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

注册日期:2024-10-16
访问总量:38915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呈党和政府的建议被共青团中青报匪徒删了


发表时间:+-

呈党和政府的建议被共青团中青报匪徒删了




体制改革,先从整肃媒体业开始


沙皇


在当代社会,许多人对“新闻自由”存在一种普遍但危险的误解:他们认为只要媒体数量众多,言论自由就得到了保障。然而事实远非如此。真正的新闻自由,不在于媒体数量的繁复堆砌,而在于新闻机构的独立性与真实报道的能力。而这一切的前提,正是要缩减、乃至彻底取消官方媒体的存在。


实际上,在美国这个新闻自由度颇高的国家,报纸的数量却十分有限。比如,在笔者所在的公司,办公室之间流通的不过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以及一两份本州本地的报纸。不是公司没钱订报纸,而是就这么多报纸可订阅。不是数码时代纸媒式微,而是百年来一直这样。这样媒体的集中并非限制了言论,而是通过高标准的新闻职业伦理和市场机制,维护了信息的质量与公信力。


相反,中国报纸数量之多令人咋舌。各地街头报摊上均可见大报小报许多。以笔者的故乡杭州为例,有“钱江”打头的日报、早报、晚报若干,有“杭州”打头的报纸若干,更有“浙江”打头的报纸许多,还有一批全国性报纸,以及强制摊派到学校荼毒学生的中国青年报。


报纸泛滥,信息冗余严重 。这种媒体过剩导致内容同质化,重复报道浪费资源,公众难以提炼有价值的信息。部分报纸为博眼球,热衷耸人听闻或碎片化报道,削弱深度分析空间。更甚者,有些报纸,比如中国青年报,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或受利益驱动,传播不实信息或隐性宣传,扰乱社会认知。


在媒体乱象中,中国青年报的恶劣行径尤为突出。中国青年报早已背离了新闻媒体的职业伦理,沦为迫害异己、颠倒黑白的工具。该报污蔑诽谤哈佛博士陈琳,对他人格、名誉和事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更令人发指的是,中国青年报不仅在国内进行舆论迫害,其触手还延伸至海外,通过海外网警和代理人破坏陈博士揭露真相的努力,还试图杀人灭口,在纽约行刺(未遂)。这种从文字暴力升级到物理暴力的行径,充分暴露了其恐怖组织的狰狞面目。


今日,当社会上要求体制改革的呼声日高时,建议中国政府从整顿媒体格局开始。建议中国政府大幅削减官媒数量,优先取缔像中国青年报这样以传播谎言、施行迫害为主要职能的媒体。同时,应该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让公众看到正义的回响。剩下的媒体则应朝着非政府控制、社会信任、专业独立的方向发展。


新闻自由从来不意味着信息无序泛滥,而是要在制度保障下实现真实、独立、多元的传播环境。削弱直至取消官媒,是中国媒体生态走向健康的起点,也是迈向真正新闻自由不可绕过的第一步。只有如此,社会才能真正拥有“自由而负责任”的言论空间,也才能为未来的体制改革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


浏览(204)
thumb_up(1)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