破口。”
  他说,他最大的梦想是:
  “让最先进的AI技术惠及最需要帮助的人群。在偏远地区普通人能享受顶级医疗诊断,小农户能获得精准农业指导,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个性化学习体验。”
  这场对话,清楚地传递出一个共识:
  未来的AI,不是能不能训练出来,而是有没有人用起来。
  所以它必须回答三个问题:
  谁在用?
  怎么用?
  用得好不好?
  真正的目标是让AI的影响不停留在实验室和屏幕里,而是走进现实生活,落到每个人身边。

  五、输出的不只是模型,而是“信任”

  如果说前几节讲的是怎么把AI做出来、用起来,那这节讲的是:谁来制定AI的规则,谁能把它推向世界?
  第一,不是每个国家的AI都能出口
  盖茨在餐桌上提到了一个关键观点:“我们之所以能把AI推向全球,不只是因为我们创新快,更是因为世界愿意相信我们的技术。”
  这个观点的核心是信任。
  换句话说,AI的价值不在于技术本身有多先进,而在于能否获得信任并被广泛采用。
  第二,“信任”从哪来?来自规则、制度、出口计划
  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在现场披露,总统已经签署了三项和AI出口有关的行政命令,其中一项是:
  启动美国AI出口计划(AI Export Initiative)。
  这个计划的核心目的是:
  把美国AI技术的核心能力,向友好国家、安全地区输出;
  建立统一出口审查机制,确保出口的AI没有安全隐患或价值偏差;
  帮助企业参与全球规则建设,而不是各自单打独斗。
  用一句通俗的话讲:“让美国AI成为大家敢买、愿用、信得过的选择。”
  在企业层面,这种信任建设也在同步推进。谷歌CEO Pichai表示:
  “我们正与国外上百所大学合作,把可解释、容易接入的AI带出去。”  他认为关键在于让AI在不同国家的真实场景中真正应用起来,而不只是技术输出。
  第三,美国明确“AI价值导向”,中国打造“可用可信 AI ”
  在现场,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还宣布了一项关键政策:
  “联邦政府将禁止采购意识形态偏见或觉醒的人工智能。我们要确保AI追求真理、公平和公正。”
  这个表述带有浓烈的美国特色,核心理念很明确:让AI服务于特定价值观,而不是价值中性的工具。这正体现了全球AI竞争的新维度——技术标准背后的价值主导权。
  与此同时,从全球AI发展格局来看,中国也在通过不同路径构建信任机制:
  应用导向:中国推出“AI+”行动,重视AI的实际应用场景,比如农业指导、医院诊断、公共服务等,强调实用性,避免玩具化。
  普惠策略:部分城市试点“算力券”计划,补贴中小企业租用AI计算力,推动AI应用下沉、成本变得可承受。
  开放路线:中国也在推动AI“走出去”策略,强调“开源+低成本+高性能”,争取新兴市场的信任。
  路径不同,但中美两国的最终目标一致:让AI真正成为全球被接受的工具。这也正是当前AI竞争从技术先进度转向全球信任度的重要体现。(这句话我没看懂:“中美两国的最终目标一致”?

  结语|一顿饭,三件事

  这顿饭,吃的是礼遇,谈的是格局。
  真正落在桌面上的,是三个清晰的重点:
  能源,不是问电够不够,而是有没有决心为AI重建一张更强的国家电网;
  资金与算力,不光是比谁投得多,而是看钱有没有投在"真正管用"的地方;
  应用与出口,不是模型有多先进,而是能不能解决问题、能不能赢得信任、能不能真正走向世界。
  从白宫到硅谷,从政策到产品,这场晚宴传递的核心理念是:
  AI的下一阶段,不再是技术竞赛和参数比拼,而是三个实用性问题:能不能用得起、用得上、用得稳。
  谁能把这三件事做深做透,谁就能把未来握在手里。

  📮本文由AI深度研究院出品,内容翻译整理自2025年9月5日白宫AI教育特别工作组会议及科技CEO晚宴现场记录。


  近期文章:

  介绍孙立平两篇短文:瘆人危机前景下的“哄你玩”
  订正一个民间失实之辞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阅兵就阅兵吧,怎好意思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中国的左右之争与西方的左右之争不是一回事
  川普治国:美国的自由市场体系正被强扭向国家资本主义模式
  美国精英中左翼思想占上风是竞争的结果,还是阴谋的产物?
  一个社会既需要左,也需要右,但要抵制极左极右
  川普的异想天开和普京的漫天要价
  许倬云:历史学最动人之处,在于后浪一次次改写与追问
  《1984》又被禁了!这次是在美国
  
  
  


浏览(466)
thumb_up(3)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