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川总遇上习总?高伐林用“零元购”掩盖“零证据”其实是“零逻辑”
当川普遇上习近平?——高伐林用“零元购”掩盖“零证据”其实是‘’零逻辑‘’
作者: 草头大将军 仁义勇公子
【理性偕仁爱同行, 正义伴勇敢齐飞。】
驳一篇【把国家安全说成抢劫:逻辑荒谬的“典型川黑文学”】
当作者把美中制度差异抹杀,就只剩下自嗨的比喻了
最近看到一篇奇文,作者自称“厌倦左右之争”,不愿意戴“左”“右”的眼镜看世界,但通篇文章,却是满满的川黑左派腔调:扭曲事实,偷换概念,再配上几句煽情的比喻,硬要把川普和习近平画上等号,仿佛美国也走上了“国进民退”的道路。仔细一看,所谓论证,只不过是一场从“零元购”到“零证据”再到“零逻辑”的滑稽表演。
一、【虚构出来的“事实”,靠臆想堆砌的“证据”】
文章一上来,就给川普扣上一顶“强抢豪夺”的帽子,声称他让政府“入股美国钢铁公司、英特尔、洛马、稀土公司”,甚至还大谈什么“零元购”。听起来惊心动魄,结果稍加核实,全是偷换概念甚至凭空捏造:
1,美国钢铁“黄金股”:这是国会与CFIUS审查机制下的安全措施,不是川普一纸圣旨的“抢劫”。
2,MP Materials(稀土):早在奥巴马时期就有的国防投资延续,川普顶多强化执行,谈不上什么“赤裸裸强抢”。
3,英特尔“零元购”10%股权:没有任何可靠来源。倒是“零逻辑”解释倒很常见。
4,Nvidia、AMD上缴营收、可口可乐改配方、亚马逊降价:全无媒体报道,只存在于作者的脑补。
5,川普兼任肯尼迪艺术中心董事长:纯属虚构,川普从未担任过。
如果这些“事实”都成立,那么川普简直成了现代版的毛泽东+斯大林+叶利钦合体了。问题是,这些情节只能在小说里成立。
【二、偷换概念:美国国家安全 = 中共“国进民退”?】
文章最核心的逻辑,是用“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川普和习近平的区别:一个稍微温和,一个更加极端。听起来好像很“公允”,实际上完全混淆了性质。
1,美国的做法:有限度、针对性的国家安全保护——半导体、稀土、军工等关键领域,涉及国会审查、司法监督、公开程序。
2,中共的做法:一党之令,全面没收,公私合营,企业家 overnight 从老板变“打工仔”。
这就好比消防员为防火在山林设隔离带,被作者硬说成是“纵火犯的一百步”,两者本质能一样吗?
三、【双重标准:奥巴马可以,川普不行?】
作者自己承认:奥巴马政府2008年入股花旗、AIG,是因为“特殊时期”。那么请问:当中国疯狂囤积稀土,当台海冲突风险上升,当芯片供应链被掐脖子,美国保护关键产业难道不是“特殊时期”?
【奥巴马可以是“救市”,川普就是“强抢”?】这就是作者所谓的“不谈左右”,实则是【选择性双标】。
四、【语言技巧:煽情、影射、虚拟的三板斧】
1,煽情:用“零元购”这种网络热词,把复杂的产业政策拉低成街头抢劫。效果是骂得痛快,逻辑全无。
2,影射:把川普说“由我控制”断章取义,不提背景、不提制度制衡,硬造“川普一人独裁”的形象。
3,虚拟:动不动“我不由得不想”“难怪媒体指出”,一副“我只是随口一说”的姿态,把臆测伪装成事实。
这不是学术分析,而是“朋友圈吐槽式”的哗众取宠文学。
五、【真正的对比:川普与习近平差在哪里】
1,川普的权力:受国会、法院、媒体、选票制衡。即便要给企业补贴,都得过预算案、经审计。
2,习近平的权力:党章修宪后,想抓谁抓谁,想抄谁家抄谁家。民营企业家一个个失踪、被判刑。
川普是被制度限制的总统,习近平是制度化的独裁。把两者说成“五十步与百步”,本身就是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侮辱。
六、【讽刺收尾:从“零元购”到“零逻辑”】
作者最喜欢的比喻是“零元购”。但事实是,真正的“零元购”只存在于中共历史的土改、公私合营、计划经济年代:企业家辛苦一辈子,一夜之间被扫地出门。
川普做的是国家安全保护,作者却硬说成“零元购”;结果自己整个论证过程,才是真正的“零逻辑购入”——从偏见市场里“白拿”一堆谣言,再包装成一篇所谓的“超越左右”的大作。
一句话:如果这也算“川普与习近平的五十步与百步”,那恐怕连数学都要被逻辑拖下水里淹死了。
让我感到疑惑的是:一个连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是由川黑细胞组成的典型川黑分子,为什么要羞答答的声明自己厌恶了左右之争?
这显然是一个难解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