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退

注册日期:2007-05-12
访问总量:738348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GPT 妙答:川普的制造业回归美国战略会失败吗?


发表时间:+-

我问:
最近川普在力促制造业回归美国,比如通过关税的手段。但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美国制造业的人工成本会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如印度、中国、越南等。美国的工会会更加增加人工成本。这样的话,美国的产品怎么会有竞争力?有报道说,在欧洲差不多同样的车,中国的比亚迪比美国的特斯拉更受欢迎,因为价格便宜很多。是否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许多制造业回归美国后,因为产品成本高,在价格上没法与其他国家的低成本的类似产品竞争,从而导致川普的制造业回归美国的战略失败?

GPT 答:

你提的问题非常切中要害,也是当下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中最核心的矛盾之一。我分几个角度来分析:

 美国制造业回流的逻辑

川普和部分政策制定者认为,美国制造业外流导致了失业、产业空心化,以及对中国等国的过度依赖。通过 关税壁垒、补贴政策(IRA、CHIPS法案)、政府采购倾斜 等手段,把一部分制造环节“拉回美国”。

  • 优势

    • 就业回流(特别是中西部“铁锈带”地区)。

    • 国家安全(减少对关键产业链的依赖,比如半导体、电动车电池)。

    • 政治上符合“美国优先”的口号,能凝聚基层选民。

    高成本的现实挑战

    你说得很对:

    • 人工成本差距: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小时工资可能是越南的 8-10 倍,中国、墨西哥的 3-5 倍。

    • 工会作用:在汽车等传统行业,工会要求较高工资与福利(比如 UAW 罢工后,底特律三大车厂大幅加薪)。这进一步推高成本。

    • 制造环境:美国的环保法规、土地与能源成本、医疗保险负担,也使得“美国制造”价格更高。

    因此,美国制造的汽车、电子产品在 成本/价格上确实难以直接与中国、印度、越南竞争

     应对手段

    为了避免战略失败,美国采取了几种方式:

    1. 关税保护:对中国电动车、电池等设高关税,限制低价进口,保证本土产业空间。

    2. 政府补贴:比如《通胀削减法案》(IRA)对电动车、电池制造提供巨额补贴,抵消部分成本。

    3. 聚焦高附加值领域:半导体、高端芯片、航空航天、军工,这些领域对价格不敏感,国家安全优先。

    4. 自动化生产:美国制造业强调“机器人+自动化”,以减少人工成本劣势。

    竞争与风险

    • 汽车市场例子:你提到的情况已经发生:
      在欧洲市场,中国的 比亚迪(BYD)电动车 因价格低、性能好,确实比特斯拉更受欢迎,特斯拉面临严重竞争。

    • 可能的结局

      • 在低端和中端产品,美国制造品若依赖关税保护才能生存,长期缺乏国际竞争力。

      • 在高端和战略性领域(芯片、军工、医疗设备),美国制造可能能维持优势。

      • “制造业回流”更多可能成为一种“政治口号 + 战略产业回防”,而不是全行业的现实回迁。

    总结

    • 美国制造业回流确实会面临高成本、难以与低成本国家竞争的矛盾

    • 关税+补贴 是主要手段,但只能保护部分产业。

    • 未来美国制造业更可能聚焦 高科技、高附加值、战略安全 产业,而不是大规模重返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2025年9月7日

浏览(985)
thumb_up(4)
评论(16)
  • 当前共有16条评论
  • 天雅 回复 无云夜空

    我讲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美国的政治制度比较被世界人民认可,或者被世界上富裕人口认可。

    ---- 否则川普也卖不了5百万美元的移民金卡。宪法法制必须维持,才会吸引高端人口。

    屏蔽 举报回复
  • 天雅 回复 无云夜空

    不如学曾庆红儿子,用飞机运奥元去奥州。

    屏蔽 举报回复
  • 无云夜空 回复 白草

    我在X上看见有人发帖,教人如何将人民币换成美元,并转到境外,成本竟然是30%左右。在我看来这很愚蠢,但是有人就是这么干。

    屏蔽 举报回复
  • 无云夜空 回复 白草

    强美元不一定是操控的,按市场规律看,是美元稀缺造成的,换句话就是要美元的人太多。背后原因是很复杂的,我讲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美国的政治制度比较被世界人民认可,或者被世界上富裕人口认可。

    屏蔽 举报回复
  • 天雅 回复 若退

    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会使一些工作消失,也会制造很多新的工作。

    屏蔽 举报回复
  • 白草 回复 若退

    我很赞同chatgpt的答案。在制造业回归和强美元之间,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资本主义的选择肯定是后者。而部分制造业回归,特别是高科技,恰恰是不能容纳大量就业人数的部分制造业。不可能成功。

    屏蔽 举报回复
  • jincao

    来美国制造业更可能聚焦高科技、高附加值、战略安全产业。这些产业不需要太多劳动力,AI的总结说明所谓制造业回流增加美国就业是个谎言!

    屏蔽 举报回复
  • 若退 回复 天雅

    AI 是强大的助手,但有些事尤其是你需要什么和你的价值系统还是你自己决定。中文的AI 在处理某些中文对话时有优势,因为有更多的相关数据输入。

    屏蔽 举报回复
  • 天雅

    GPT 这类AI的文章判断我不会太当真。这类AI, 基本是你餵甚么料它吐甚么漕。现在的大数据都是基于人们对传统生产力,经济知识的总结。极少有关于AI驱动的全自动化机器人操作的生产流水线的报道和知识。绝大多数还是聚焦于人共密集型的生产流水线。

    屏蔽 举报回复
  • 若退 回复 若退

    To see the text in image, right click on the image, then choose "Open image in new tab".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