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养弟》-15
到了第三天,玉枝终于忍不住了,向常山提议:“咱去把金峰接回来吧,好不好,那都是自己的孩子。”说着,玉枝的眼圈又红了。
母亲也趁机过来劝他们:“不论怎么样,你们先吃点饭吧,都饿了一天多了。”奶奶对金峰做出那样的事也伤心,也心疼儿子,媳妇,于是安慰他们说:“不论怎么样,金峰还小呢,才十来岁,以后好好教育,能学好。咱要这个男娃多不容易——”她继续劝常山,“你给打跑了,可怎么办?我到了那面也没法给你爹交代。”
“去接回来吧。”常山抹掉脸上的泪水,这些道理他也明白,金峰好与不好,都是自己的儿子。他只是伤心自己努力培养起来,将来顶门立户的儿子,却成了贼了。
看得常山和玉枝来,金峰吓得躲到秀莲身后,不愿意出来。秀莲忙给他拉了出来说:“别怕,别怕,你爸爸妈妈来了,躲什么呢?”
金峰不愿意回去,一家人说到半夜也没有用。第二天早上,趁他还没起床,秀莲和玉枝她们商量:“现在孩子不愿意回去,就先让他在我这儿住些日子吧,山里也凉快点。这回孩子是真吓怕了,来的时候哭的那伤心。等过些日子他气消了,我再劝劝他。”
“就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麻烦啥,和自己家孩子一样。”秀莲忍了忍,没有抱怨常山不该那么打孩子,毕竟人家是亲生父母,比自己更疼孩子,而是说,“金峰现在那么大了,还能帮我干点活呢。”说的常山夫妇都笑了。
秀莲不仅仅是说空话安慰他们,等头上的线一拆,金峰就要跟着他们下地干活,秀莲也不多拦着他。那些简单的庄稼活,金峰觉得很有意思,学得也快,一两天功夫他就可以独立的点种子了。跟有爹在前面赶着牛,扶着犁,走过之后后面留下一道沟;金峰跟在后面挎个篮子,隔一步丢下几粒种子;根有在最后挎个粪篓子,往没一窝上面盖点粪,再用脚一踢,把那粪盖住。
和根有家地挨着的一块地里的婶子看见了,就问他们:“这不是金峰吗,可长这么高了,你都没干过这样的活吧,能干得了吗?”
“能,咋不能。”金峰也大声的回答,“这又不出多大力气。”
“你是有钱家的孩子,肯干这样的苦活可真是不容易。”山里的妇女说话直爽,没什么顾忌,“还是秀莲会教育孩子,带出来的孩子每个都这么勤快。”
到了中午十分,秀莲把饭送到地里,金峰也和他们一起就在地边的水沟里大概洗下手,抓起包子就肯。另外一块地里的婶子也端着碗过来,问金峰:“在家里你爸爸妈妈不舍得让你干这样的活吧?”
金峰笑了笑,没有回答。婶子又继续问:“你在家都吃好的,能吃惯咱这儿的粗茶淡饭吗?”
“能呀,咋不能。”金峰回答说,“我妈蒸的包子好吃着呢。”不知不觉间,已经吃了四五个了,自己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秀莲见了,笑着说:“吃吧,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得多才能长的结实——半桩小子,吃死老子——你哥哥这么大的时候,吃的还多呢。”金峰也就又抓起一个来吃了。
这边秀莲悄悄的对那个婶子说:“别老说他爸爸妈妈,这次就是他爸爸打他,跑出来的。”
“啊,”那婶子惊讶的长大了嘴巴,“为什么呀?”
“我也不知道,不用说是小孩子淘气,他爸爸脾气又坏。”秀莲没有说他从家里偷钱的事,她不想让别人知道金峰的丑事。
“这么好的娃子打啥哩,”那婶子压低了声音说,“现在这么大的孩子还有几个能这么有礼貌,又勤快的。”
吃完饭了,跟有爹对两个孩子说:“你们两个去找个地方睡一会儿吧,年轻人觉多。我把牛赶到河边放放,今天活干的快,不用着急。”
金峰就和根有把几捆玉米秆抱到一个树荫下面,躺在上面。盛夏里中午的田间安静的出奇,知了在树上没完没了的叫着,偶尔从河边传来“哞——”的一声牛叫。天蓝的一丝云都没有,看到哪儿都一个样。金峰躺在树荫下面,一会儿就睡着了。
傍晚时分,一块地种完了,根有扛着犁,他爹挎着篮子和粪篓子,金峰走在最前面,赶着牛,在洒满了夕阳的路上回家。看到邻家地里的婶子还背着小半口袋没有种完的种子,金峰一定要帮她背。
“没事,不用。”那婶子推辞说,“也没多重。”
“让他帮你背一下也没啥。”跟有爹说,“他年轻轻的,出这点力怕啥。”
那婶子也就让他背了,然后说:“这孩子真勤快,真是勤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