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正一个民间失实之辞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与事实不符的表述,被称为“不实之辞”,按性质从轻到重,可以列出几个级别:第一级:失实;第二级:撒谎;第三级:造谣。第一级,可能是无心之失;从第二级升到第三级,就可能是蓄谋,甚至是居心叵测了。失实,未必就是泼脏水,可能是安光环
◆高伐林
与事实不符的表述,被称为“不实之辞”。以性质从轻到重,不实之辞可以列出几个级别:
第一级:失实;第二级:撒谎;第三级:造谣。第一级,可能是无心之失;从第二级升到第三级,就是居心叵测的编造了。
失实,也未必就是泼脏水,可能是安光环。
近年来,我就遇到了涉及我家长辈的两件事,为纠正失实之辞,着实费了一番唇舌,让我哭笑不得。
这里先说比较容易说清的一件事:
中国已故妇产科专家高欣荣,是美国医学博士吗?
高欣荣是我父亲的姐姐,一生未婚更无子嗣,一直与我们一家一起,在武汉生活。她和她的学姐周穆英,1936年夏天经北平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美国人John Preston Maxwell(马士敦)推荐,到美国Johns Hopkins(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进修深造一年半,随后又到位于明尼苏达州的Mayo Clinic学习(Mayo Clinic当年译法五花八门:美俄氏、梅奥氏、梅厄……现在通行译为“妙佑医疗国际”,该机构现在在中国开展规模不小的业务),并计划在Mayo学习至1939年12月期满后,赴瑞士苏黎世医学院再进修一年。但是1939年2月,一位英籍医生来Mayo做报告,说日本正在侵略中国,中国急需医疗人才。她俩马上决定,中止留学,立即回国。后来她回忆这一段经历,写道:“自己的祖国正在需要我们,我们还能在这里学习吗?于是我们(指周、高)就积极准备回国参与抢救工作,取道加拿大、香港、越南河内、昆明、贵阳,于五月三日到达重庆。适该处遭到(日寇)五三、五四大轰炸,人民死伤甚多,我们临时住在重庆南岸仁济医院协助抢救工作……”
随后她俩得到国民政府的任命:周穆英为重庆中央医院妇产科主任,高欣荣为副主任。
2023年,武汉市中心医院的退休主任医生姬绍先前辈,非常热心,求助他在美国的朋友,设法获得了高欣荣在Johns Hopkins和Mayo Clinic的登记卡、申请奖学金资料,确认:没有获得博士学位。
本来这是非常清楚明白的事,高欣荣没有拿到美国的博士,丝毫无损于她作为中国杰出的妇产科专家的巨大声望。
高欣荣(左二)率领团队动手术。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年过古稀的高欣荣率领巡回医疗队到农村送医送药。
高欣荣的半身塑像,常被医院用来向年轻一辈医务工作者进行医德教育。这张照片,摆拍的痕迹相当明显。
但是岁月的烟尘总是可能让本来清楚明白的史实变得漫漶不清。
2023年8月,高欣荣出生地(我的祖籍)鄂州市有关部门撰写《鄂州籍医林人物》,拟出“高欣荣”辞条草稿,负责这件事的×先生辗转托人转给我,嘱提意见,核对史实。辞条中有这么一段:
1937年8月至1939年4月,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俄氏研究院研修妇产科病理,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我立即回信,提出这个说法不属实。没想到鄂州市×先生颇有较真精神,找出了他这个说法的依据:发来了一份影印件,是他们1982年派人到武汉采访高欣荣后整理的文字记录——高欣荣在答问中,亲口说她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1、何时何校毕业、何时何校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我是1923年8月(18岁)考入广州岭南大学夏葛医学院,1929年7月毕业;1939年在美国留学时由明尼苏达大学授予医学博士(重点是妇产科病理专业);高有炳是康乃尔医学中心于1951年(?)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
(问号为原文所有)
乍一看到,让我也不禁有点傻眼。高欣荣自己这么说?还说她的胞弟、我父亲,也是美国医学博士?
×先生很动感情地给我写道:“我们如果无形把他们博士学位取消了,对不起他两(俩),也对不起后人。”
这让我一时语塞。
不过,这并没有动摇我的看法:高欣荣以及她弟弟高有炳都并没有获得美国医学博士学位。
我没有理由怀疑家乡父老当年确实不远百里、认真采访、如实记录;我更难相信一辈子崇尚实干、不图虚名的高欣荣会自我贴金,更不会给弟弟贴金;我只是高度怀疑:当时问答双方都误解了对方的意思。
文革刚刚结束之后拨乱反正的时间段,全社会“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呼声高涨,各个领域各个机构宣传人才的心情急迫,但是毕竟处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西方的政治、社会、科技、文化制度的了解相当有限。空间差、时间差、文化差、语言差……导致许多误解。“doctor”既指“博士”,也指“医生”;“WD”在美国指“医学博士”,也指“医生”——因为在美国凡医生必定都是“医学博士”;而在中国,医生未必都是“医学博士”。当时的访问者,未必想到了这一中美差异,而高欣荣也未必意识到了对方并不了解这一中美差异。
退一万步讲,就是高欣荣一时口误,毕竟是不实之辞,采访者不能因为出自采访对象本人之口就信以为真,应该自己动手查证并加以订正。在我自己多年的调查采访实践中,这种情况也多次遇到。不幸,1982年时鄂州市的采访人员未能核正,就只有我来澄清了。
如何澄清能说服对方?
我想,我如果详细阐述在美国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流程,解释高欣荣到美国来进修这么短的时间,不可能获得这一学位……云云,对于没有来过美国、不了解美国教育、医学有关制度的×先生,未必有效。
我得拿出依据来说服这些坚信“高欣荣获得了美国医学博士”的好心人。于是我根据家中包括高欣荣在内的长辈留下的各种文字,给×先生写了一封长信:
……如果他们姐弟两人是美国医学博士,那在其履历中必是亮点——尤其是在民国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之后。他们本人再谦虚也没有理由隐瞒史实,他们工作多年的医院一定也会将之作为重要卖点。
但八九十年来,他们自己、单位和同事、师生,从无人提起他们是美国医学博士。
我写道:慎重起见,我查了以下四种资料,均无高欣荣(和高有炳)获美国医学博士学位的记载:
1,高欣荣去世后官方正式印发《高欣荣生平》,其中谈到在美深造一段说:
1936年留学美国,先后在著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明尼苏达美俄氏研究院深造,奠定了深厚的妇产科理论基础和扎实的技术根基。1939年春天,闻讯祖国抗战极缺医生,立即万里赴戎机,回国参加抗战。
2,高有炳去世后,单位印发《高有炳生平》,其中谈到在美深造一段说:
1947年9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资助20名中国医生赴美研修,高有炳以湖北省选拔考试第一名身份录取。同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纽约医院任外科研究员。1948年12月回国……
3,高欣荣在《高氏家史回忆录》的手稿中写道:
由同班同学周穆英医师介绍,认识了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马士敦教授(英国人),与他经常来往,到北京学习。后经他介绍给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医学院妇产科教授Nicholson T. Eastman,得到他的同意到该处学习,如是决定于1936年6月,同周穆英同学一道去该处学习一年。又慕Mayo Clinic,University of Minnesota之名,于1937年夏转至该处学习。
1939年春,中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原手稿笔误,应为“第三年”——老高注),一位英籍医师到该处号召说,中国战事正酣,前后方医务人员奇缺,希望同行到中国支援。我们听了以后,认为自己的祖国正在需要我们,我们还能在这里学习吗?于是我们就积极准备回国参与抢救工作……
图:手稿影印件(暂略)
文中只字未提“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按常理推断,在两个医学院学习各只有一年和一年多,显然不可能在非常严谨、按部就班的美国医学教育体系中,拿到医学博士。
不仅如此,高欣荣此文中还写到两个弟弟的求学经历,在写到高有炳赴美时,只字未提他拿到医学博士:
(高有炳)于1947年秋由世界卫生组织派往美国,到康乃尔大学纽约医疗中心任研究员。留学至1948年10月回国。
4,高有炳所写的《我的外科生涯》长文中,详细讲述在纽约研修观摩的情况,无一字提到被授予博士学位。文中大量写到如何观摩专家们的高明手术、与各国医生交流如何大开眼界,却完全没有写到自己在美国参与临床实践,更没有写到各科目考试过关——他当时的任务只是一年研修,这与长达数年苦读拿到美国的医学博士学位,完全是两回事。
此外,没有物证:我姑姑和我父亲两位老人留下众多遗物,其中没有两人医学博士证书。我最后写道:
上述几条,应该能否定高欣荣获得医学博士的说法。×先生担心“我们如果无形把他们博士学位取消了,对不起他俩,也对不起后人”,这个担心不必要,若不实事求是,将他们并未获得的博士学位安在他们头上,那才对不起他俩,也对不起后人啊。
感谢×先生,鞭策我查证众多原始文档,弄清这一问题。这也提醒了我们所有高家亲属,在对后辈、对社会介绍有一定名望的先辈时,都应该实事求是,不要拔高溢美。
上述文字往来,是2023年的事,后来没有下文,我估计,对方应该是被我说服了吧。
不料今年7月底,我收到一位亲戚发来的文章,是一个署名为“武汉俊雅”的人在其公众号上刚写的。文中说:“寻访汉口高氏医院,一代名医高欣荣,精湛医术和普惠医疗誉满三镇。1936年赴美国霍布金斯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云云。
奈何?只好写下这篇澄清文章。
近期文章:
阅兵就阅兵吧,怎好意思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中国的左右之争与西方的左右之争不是一回事
川普治国:美国的自由市场体系正被强扭向国家资本主义模式
美国精英中左翼思想占上风是竞争的结果,还是阴谋的产物?
一个社会既需要左,也需要右,但要抵制极左极右
川普的异想天开和普京的漫天要价
许倬云:历史学最动人之处,在于后浪一次次改写与追问
《1984》又被禁了!这次是在美国
释永信寓言:天下武术皆出少林,少林荣辱皆出朝廷
互联网悖论:“时时刻刻都可参与”“时时刻刻被拒绝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