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为信仰而战,因自由而生
为信仰而战,因自由而生
范学德
这一侧是日内瓦湖,那一侧圣伯纳德山口,我们的旅游车行驶在窄小的公路上。我原以为能在山坡上会看到西庸城堡(Chillon Castle),没想到,导游指向湖边,说,“那就是西庸城堡 。”湖水万顷,秋意微凉。
犹如童话中的黑暗世界,高大的主塔如鹤立鸡群,城楼与瞭望塔交错,远看仿佛锥形的积木,从岩石中成长出来。厚重的城墙,灰色的砖石,黑褐色的屋顶,正与阴天融为一体,湖面,灰乎乎的,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息,历史似乎在此凝固。
跟着导游走,一室接着一室,连手里的中文小册子也没时间读。先看到一个酒窖,图片显示前人用脚丫子踩葡萄酿酒的场景。我暗想,他们洗脚了吗?
最令我震撼的是地牢,关押囚犯的阴暗之地。十六世纪的日内瓦爱国者、历史学家和宗教改革的支持者——弗朗索瓦·博尼瓦尔(Fran?ois Bonivard, 1493–1570),因支持日内瓦独立和宗教改革,反对萨伏伊公爵的统治。在此被囚六年。将近六百年后,我还仍能感受到地牢的阴冷潮湿,狭小的窗户透进微弱的光线,青灰的石块冷酷无情,空荡荡的石柱间弥漫着孤独。博尼瓦尔被铁链锁在石柱上,我曾把手伸进铁链里,尝试触摸到他孤独的灵魂,一时令人窒息。镣铐声声。
凭着对上帝的信仰和对自由的渴望,他未曾屈服于暴政的淫威。
三百年后,拜伦来到这里,大为震撼,写下了名诗《西庸的囚徒》(The Prisoner of Chillon)。他在长诗中写道:
我的头发已灰白,但并非因年老,/ 也不是一夜之间,/ 因突如其来的恐惧而变白:/ 我的四肢弯曲,虽非因劳苦,/ 却是因可憎的静止而生锈,/ 因为它们已被地牢所摧残,/ 我的命运与那些人无异,/ 对他们而言,美好的大地与空气 /被禁止、被隔绝——禁食的待遇;/ 但这是为了我父亲的信仰,/ 我忍受锁链,迎接死亡;/ 那父亲在火刑柱上逝去,/ 因他不愿放弃信念;/为此,他的后代 /在黑暗中找到了居所;
那天,我离开众人,独自再一次来到这监狱,抚摸坚硬的石柱和冰冷的石头,默默祈祷,主啊,你是黑暗中的光,照亮这囚居之地。
我和大家一起参观了许多房间,小客厅,小教堂,藏宝阁,甚至公厕,居然还有图画,排泄物直接落入几十米下的湖中。巡廊,可以俯瞰城堡内的庭院,远眺湖光水色。有几个人,正在水边的岩石上嬉水。天色阴郁,一阵小雨淅淅沥沥。
西庸城堡始建于十二世纪,如今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有个室内展现了一些剪影,如皮影戏,投射到石头墙上,孤独的人影,来来去去,如一阵风,但石头坚硬地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沉默地诉说历史。
天放了些亮,日内瓦湖变蓝,阿尔卑斯山伫立远处,沉默地注视着散不开的乌云,听不到湖水拍击城堡的声音,几百年的呼喊在我心里不断地回荡,我们为信仰而战,因自由而生。
9月1日纪实。完成于202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