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步思

注册日期:2015-09-19
访问总量:349831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王上22: 1-53>


发表时间:+-

【王上22: 1-53】【亚兰国和以色列国三年没有争战……。】在列王纪上第二十二章,也是最后一章中记载了,南北两王联合出兵要夺回基列的拉抹,结果亚哈在战场上被箭射死,这是悲惨的结局;亚哈死后他儿子亚哈谢接续作王。本章首先说到:【亚兰国和以色列国三年没有争战。到第三年,犹大王约沙法下去见以色列王。以色列王对臣仆说:‘你们不知道基列的拉末是属我们的吗?我们岂可静坐不动,不从亚兰王手里夺回来吗?’亚哈问约沙法说:『你肯同我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吗?‘约沙法对以色列王说:‘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与你的民一样,我的马与你的马一样。‘】“亚兰国和以色列国三年没有争战。到第三年,犹大王约沙法下去见以色列王”。这时南北两王彼此结亲,约沙法的儿子约兰娶亚哈的女儿为妻(王下8:18)。“以色列王对臣仆说:‘你们不知道基列的拉末是属我们的吗?’”“基列的拉末”位于约但河东,是迦得支派境内利未人的城(书20:8),后来落到亚兰王便哈达一世手中(15:20)。之前亚兰王便哈达获得亚哈释放时,曾答应归还以色列的城(20:34),因亚兰王没有完全履约。所以亚哈说:“我们岂可静坐不动,不从亚兰王手里夺回来吗?‘”“夺回”就是以战争夺取。“亚哈问约沙法说:’你肯同我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吗?‘”亚哈认为南北两国联军,就可夺回,因当时南国犹大的兵力非常强盛(代下17:10-19)。“约沙法对以色列王说:’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与你的民一样,我的马与你的马一样‘”。敬畏神的约沙法,却与悖逆神的亚哈“不分彼此”,就是乐于助北国以色列一臂之力。【约沙法对以色列王说:‘请你先求问耶和华’。于是以色列王招聚先知,约有四百人,问他们说:‘我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们说:’可以上去,因为主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里。‘】“约沙法对以色列王说:‘请你先求问耶和华’”。虽然约沙法愚昧地与亚哈联手,但他毕竟是敬畏神的,所以要求在打仗之前“先求问耶和华”。“于是以色列王招聚先知,约有四百人,问他们说:‘我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这四百人是奉迎王意的假先知。“可以不可以?”是问神的意思如何。“他们说:‘可以上去,因为主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里’”。意思是此次出兵必会得胜归来。这里的“主”是他们心目中的神明。

【约沙法说:‘这里不是还有耶和华的先知,我们可以求问他吗?’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还有一个人,是音拉的儿子米该雅,我们可以托他求问耶和华。只是我恨他;因为他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单说凶言。’约沙法说:‘王不必这样说。’以色列王就召了一个太监来,说:‘你快去,将音拉的儿子米该雅召来。‘】“约沙法说:‘这里不是还有耶和华的先知,我们可以求问他吗?’”这表示约沙法已看出那四百个先知,不是真正耶和华的先知。“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还有一个人,是音拉的儿子米该雅,我们可以托他求问耶和华’”。“米该雅”可能就是在亚哈放走亚兰王后宣告审判的先知(20:42)。“只是我恨他,因为他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单说凶言。‘约沙法说:’王不必这样说‘”。这是指米该雅所说的预言,不会迎合亚哈王的意愿。“以色列王就召了一个太监来,说:’你快去,将音拉的儿子米该雅召来‘”。表示那个太监知道米该雅当时所在之处。【以色列王和犹大王约沙法在撒马利亚城门前的空场上,各穿朝服,坐在位上,所有的先知都在他们面前说预言。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造了两个铁角,说:‘耶和华如此说:’你要用这角抵触亚兰人,直到将他们灭尽。‘所有的先知也都这样预言说:’可以上基列的拉末去,必然得胜,因为耶和华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中。‘】“以色列王和犹大王约沙法在撒玛利亚城门前的空场上,各穿朝服,坐在位上”。“城门前的空场”是古时审判案件或集合群众的公共场所;“穿朝服”显示郑重其事。“所有的先知都在他们面前说预言”。“所有的先知”指那四百个假先知。“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造了两个铁角,说”,“西底家”是四百个假先知的领头人物;“两个”表示见证,必要得胜。“铁角”表示力量强大无比。“耶和华如此说:‘你要用这角抵触亚兰人,直到将他们灭尽’”。约沙法之前说要找一位“耶和华的先知”,这四百人很快就投其所好,改口称“耶和华”了,为要迎合约沙法王,说的却是自己的话。“所有的先知也都这样预言说:‘可以上基列的拉末去,必然得胜,因为耶和华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中’”。这些先知一味讨好亚哈王,照着他的意思说假预言。

【那去召米该雅的使者对米该雅说:‘众先知一口同音地都向王说吉言,你不如与他们说一样的话,也说吉言。’米该雅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耶和华对我说什么,我就说什么。‘米该雅到王面前,王问他说:’米该雅啊,我们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回答说:’可以上去,必然得胜,耶和华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中。‘王对他说:’我当嘱咐你几次,你才奉耶和华的名向我说实话呢?‘】“那去召米该雅的使者对米该雅说;众先知一口同音地都向王说吉言”。“那去召米该雅的使者”,就是奉王命的太监;“你不如与他们说一样的话,也说吉言”,就是叫他迎合王的意思说。“米该雅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耶和华对我说什么,我就说什么’”。米该雅的表态,显示他是神真正的仆人。“米该雅到王面前,王问他说:‘米该雅啊,我们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可以不可以?”是问神有如何指示。“他回答说:‘可以上去,必然得胜,耶和华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中’”。米该雅复述众先知的话,是充满了轻蔑和讽刺。“王对他说:‘我当嘱咐你几次,你才奉耶和华的名向我说实话呢?’”亚哈这话表示,他曾多次与先知米该雅有过接触,也知道他往往一开始不肯说真话,直到奉神的名才会说出真话。【米该雅说:‘我看见以色列众民散在山上,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耶和华说:’这民没有主人,他们可以平平安安地各归各家去。‘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我岂没有告诉你,这人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单说凶言吗?‘】“米该雅说:‘我看见以色列众民散在山上,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我看见”指他看见了异象;“没有牧人的羊群”,表示失去牧养他们的君王(民27:16-17)。“耶和华说:’这民没有主人,他们可以平平安安地各归各家去‘”。“耶和华说”这是奉神的名说话,“这民没有主人”,是预言亚哈王将会被杀;“平平安安”是指战役将会结束,因亚兰人的目标只针对亚哈王一个人。“各归各家”就是军队将会四散。“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我岂没有告诉你,这人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单说凶言吗?‘”亚哈王虽然听出米该雅所说的异象和预言,但他只将它们当作“这人”对他的凶言,而未当作出于神的话。

【米该雅说:‘你要听耶和华的话!我看见耶和华坐在宝座上,天上的万军侍立在祂左右。耶和华说:’谁去引诱亚哈上基列的拉末去阵亡呢?‘这个就这样说,那个就那样说。随后有一个神灵出来,站在耶和华面前,说:’我去引诱他。‘耶和华问他说:’你用何法呢?‘他说:’我去,要在他众先知口中作谎言的灵。‘耶和华说:’这样,你必能引诱他,你去如此行吧!‘现在耶和华使谎言的灵入了你这些先知的口,并且耶和华已经命定降祸与你。‘】“米该雅说:‘你要听耶和华的话”,由于以色列王不相信自己所说的预言,认为是“凶言”,米该雅就进一步讲明真相。“我看见耶和华坐在宝座上,天上的万军侍立在祂左右。耶和华说:‘谁去引诱亚哈上基列的拉末去阵亡呢?”“引诱”就是劝服,使亚哈认为是个好主意;“阵亡”是指死在战场上。“这个就这样说,那个就那样说”,使亚哈前往基列的拉末,似乎有好几种方法。“随后有一个神灵出来,站在耶和华面前,说:’我去引诱他‘”。“神灵”原文是“灵”,天使是“服役的灵”(来1:14)。“耶和华问他说:‘你用何法呢?’他说:‘我去要在他众先知口中作谎言的灵’”。“众先知”是指那四百个假先知。“谎言的灵”就是开口不说真话。“耶和华说:‘这样,你必能引诱他,你去如此行吧’”。神深知亚哈的本性不喜欢听真话,所以必然相信假先知所说不实的话。“现在耶和华使谎言的灵入了你这些先知的口”。神容许“谎言的灵”进入假先知们的口,他们就谎话连篇。神“不试探人”(雅1:13),任何人被试探、被引诱犯罪,是因为他们的存心不正,不把神当作神荣耀祂,以致被神任凭他们为所欲为。“并且耶和华已经命定降祸与你”。亚哈既然选择听信假先知们的谎言,就为他自己招来悲惨的结局,神已经命定他必将被杀。

【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前来,打米该雅的脸,说:‘耶和华的灵从哪里离开我与你说话呢?’米该雅说:‘你进严密的屋子藏躲的那日,就必看见了。’以色列王说:‘将米该雅带回,交给邑宰亚们和王的儿子约阿施,说:‘王如此说,把这个人下在监里,使他受苦,吃不饱喝不足,等候我平平安安地回来。’米该雅说:『你若能平平安安地回来,那就是耶和华没有借我说这话了‘;又说:’众民哪,你们都要听!‘】“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前来,打米该雅的脸”。“西底家”就是造了两个铁角,谎称以色列人必胜的头号假先知。“打米该雅的脸”表示米该雅所言不实,给予惩罚。“说:‘耶和华的灵从哪里离开我与你说话呢?’”西底家表示神的灵从未离开过自己,米该雅反而是凭“谎言的灵”说话。“米该雅说:‘你进严密的屋子藏躲的那日,就必看见了’”。这是预言亚哈阵亡以后,假先知将会被追究责任,所以西底家将“进严密的屋子藏躲”。“以色列王说:‘将米该雅带回交给邑宰亚们和王的儿子约阿施,说”,“邑宰”是治理城市的官员。“王的儿子”可能是一种官衔(耶36:26)。“王如此说:‘把这个人下在监里,使他受苦,吃不饱、喝不足’”。米该雅原本就被囚禁在监里,故指仍带回原监;“吃不饱、喝不足”就是使他受苦。“等候我平平安安地回来”。表示他选择相信假先知的谎言。“米该雅说:‘你若能平平安安地回来,那就是耶和华没有借我说这话了”。意思是亚哈王若是平安回来,就表示神没有籍他说这话。“又说:’众民哪,你们都要听‘”。就是请当时所有在场的人为此事作见证。

【以色列王和犹大王约沙法上基列的拉末去了。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我要改装上阵,你可以仍穿王服。’以色列王就改装上阵。先是亚兰王吩咐他的三十二个车兵长说:‘他们的兵将,无论大小,你们都不可与他们争战,只要与以色列王争战。’车兵长看见约沙法,便说:‘这必是以色列王!’就转过去与他争战,约沙法便呼喊。车兵长见不是以色列王,就转去不追他了。有一人随便开弓,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缝里。王对赶车的说:‘我受了重伤,你转过车来,拉我出阵吧!’那日,阵势越战越猛,有人扶王站在车上,抵挡亚兰人。到晚上,王就死了,血从伤处流在车中。约在日落的时候,有号令传遍军中,说:‘各归本城,各归本地吧!‘】“以色列王和犹大王约沙法上基列的拉末去了”,以色列王选择听信假先知的谎言,犹大王约沙法竟然也作了错误的选择,后来因此受到了来自神的严厉谴责(代下19:2)。“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我要改装上阵,你可以仍穿王服。’以色列王就改装上阵”。“改装上阵”为了使敌人认不出他是以色列王的身份,以免成为攻击的目标。“先是亚兰王吩咐他的三十二个车兵长说”,“先是”指在开战以先;“三十二个车兵长”可能是亚兰军中取代三十二个王的军长(20:1)。“他们的兵将,无论大小,你们都不可与他们争战,只要与以色列王争战‘”。“他们的兵将”指以色列军的各级军人;“只要与以色列王争战”,就是把攻击的目标放在以色列的亚哈王身上。“车兵长看见约沙法,便说:’这必是以色列王”,因为看见约沙法穿着王服。“就转过去与他争战,约沙法便呼喊”。“呼喊”是向神求救,所以【约沙法一呼喊,耶和华就帮助他,神又感动他们离开他。】(代下18:31)“车兵长见不是以色列王,就转去不追他了”。之后“有一人随便开弓,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缝里”。神使用了亚兰弓箭手“随便开弓”,就“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缝里”,成就了祂早已命定的旨意。“甲缝”是指盔甲两片金属的接缝处。“王对赶车的说:‘我受了重伤,你转过车来,拉我出阵吧’”。“赶车的”指战车驾驶员;“出阵”意指脱离战场。“那日,阵势越战越猛,有人扶王站在车上,抵挡亚兰人”。战斗不断升级,情势猛烈到非常危急的程度,亚哈站在车上维持军队的士气。“到晚上,王就死了,血从伤处流在车中”。亚哈王因失血过多,终至死亡。“约在日落的时候”,就是当日的战事告一段落,双方收兵的时候。“有号令传遍军中说:‘各归本城,各归本地吧’”。亚哈战死、军队解散,就应验了米该雅的预言。

【王既死了,众人将他送到撒马利亚,就葬在那里;又有人把他的车洗在撒马利亚的池旁(妓女在那里洗澡),狗来舔他的血,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话。亚哈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所修造的象牙宫,并所建筑的一切城邑,都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亚哈与他列祖同睡。他儿子亚哈谢接续他作王。】“王既死了,众人将他送到撒玛利亚,就葬在那里”。“撒玛利亚”指京城撒玛利亚。“又有人把他的车,洗在撒玛利亚的池旁(妓女在那里洗澡)”。“他的车”就是亚哈王乘坐的战车;“洗”就是洗去车上的血迹;“撒玛利亚的池”位于西北角的城墙里面;“妓女在那里洗澡”被放在括号里是补充说明,这地方被以色列人看作是不洁净的地方。“狗来舔他的血,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话”(21:19),神的话是不会落空的!“亚哈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所修造的象牙宫,并所建筑的一切城邑,都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象牙宫”指以象牙嵌饰内面墙壁的宫殿;“以色列诸王记”是一部记述北国诸王历史的书,为本书作者所据史料的一部分。“亚哈与他列祖同睡。他儿子亚哈谢接续他作王”。“亚哈谢”是亚哈的长子,在他父亲死后立即作王,但在位非常短暂,仅有二年。【以色列王亚哈第四年,亚撒的儿子约沙法登基作了犹大王。约沙法登基的时候年三十五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五年。他母亲名叫阿苏巴,乃示利希的女儿。约沙法行他父亲亚撒所行的道,不偏离左右,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只是邱坛还没有废去,百姓仍在那里献祭烧香。约沙法与以色列王和好。约沙法其余的事和他所显出的勇力,并他怎样争战,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约沙法将他父亲亚撒在世所剩下的娈童都从国中除去了。】“以色列王亚哈第四年,亚撒的儿子约沙法登基作了犹大王。约沙法登基的时候,年三十五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五年。他母亲名叫阿苏巴,乃示利希的女儿。约沙法行他父亲亚撒所行的道,不偏离左右,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不偏离左右”,就是完全地照着神所教导的去行;“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就是不依照自己的看法,而是遵照神的命令去行。“只是邱坛还没有废去,百姓仍在那里献祭烧香”。“邱坛”指在山岗上露天的祭坛,属于异教徒用来敬拜偶像假神。“约沙法与以色列王和好”,南北两王彼此结亲,约沙法的儿子约兰娶亚哈的女儿为妻(王下8:18)。“约沙法其余的事和他所显出的勇力,并他怎样争战,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其余的事”指他治理的政绩;“勇力”指他的战功;“犹大列王记”是一部记述南国诸王历史的书,为本书作者所据史料的一部分。“约沙法将他父亲亚撒在世所剩下的娈童,都从国中除去了”。“亚撒在世所剩下的”,指亚撒所没有完成的事工(15:12);娈童”指在拜偶像假神的殿里卖淫的男娼;“国中”指南国犹大全境。

【那时以东没有王,有总督治理。约沙法制造他施船只,要往俄斐去,将金子运来;只是没有去,因为船在以旬迦别破坏了。亚哈的儿子亚哈谢对约沙法说:’容我的仆人和你的仆人坐船同去吧!‘约沙法却不肯。约沙法与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他列祖的坟地里。他儿子约兰接续他作王。】“那时,以东没有王,有总督治理”。“以东”指住西珥山的人,他们是以扫的后裔,和以色列人有血缘关系;“没有王”指当时的以东是南国犹大的附庸国;“总督”指派驻以东地的行政长官。“约沙法制造他施船只,要往俄斐去,将金子运来”。“他施船只”指可以远洋航行的大型船只;“俄斐”以出产金子著称(赛13:12),位于东非或印度或阿拉伯半岛。“只是没有去,因为船在以旬迦别破坏了”。“以旬迦别”位于以东地境内阿卡巴湾北端。“破坏了”因为神不喜悦约沙法和亚哈谢合伙建造船只,所以尚未开航就破坏了(代下20:35-37)。“亚哈的儿子亚哈谢对约沙法说:‘容我的仆人和你的仆人坐船同去吧!约沙法却不肯”。“坐船同去”指再度合作造船并共同经营船队;“约沙法却不肯”,约沙法在受到神的教训(代下20:35-37)后,就不肯再与亚哈谢合伙。“约沙法与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他列祖的坟地里。他儿子约兰接续他作王”。“约兰”约沙法的儿子约兰和亚哈谢的兄弟约兰同名,也几乎同时期作王(王下1:17)。【犹大王约沙法十七年,亚哈的儿子亚哈谢在撒马利亚登基,作以色列王共二年。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他的父母,又行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事。他照他父亲一切所行的,事奉敬拜巴力,惹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怒气。】“犹大王约沙法十七年,亚哈的儿子亚哈谢在撒玛利亚登基,作以色列王共二年”。亚哈谢“作以色列王共二年”,实际上是两个半年,总共只有一年。“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他的父母”。“看为恶的事”即指敬拜偶像假神;亚哈谢“效法他的父母”,表明耶洗别对他的影响很大。“又行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事”。“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事”,指教唆百姓敬拜金牛犊(12:30)。“他照他父亲一切所行的,事奉敬拜巴力,惹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怒气”。“事奉敬拜巴力”就是全心全意地拜巴力。列王纪上就结束在对亚哈谢作恶的记述。神借着圣经、借着以色列南北两个国家的历史,对我们说话。愿我们都能从中得到教训,也提高警惕,我们千万不要自作聪明,以至于离开神的道,离开圣经的教导。我们要单单敬拜神,单单事奉祂,每一步都要行在神的旨意中!阿们!

www.biblestudy-xbss.com  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思


浏览(68)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