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yRong

注册日期:2012-11-19
访问总量:423977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青少年教青少年,五位高中生现场教学,事半功倍


发表时间:+-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有人说:一个数学家不一定是物理学家,但一个物理学家一定是数学家。

进入 AI 时代,更有人指出:宇宙万物都可以抽象为 0 1 的表达。

早在四百年前,伽利略·伽利莱就已经提出:“数学是上帝书写宇宙的语言”,“自然之书是用数学写成的。” 他在 1623 年出版的著作《试金石》(Il Saggiatore)中写道:

“哲学是写在这宏伟的书上——即宇宙——它常常摆在我们眼前。但若我们不先学会理解其中的语言、认识其符号,我们就无法读懂这本书。这本书是用数学的语言写成的,其中的字母是三角形、圆与其他几何图形;没有这些手段,人类无法理解其中一字一句;没有它们,我们只能在一个黑暗的迷宫里徘徊。”

因此,“数学是上帝的语言”或“宇宙的语言是数学”正是伽利略提出的深刻思想。

几个世纪后,爱因斯坦也曾感叹:“纯数学是逻辑观念的诗。” 他还提出疑问:“数学即便是人类独立于经验的一种理性产物,为何它却如此完美地适用于现实对象?”

而在哲学层面,斯宾诺莎以及认同他思想的爱因斯坦都认为:上帝与自然法则同一,宇宙的本质是秩序与理性之美。

Math_01.jpg

2025830日(周六)晚上7:00,由 MATH C&C (Competition & Camps) 亚特兰大青少年竞技俱乐部 联合举办的 “数学竞赛与夏令营” 系列讲座正式拉开帷幕。

在活动伊始,青少年竞技俱乐部的三位董事亲临现场,为活动致贺并表示大力支持,也为整个系列讲座增添了鼓舞与力量。

本次讲座的主角是五位高中生,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数学竞赛选手,曾参加过不同形式的数学夏令营。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也曾得到过前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如今,他们愿意把这些宝贵的经历与心得传递给更多热爱数学的学弟学妹们,让经验能够延续与发光。

五位学生讲员分别是:

Annabel – SUMaC & USAJMO qualifier

Antony – HSMC/JSMC & MathPath

Emily – Awesome Math Camp & AIME qualifier

Sophia – MathILy & AIME qualifier

Tejas – 2× AIME qualifier & International MK Camp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别介绍了各类数学竞赛和夏令营的特点、准备方法、报名流程以及心得体会。他们不仅分享了学习中的努力与挑战,也谈到了在团队合作、时间管理和心理调整上的宝贵经验。与会的学生和家长们听得十分投入,不时点头、记录。

讲座进入 现场问答环节 时,气氛更加热烈。大家踊跃提问,从“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营”到“面对竞赛压力如何调整心态”,五位讲员都一一作答,既实用又贴近现实。与线上分享相比,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显得更加直观、亲切,也让听众感受到真实的鼓励与共鸣。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信息分享,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接力。学长学姐们把他们走过的路讲给后来者听,而台下的孩子们也看到了自己未来可能走向的方向。

在采访 MATH C&C 为什么想到要举办这样的系列讲座时,主办方答道:

因为有太多的学生和家长私下询问相关的问题与流程,我们觉得,与其一对一零散回答,不如通过公开讲座,把自己孩子们已经走过的路、趟过的河,分享给更多人。这既能帮助后来者少走弯路,也能让经验真正流动起来。”

分享是一种美德。 它意味着不独享、不吝啬,而是愿意把自己曾经得到的帮助与经验传递给他人。知识的分享,不仅能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也能让分享者在交流中得到新的启发与成长。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只有为他人而活的人,才是真正为自己而活。” 这五位高中生正是用实际行动证明:分享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快乐。它让我们在给予中体会到收获的幸福,也让学习的价值超越个人成绩,成为一种祝福,让更多的孩子因他们的经验而受益。

由于场地限制,对本次未能报名的同学和家长我们深表歉意。请大家放心,系列讲座还会继续推出第二期、第三期…… 今后将根据内容或年龄段分场举办,让同学们能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讲座。这样不仅更有针对性,也能让大家收获更多。敬请关注!

Math_14.jpg

结束语: 对青少年有益的事,我们就会去做,这正是我们的初心与目标!衷心感谢五位高中生的公益分享与无私奉献,也感谢亚特兰大青少年竞技俱乐部为本次讲座提供场地支持。

请愿意加入亚特兰大青少年竞技俱乐部的学生家长点击下面的链接加入会员:

https://atlantayouthtournamentclub.org/register

(全文完)

中文:亚特兰大青少年竞技俱乐部

英文:Atlanta Youth Tournament Club AYTC

Math_22.jpg

亚特兰大青少年竞技俱乐部

2025830 星期六

浏览(958)
thumb_up(2)
评论(4)
  • 当前共有4条评论
  • WillyRong

    哈哈,《青少年教青少年》上了新未名空间 – “今日十大热门话题”的导读版,广受关注!😀

    https://newmitbbs.com/viewtopic.php?t=859054

    屏蔽 举报回复
  • WillyRong
    🌸青少年教青少年,最懂得同龄人的心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屏蔽 举报回复
  • WillyRong

    【有人说】事半功倍。 我是因标题进来的,原来是词错了。(怎么说,才正确?)

    【ChatGPT said】

    你抓得很准。“事半功倍”本身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花费一半的力气,却能得到加倍的成效,形容方法得当,效率极高。

    如果你是因为标题里用了“事倍功半”进来的,那就是词错了。

    事倍功半:事情很多,花了加倍的力气,但收效却只有一半,形容方法不得当,效率低下。

    事半功倍:花较少的力气,却得到更大的收效,形容方法得当,效率极高。

     所以,正确用法应该是 “事半功倍”。😀

    屏蔽 举报回复
  • WillyRong

    这次讲座还有一位印裔男生讲员。👍

    由于赶上Labor Day (9/01) 长周末外出旅游,有一些注册了的学生报括一些印裔学生没能来,二期讲座会有更多人参加吧。😀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