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中国思维的解读(下) 冯知明
5.米霞发飚,鲁塔的巴西,姑妈的快感
太古第二代女性,较之第一代来说,似乎活动生动洒脱一些。
米霞家是磨坊主,深受父亲米哈乌的宠爱,她的衣服和玩具仅次于地主家的。在她三四岁时,有一天在坑里玩沙子,见到自己的父亲,有了记忆。他的父亲送给米霞一个战利品,那是个象征时间的咖啡磨,它们是采用铜、陶瓷和木头,这个咖啡磨本来是人们的一个意识,通过具体的东西,就把它物化了。小咖啡磨意味着什么。“或许是某种总体的、基本的变化规律的碎片,没有这种规律,这个世界或许就不能运转,或者完全运转成另一种样子。”这个咖啡磨可谓意义重大,到了《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结尾部分,米霞那个具有反叛意识的大女儿阿德尔卡,已经有了19岁女儿的女人,对此传家宝偷偷地拿走了,她还迫不及待转动起来。
她10岁上学,坐在第一排,因为长得娇小可人,时常被老师摸摸她的头。放学回来时,总是玩她的玩具,她有许多种方法去玩这些东西。也许玩具过多,一直为放学后玩什么玩具而苦恼。这时出于好奇,或者对成年女人的模仿,她溜到了妈妈的房间,找到她的唇膏,涂到她唇上,感到自己长大了,并看到了自己的衰老。米霞猛地把口红擦去,回到洋娃娃那里。她将娃娃的小手抓在手里,让它们无声地鼓掌。当她依然来到妈妈的梳妆台前,试穿妈妈胸罩和高跟鞋,还有拖地的连衣裙。她的母亲告诉父亲,小米霞已经来了月经,小女孩便开始成熟。
每周到教堂做礼拜时,有位男孩盯着她看,有次想送她回家,米霞同意了。这就是老博斯基的儿子帕韦乌,他不仅夸赞米霞的美,为了更吸引她,大谈自己的人生理想,至少要做个医士之类。米霞通过他的视角,看到了自己少女时代最为闪光的一面。这时的米霞在塔舒夫上师范学校,她告诉好朋友拉海娜,她想退学打算嫁人,拉海娜劝她读到毕业,她的理想是嫁个医生,生一堆孩子,而米霞则想生个女儿。帕韦乌与她手牵手的约会,并吻她,并想把她按在树林里,要向她求婚。米霞的眼光不错,她的男人果真有能力,她已经生了3个孩子,现在又怀上了第4个。只是帕韦乌这个男人,经常利用自己的权势与女人鬼混,他搂抱小卖部女掌柜、肉铺女老板、餐厅女服务员。她发现口红的痕迹,发现打开的避孕套。帕韦乌回来时,她当着3个孩子面,对他说,如果你再干那事,就杀了他。
米霞在太古生育能力极强,又是一个持家的好手,她开的暑期旅馆,还能贴补家用。慢慢地,时间在流逝,米霞变老了,她尚不自知,只是女儿为她染头发,她无力打理旅馆的生意才知变老了。丈夫请人来为她建造墓地,她希望埋在自己父母身边。有一天米霞突然栽倒,送进医院才知得了脑出血,已经不能动弹和说话了,一个月后米霞的时代就此结束。
鲁塔因为特别,首先是她的父亲是株植物精灵,幼年的鲁塔好奇又专注,她能记住自己过往的一切。她是森林的孩子,对森林格外的熟悉,她时常在太古村里转悠,最后来到太古最好的房子里,这就是米霞家,她在丁香树上建了一个窝,经常在那里坐着观察。显然,伊齐多尔也到了对异性有向往的年龄,抓住了她的脚,她吓得跳起来逃走了。过几天,她又来了,伊齐多尔等着她。她们开始交流。鲁塔把他带到森林里,告诉蛤蟆菌是她母亲的最爱,而伊齐多尔告知这有毒,特别是白色的最有毒。鲁塔不信,伊齐多尔带来了米霞的烹调书,指着那些图画告诉什么有毒。鲁塔要他教她认字,很快就认字了,当然一学就会鲁塔随即也厌烦了。
鲁塔经常带着伊齐多尔在森林中穿行,走到边界,就僵持不动了。麦穗儿曾指着硬得像石头似的人,立在凯尔采的路上,他们因过了边界,像遭了定身法一动不动,过了一段时间,才苏醒过来,便回家去,抹除了边界之外的记忆。伊齐多尔有次在森林中,鲁塔离他而去,他吓坏了,他知道如果没有森林之女的指引,他是无法走出森林的。鲁塔对伊齐多尔很重要,是她唤醒了他的爱情。这个傻小子,走在森林女儿后面,望着姑娘赤裸的肩膀,他真抚摸抚摸。鲁塔拉着他,要他看一样东西,瞧着森林的大蚂蚁来来回回奔走的蚁道。伊齐多尔躺下来,双手枕着后脑,望着鲁塔,要她也躺下来。他抚摸她,告知他想和她做爱。鲁塔决绝地说,他不和相爱的人做,只和恨的人做。她说,世界很坏,她只有与坏人为伍。突然,鲁塔说她要嫁给乌克莱雅。因为她想去城里,离开这里,戴首饰,做城里人。
她最终嫁给了乌克莱雅,鲁塔甚至有一种打算与她真心相爱的念头,但乌克莱雅只是从诅咒她时获得快感,与她做爱产生特别是情绪。她终于在一个雪夜,拿着两个皮箱,走进森林,通过边界,这个森林女儿有异世界的钥匙,她到了地球的另一端,进入了巴西。
在德国人和俄国人于太古大战在即之时,她冒失进入两方边界,被两国的巡逻队强暴,用作者奥尔加对麦穗儿的逻辑,这更是暗示森林女儿对残暴和苦难的一种承受与接纳。应该来说,鲁塔除了继承父母的神性外,她也有人性部分。
米霞的小姑子,孩子们的姑妈斯塔霞,是个老实本分的女人,她在两个妹妹眼里,属于形象端庄那种女孩,只是走鸭子步,让他身体摇摆,失去了一些风情。两个妹妹很顺利地嫁了人,她却成了大龄剩女。老博斯基心肠不坏,但脾气暴躁,在自己妻子死后,经常打这个女儿,她委屈地躲在树林哭泣。在老博斯基为女儿造屋子时,她倒是过上了平静的生活。有个陌生的男人经过时,打听去凯尔采的路怎么走,几个钟头再次遇上斯塔霞。两人就这样擦出了爱的火花。这个邮政工人帕普加,是安装一条从凯尔采至塔舒夫的电话线。斯塔霞相约礼拜三去散步,礼拜六去跳舞,这个人让老博斯基接纳。在1937年的秋天,斯塔霞怀孕,圣诞节时举行了简单婚礼。她变成了帕普加娃。帕普加婚后总冲她发脾气,圣诞节时说要去给他双亲扫墓,一去不复返了。好在给她留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似乎对太古没有感情,但每次匆匆回来探母离开时,斯塔霞要他在石头缝的泥土上留个手印,以慰她的思念。
有一次她与米霞聊天,米霞问她没有男人怎么办,这是成年女人之间的对话。从而激发了她,她决定开个小商店,非法出售酒类,在一个没有商店的太古,生意不错,特别是吸引了一些从林场来的工人。一个护林员来了,是个英俊的男子。他个头儿不高,但很强壮,不知何故,让她怦然心动。有天晚上,他来买酒,本来有点醉意的他,喝了两杯酒,一个扑上去,一个半推半就,就让斯塔霞快乐了几分钟。
她寂寞地死去,儿子回来时,她已经下葬了。她平淡的一生,犹如我们这种平凡人。
6.帕韦乌、乌克莱雅、维迪纳,嗅到一种相同的味道
我们从老博斯基儿子帕韦乌嗅出了一种相近的味道。我们看出这是一个自命不凡的年轻人,他从小就立志,绝对不走自己父亲的路,待在屋顶上过一辈子,他要奋斗。他在情窦初开之时,看上了邻居的女孩米霞,他很快赢得了姑娘的芳心,征服了女孩母亲格诺韦法,至于米哈乌对他冷漠,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他在爱情上是十分幸运的,米霞甘愿为他做牛做马生了一堆孩子。他的信念是奋斗,出道时先跟犹太人阿巴做木材生意,买了摩托车,猪皮提包,钱像小河的水流到他的口袋。他做过医生的梦想,因为年龄渐长,看来不可能实现,他要找到了新途径,他投机的能力很强。帕韦乌每天深入学习苍蝇繁殖的奥秘,钻研绦虫复杂的生活链,研究营养品的维生素含量及肺结核、伤寒这样一些疾病的传染途径。他为了提升自己,上一系列的培训班,取得了护理执照,给人打针,给人们开些小讲座。
和他一起做生意的阿巴垮了,森林已经收回国有,他靠打针无法养活家人。便骑着摩托车到了县卫生防疫站,不久入了党,为这个县级区域检查卫生。帕韦乌权力很大,以不合格的名义,可下令关闭商店,酒肆和饭馆。人们纷纷给他送礼,请他喝酒,女老板对他进行性贿赂。他认识了乌克莱雅,他们臭味相投,很快成为铁杆盟友。他是塔舒夫糖果店的店主,在帕韦乌的威逼下,成了几个不合格商店的老板。投桃报李,他也把帕韦乌带到一个高档的圈子,成了继阿巴之后的又一引路人。帕韦乌官不大,位置很重要,还有他善于结交权贵,比如说市长维迪纳经常到太古来,接受他的宴请,每次这个官僚抓住米霞的手无所顾忌地长吻。姐姐斯塔霞搭乘顺风车去采购,总会告知别人,他是帕韦乌的姐姐,可见他的名声很响,也应了中国人那句老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斯大林死去的那一天,双胞胎女儿其中一个得了猩红热,他心情不好,走进市委会,寻找维迪纳,女秘书说市长不接见他。他便想去喝一杯,到小卖店蜂腰巨乳的巴霞那里,躺在她胸口上喝酒。巴霞领他去弄到了抗生素,两个女孩奇迹般地好了。
在米霞离世后,他才感到了人生的短暂,这个人物在寂寞中等待死亡,大女儿突然回来,声明要照顾他,他说,一切都晚了,他拒绝了女儿的好意,在回忆中度过自己的余生。
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人物,这就是从伊齐多尔手中硬生生把鲁塔夺走的男人,他叫乌克莱雅,活跃在太古这个地区的各个圈子里,用我们的话说,他是那种很会来事的人。他与太古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是与这个县里的卫生督察员帕韦乌牵扯上了。他只是一个糖果店的老板,似乎很富有,给鲁塔买的礼物,作者这样描述,乌克莱雅把鲁塔关在家中。厨房里给她留下大量美食。在这里,她什么都不缺。她有两衣橱衣服,还有许多金首饰,十几顶帽子,几十双皮鞋。到教堂前边炫耀,听别人的叹息,瞧瞧充满赞赏的目光,很是开心。我们判断他轻松地接触权贵,应该还有其他的营生,让他活得很滋润。
这样一个人物,怎么会看上森林女儿鲁塔的,我们不得而知,作者连一句话也没有交代。她确实迷上了鲁塔,乌克莱雅开着华沙牌小轿车,到了森林旁才步行,站在麦穗儿那间倒塌了森林小屋前边,对着屋子说,好女人,跟他走吧。麦穗儿站了出来,告诉他不能把鲁塔交给他带走。但乌克莱雅坚持说,她已经是他的人了,坚持要麦穗儿给他俩祝福。他叫了一声鲁塔,森林女孩从小车里走了出来,她已经焕然一新。鲁塔请求母亲祝福她。母亲说,这个人很坏,会变成狼的,不要嫁给他。乌克莱雅要鲁塔上车,鲁塔突然说,如果她不同意,她就不跟他走。最后,母女俩相拥而泣,麦穗儿妥协,告知他可以带走她,但从10月到4月她属于他。从5月到9月她属于麦穗儿。乌克莱雅挽着鲁塔上了小车走了,这是韦德马奇的森林有生以来,第一次尝到了汽车废气的味道。
我们沉思默想,无法找到鲁塔与乌克莱雅的结合,其象征意义是什么?鲁塔这个波兰的森林女儿包容一切罪恶,同样是包容了他。晚年时,他好像只有一个去处,就是到帕韦乌那里喝酒吹牛和回忆过去。乌克莱雅知道伊齐多尔恨他,他慷慨地送一些礼物给他。其中就是许多他那肥硕的身体盖在鲁塔身上的照片,气得伊齐多尔待在阁楼上不肯下来。
维迪纳是这个地区的一位市长。从一个小细节,就能看到他的权势熏天。每次他来帕韦乌这里,开车送他的司机,会待在小车里坐几个小时。维迪纳在座,米霞注意到,乌克莱雅变得轻言细语,不敢放肆。帕韦乌的大女儿阿德尔卡,有次她看到一个松鸡漂亮的羽毛,便一根根拔掉了。父亲大发脾气,因为这是取悦市长的,要米霞拿豌豆来,让她跪在上面受罚。维迪纳突然叫道,滚他妈的松鸡,倒酒。在他操纵下,屋子里的氛围又活跃起来。帕韦乌在斯大林死时,想要去见他,他拒绝了,因为斯大林之死,在社会主义阵营是件大事,他在这时不敢放肆。
7.伊齐多尔是一名哲学家
伊齐多尔是米哈乌的儿子,米霞的弟弟,他出生时,因为头颅过大,格诺韦法疼得昏死过去,她听接生婆说是女儿,清醒时她却得了个儿子,她对他的爱减了一半。米哈乌观察妻子对伊齐多尔的爱,就好像是对小猫小狗那般的爱。格诺韦法对这个儿子淡漠,她怀疑伊齐多尔是麦穗儿的儿子,他与鲁塔同时出生,是被调包了。还有一点,也是可以代表格诺韦法的心态。格诺韦法经过战乱,丈夫被强行征召去打仗。她去申贝尔特太太商店购买食品时,因为店主同样挺着大肚子,预产期前后,两人谈些家常事,她们都希望生个女儿,这样就不用打仗了。
可见格诺韦法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这恐怕是她对不想要儿子的内在原因。
伊齐多尔因为未来将成为哲学家,他的生命成长过程自然要与众不同。他还在二三岁时,突然得到了重病,医生对他们说,这孩子得的是脑水肿,救无可救了。但伊齐多尔奇迹般地生存下来了。他在太古人眼里,是个智障者,一个不正常的孩子。请看这段对话。米霞与老博斯基的儿子恋爱了,米哈乌不愿意,找的借口就是这家人的女儿长得丑,不受人待见。米霞回复的话,每家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就像我们家伊齐多尔这样。怼得米哈乌无言以对。
伊齐多尔不知上过学没有,然而他的自学能力超强,比如他与鲁塔到森林里,他就是借用米霞的烹调书指认蘑菇是否有毒。鲁塔要他教她认字,当然鲁塔很快也厌烦了。他是一个离群索居者,然而在他应该接受异性时,鲁塔出现了,鲁塔这个森林女儿,给他满满的爱,只是她通过森林,进入边界到了巴西,同样给他来信,连她母亲麦穗儿也不让知道。
当鲁塔嫁给乌克莱雅后,他们依然见过几次,主要是乌克莱雅带她来参加帕韦乌主办的聚会,伊齐多尔把自己的集邮和明信片要送给鲁塔。伊齐多尔显然是在找借口接近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还问他过得怎么样?鲁塔很明确告诉他,不好。从一个小细节我们可以了解,乌克莱雅当众叫她娼妇,要把自己给鲁塔买的法式胸罩当众剥开胸衣,展示给在场的人看。
得知鲁塔离开太古,不会再回来,伊齐多尔人生便跌入低谷,他便决定进修道院。伊齐多尔认为它远离尘世,还专心致志地钻研上帝。因此他开始思考,已经进入哲学层面:鲁塔为什么走了,母亲为什么会死去,战争中为什么会屠杀人,为什么上帝会容忍恶行和苦难?
他对修士说想进修道院。他孤独,思念上帝,上帝是不变的。但修道院的人告知,世界在变,上帝也会变,他不喜欢听到这种谬论,打消了做修士的念头。伊齐多尔继续思考,他发现妨碍他想象的,是上帝的性别问题。他想到上帝是位女性,便开始热烈起来。后来,他悟道,上帝不是男性也非女性,就像空气和田野一样,上帝身上蕴含着人世间一切特点和品性。他需要思考,回忆鲁塔,集邮,凝望小天窗,以及感受宇宙的秩序。
在第37章节“伊齐多尔的时间”他迷上收集邮票和明信片,因为许多简短的留言,让他迷恋和思考。他开始无休止地思念鲁塔,鲁塔不在了,他无法写信给她。伊齐多尔居然收到了鲁塔的来信,这是巨大的动力,他决定攒钱去巴西找她。为了收集一些明信片,他在1962年,伊齐多尔写了第一封信,是用德文写的,请给他寄来汽车说明书和旅游说明书。意想不到的是,他收到了信,这就激发他一个月要寄出好几封挂号信——有德国的、瑞士的、比利时的和法国的。
突然这个身无分文的人,找到了一个创收的机会。有封信没收到,他去查询,最后告知丢失了,并决定对遭受损失的伊齐多尔赔偿200兹罗提的现款。同时波兰邮政局对发生的事件表示道歉。于是,伊齐多尔积极地写信,这样总会丢信,便经常领到赔款。他成了拥有权利的家庭成员,会赚钱养活自己了。他的行为引起了安全部门的注意,伊齐多尔带10封信去邮局,邮局女职员称赞,局长对他非常满意。因为邮局在他这里也有赚头,每丢失一封国际信件,两个国家邮政局分别各赔偿一半。邮局支付给他兹罗提,而国际用马克支付。按国家汇率换算马克,都可以赚钱。
这本是值得庆贺之事,伊齐多尔回家,有两个密探等他,问他为什么寄邮件,以什么为生。他说本想进修道院,不被接受,只好帮姐姐干家务,劈柴,带孩子。收集信函和集邮是个人爱好。他开始实现安全局的密探无意中向他暗示的主意。向自由欧洲广播电台、慕尼黑、德国要求寄来广播时刻表。他知道这信寄不出去,只好塞一张白纸了事。两个密探感到这里有更大的秘密,把他带到小镇上,问他密码是多少?打他,把他关了48小时才放出来。使他欣慰的是,自己攒的钱还在,打算去巴西找鲁塔的希望还在。但往国外发信,在他看来已经不可能了。
通过这些思考,伊齐多尔发现,世上有意义的事,由四个部分所组成。比如:东南西北,春夏秋冬,他重新去乡图书馆,这些书都是地主波皮耶尔斯基藏书,这里大有深意,他们之间是两代人,伊齐多尔是地主的传承之人,他们思考是可以互补的。他觉得四重性的事物都写在书里了。他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先贤的书:老子、布莱尼茨、列宁、罗耀拉、琉善、马提亚尔、马克思、梅林克、密茨凯维奇、尼采……他见地主的藏书,有个奇怪的发现,缺了姓氏起首字母为 A 到 K 的作者:奥古斯丁、安徒生、亚里士多德、阿维森纳、布莱克、切斯特顿、但丁……后来还把家里的百科全书从头至尾读了一遍。
他分析道,四的组合是不难发现的:酸、甜、辣、苦,他在《圣经》里找到更多四重性。其中有些看起来原始、古老,这些四重性会衍生出其他的四重性。这份清单始终没有尽头。他发现了整个宇宙不可或缺的秩序的踪迹。他在最细微的现象里都看到了四个部分,四个阶段,四种功能。四繁殖为八,繁殖为十六,生命代数衍生成四倍的演变。
有两点感受,一是作者奥尔加选中一个智障者来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看来,不管一个人是否智障,但专注就是一种力量,因为聪明人往往涉及很多事情,然而他们浅尝辄止,不会深入,一些愚笨或者智障之人,则会钻进去深入研究,取得成就的人却是后一种人。二是伊齐多尔发现的四重性,与中国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们认为,思想到了一定的境界,是相通的。
8.一个深重灾难的民族,自然具有独特的表达形式
具体来说,波兰这个民族,在历史上经历五次灭国,从近现代来看,曾经历过三次被灭国更为惨痛。第一次是1795年,俄、奥、普三国签订了瓜分波兰的协定,波兰领土被瓜分而灭国;第二次是在1807年,拿破仑迫使普鲁士和奥地利割地建立华沙大公国,但随着拿破仑在1815年的战败,华沙大公国再次被普、奥瓜分而灭亡;第三次是在1939年9月,希特勒闪击波兰西部,随后斯大林占领波兰东部,德苏两国瓜分了波兰,导致波兰第三次亡国。1940年的卡延惨案,就是在苏联灭国波兰时,对波兰的社会精英来得一次惨绝的屠杀。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掩藏着波兰的历史。米哈乌属于第一代,他是受俄国人派遣去服兵役,到了东方远东城市,就是说,太古这片土地是在俄罗斯人的管辖之下。作者写到,地主的家在1918年前遭到哥萨克人的洗劫,波兰在20世纪之初深受俄罗斯的摧残。奥尔加呈现给在作品中的历史,应是苏德两国瓜分波兰的那段岁月。先是德国人来围剿,在35章节里,格诺韦法在黑河里洗衣物。看见德国人4辆军用汽车,经过圣罗赫小礼拜堂,听见了枪声。看到身着犹太人长袍的什洛姆、盖雷茨夫妇和金德尔夫妇的孩子们,穿连衣裙的申贝尔特太太,她女儿抱着吃奶的婴儿,小个子拉比。还有她自己心心念念地的埃利,正牵着自己的儿子,没命地奔跑。德国人朝他们开枪。一个身影跳了起来,那是申贝尔特家的拉海娜,米霞的同龄人,她摇晃了片刻,便倒下了。而埃利已经在青草里躺着。
尔后,在太古这个村庄,双方进行了生死大战,从溺死鬼到晚年瘫坐在轮椅上的格诺韦法看到整整一天飘飞的灵魂,可见当时战斗之惨烈。太古终于沦落在俄国之手,米霞的丈夫,显然是个投机分子,他入党、晋升,对一些小店雇主为所欲为,就是明证。斯大林之死,作者并未过度渲染,只是把他当了一个历史节点,悄悄地暗示了一下。而对地主家财产没收,表达了波兰已经“变天”了。到了第二代米霞退出历史舞台时,她脑出血住进医院,这一个月,医生们无心给她看病,大家在讨论罢工之事,这就是说,一个新波兰在酝酿之将要产生了。
这就是作者高妙之处,不露声色地牵扯我们走进波兰这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之中。
波兰人的苦难不仅是波兰人的,作者除了写犹太人之外,还写出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人和事来。首先是一个恶人,他之前同样是个庄稼人,被异化成了恶人,走进森林,趴在地上,嗅到森林气息,发现他更适合四肢行动,这样行动敏捷。他杀死了一个捡树枝的老者,赶马车的马车夫,还有一个打算移居美洲的布罗内克,这个恶人在大战在即,太古空无一人时,却来到了村庄,因为没有人的地方,他是欢喜的,或者说,人们逃进了森林,他回到了村庄。恶人像个幽灵,与其说他作恶多端,还不如说他时时刻刻在逃避。
而麦穗儿,这个不知来历的女人,落户于太古,她似乎是为了太古人来承受一切苦难的,她包容了一切,还“活久见”地见证了一切。她坚持与人做爱时不肯躺下来,寻求所谓的平等,到乐于与恶人交配,把自己变成一头母野猪;她让人惧怕,然而她长年挖草药,同样受上帝的悦纳,让她奶头饱满,治病救人来显示上帝的存在。她对人们表达的善意置之不理,
却牵着女儿鲁塔向弗洛伦滕卡走去,告知自己梦见月亮敲她的窗,对她说,你没有母亲,鲁塔没有外婆,村子里有个善良的老妇人,你到她那儿去,告诉她,请她原谅我。
溺死鬼是叫普卢什奇的农夫。他溺亡后,如同中国的溺死鬼一样,是无法进入轮回的,没有找替生。这个波兰的溺死鬼也没有找到通向上帝之路,只好躺在芦苇丛中与腐化的肉体一起。它在大道上游荡,变换着各种形态。溺死鬼重新认识自己的能耐。雾是可以听它指挥。溺死鬼认定是雾的统治者,雾的统治者在水底下感觉好。它年复一年躺在水底下由泥淖和腐叶铺成的床上。
溺死鬼震惊于世界变了样,巨大的声音,加上热与火,使水面升起巨浪。他看到村子寂无人声,他往前走,看到大地上出现了许多洞,有上百具人类的尸体已经冷却。他们的灵魂,还没有适应虚空,到处乱飘。溺死鬼普卢什奇利用自己的魔力,指挥他们,让这些灵魂听命于他。这些灵魂,像小孩手中的气球,脱离了小手,便向上飘飞起来,他不明白它们为什么不听他指挥。看来,溺死鬼无力拯救这些无辜屈死的灵魂。
太古这个地区,更特别之处,就是离上帝最近,同样受上帝护佑最深之处。它的东南西北有4位天使长守护,上帝对太古人是直接指导的,他让牧师兴修水利,怎样给工人支付薪水。教堂里的圣母,满是慈爱之心,甚至帮助弗洛伦滕卡看护吃自己供品的狗。看来应是个安宁平和的上地。上帝是什么样的存在,奥尔加是这样定位的“如果不知道上帝在哪里?就得看看所有的会便会动的东西,所有无定形的,所有起伏不定和易消逝的,例如看看海面的涨落、日冕的飘悠、地震的颤动、大陆的漂移、雪和冰川的融化,看看流向大海的江河,看看种子的发芽,看看刻蚀群山的风,看看母腹中胎儿的生长,看看眼睛周边的皱纹,看看坟墓中尸体的腐烂,看看葡萄酒的酿熟,看看雨后冒出的蘑菇。”
可是,地主波皮耶尔斯基对上帝失去了信心“世界上的恶是从哪里来的?上帝既然是善良的,为什么允许恶存在?莫非上帝不是善良的?”另外,鲁塔在森林里,同样对上帝进行了灵魂的拷问:“你觉得奇怪吗?世界很坏。你自己也看到了。创造出这样的世界,还算个什么上帝?或者他本身就坏,或者他允许恶存在,或者他脑子里一切都乱了秩序。”
尽管怀疑,太古人还是抹去不了信仰的痕迹。因为他们亲眼见证了,俄国人掩埋士兵,没有信仰的葬礼,还有那位团长副官伊凡,伊凡还向伊齐多尔讲了许多不能告诉别人的事,比如交媾,他脱下裤子,露出了两胯之间的东西,这是男人的,要插进女人的窟窿里。他们走到一个德国无法射击到的地方,伊凡见到一只母山羊,抬腿把他的东西插进山羊两腿之间,有节奏的动作起来。完事后,告知女人太少时,男人可以这样。对于上帝存在与否,他们一直处在摇摆不定状态下。
我们注意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显示出独特的创造性,《太古和其他的时间》这部作品,其结构是用各种不同的时间视角构成的,《圣经》典故和故事的运用,让它弥漫在一种宗教氛围之中,却又向我们展现强烈的现实。她的文笔既有散文的优美,又有寓言的质朴。作品的隐喻性是另一个特色,它呈现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十分开阔,比如诅咒月亮的老妇,森林女儿、来历不明的麦穗儿、幽灵般的恶人与溺死鬼,地主的八层世界,智障者对四结构的推演,十多万字的一部小长篇,给我们巨大信息量,似乎是一个转动的万花筒。
奥尔加在接受采访时是这样表示的。“我相信,每一代作家都试图寻找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世界。而随着世界的变化,这种描述的形式也必须改变。”“一方面,我们沉浸在传统中;另一方面,这种传统越来越狭窄,令人窒息,让人无法真正定位自我。因此,我们需要寻找自我的声音。从她这样的表示中,我深有同感,我曾主持过中国武侠文学刊物编辑工作,这种类型文学,因为人物和事件以及故事甚至结构,它的设定于武、技以及精神在侠的层面上,同质化严重,我尝试过多种方法,希望对这样的文本有所突破,几乎难有可能。对于我们传统文学,带有同样的局限,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用不屈不挠的精神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扇的门。
我们分析《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往往会抱怨它过于碎片化,解构主义和深邃的哲学思考,云里雾里,弄得我们分不清东南西北。这十多万字的小长篇,我做读书笔记2万多字,再写书评也有2万多字,试图对它解析一二,看来,依然是自说自话。也许扎根于波兰本土历史和文化的读者们,会有些共鸣吧,不然她怎么成为波兰畅销作家呢?
大作中还有难以理解的地方,比如开篇的四大天使,用我的中国式思维,似乎要让她们在作品中发挥一些作品,上帝和镜框里的圣母,表现得同样很平庸,还有很多处,因为我的理解力太差,感到描述得互相矛盾,特别是一些意象的表述,更难理解?不敢再作解读了,免得让人贻笑大方。
用《太古和其他的时间》这样一句话“上帝在注视,时间在流逝,死亡在追逐,永恒在等待”来结束本人不知所云的读后感受吧。
2024年12月14日星期六 汉江之边白鹤墩
冯知明 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发表了《扭曲与挣扎》(长篇小说)、《百湖沧桑》(长篇小说)、《四十岁的一对指甲》(长篇小说)、《云梦泽》(长篇小说国内版)《生命中的他乡》(长篇小说海外版)、《楚国往事》(历史随笔)、《楚国八百年》(大陆简体版、海外繁体版)等作品,另有一套三卷《冯知明作品集》——《灵魂的家园》《对生活发言》《鸟有九灵》,台湾版散文集《童婚》,任3D动画片《武当虹少年》1、2季(52集)总编剧。其各类作品共计500多万字。
作为资深出版人,几十年来曾参与过经典名作、通俗文学、武侠、故事、网络文学等多种文本的编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